浙江省湖州三县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湖州三县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三县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湖州三县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太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使大气电离干扰电子设备产生极光轰击高层大气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这就是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的绚丽多彩的极光,由此判断,、正确。耀斑爆发出现的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才能到达地球电离层,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一般的太阳风做不到这点,
2、因此错误。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中的物质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风密度相比是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2.森林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原因主要是A. 森林地区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快B. 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于近地表C. 森林提供的有机质
3、主要在根系D. 草原地区有机质分解的速度慢【答案】B【解析】【详解】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当地水热状况有关,与植被没有直接关系,森林地区有机质分解速度不一定快,草原地区有机质分解速度不一定慢,如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比热带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A、D不符合题意。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于近地表,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而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从而导致森林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B符合题意。森林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森林根系为土壤有机质较少,C不符合题意。故选B。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区域内没有明显的断层读
4、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与选项示意图一致的是A. B. C. D. 4. 对图示区域整体认知合理的是A. 图示三条河流呈现三江并流的景象B. 岩层受西北和东南方向水平作用力为主C. 四点中,处地形更适合建造水库D. 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西北和东南较低【答案】3. C 4. B【解析】【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说明X地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由此判断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是谷地。四个选项示意图中,B、D图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与题意不符,排除B、D。选项A示意图中地形为山岭,与等高线图不一致,排除A。选项C示意图表示背斜且为谷地
5、,C与题意相符,故选C。【4题详解】根据河流与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凸向判断,a河流与b、c河流流向相反,因此图示三条河流不是三江并流的景象,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说明当地地层沿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则地层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由此推断,岩层受西北和东南方向水平作用力为主,B正确。处上游没有较大的区域蓄积河水形成水库,且上游流域面积小,水量不大,不适合建造水库,地地形更适合建造水库,C错误。图示区域地势较为复杂,中间有a河河谷,地势较低,D错误。故选B。【点睛】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以形成山岭,但其顶部受张裂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凹陷,岩
6、层中心老两翼新,可以形成山谷或盆地,但其槽部因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易成为山岭。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辐射类型,完成下面小题。5. 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序号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变弱B. 变弱C. 增强D. 增强6. 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A. 冬季风偏弱B. 降雪量偏小C. 夏季风偏弱D. 取暖燃煤量大【答案】5. A 6. A【解析】【5题详解】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为大气
7、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因此会减弱;污染物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因此减弱、增强;大气中污染物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增强、减弱,由此判断,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主要有垂直扩散和水平扩散两种方式,前者与对流运动强弱有关,后者以风力大小有关。2019年2月属于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冬季风,冬季风偏弱,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风偏弱,选项A符合题意。降雪量的大小会影响大气污染的
8、沉降,不会影响污染物扩散,因此降雪量偏小不是污染物不易扩散的原因,排除B。2019年2月为冬季,与夏季风强弱无关系,排除C。取暖燃煤量大小只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数量多少,不影响污染物扩散条件,排除D。故选A。读我国某区域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 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A. 4月8日B. 4月18日C. 4月28日D. 5月8日8. 与图示区域其它河段相比,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无结冰期,其主要原因是A. 地处河谷,海拔低B. 城市“雨岛效应”显著C. 落差较大,流速快D. 城市生产生活废水汇入【答案】7. C 8. D【解析】【7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地位于河流上游,应为海拔较高的高地或
9、山地,气温较低,河流解冻日期应较晚,根据闭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判读原理判断,甲地外围等值线应为4月21日,甲地解冻日期晚于4月21日,早于5月1日,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解】西宁市地处河谷,但海拔超过2000米,且纬度高于36N,冬季气温应远低于0,在没有其它因素干扰下,河流应该有结冰期,排除A。城市“雨岛效应”可能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因此城市“雨岛效应”显著不是河流无结冰期的原因,排除B。西宁市附近河谷平原面积较大,河段落差较小,流速较慢,排除C。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废热,水温较高,汇
10、入河流使得河流增温,不易结冰,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影响结冰期的主要因素:气温和水温一般气温低于0,水体会出现结冰现象;流速流速越快,越不容易结冰;水体深度水体越深,越不容易结冰;盐度盐度越高,越不易结冰等。据相关领域学者称,明清时期我国曾出现“明清小冰期”,其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9. “明清小冰期”处于A. 第四纪大冰期B. 历史时期的寒冷期C. 震旦纪大冰期D. 近现代气候变化时期10. “明清小冰期”期间A. 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B. 全球海岸线变短C. 我国常年被冰雪覆盖D. 挪威雪线海拔较低【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第四纪大冰期大约
11、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表中信息表明,“明清小冰期”处于15世纪至19世纪,排除A。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近1万年来的气候变化,“明清小冰期”正好处于这一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5亿年以前,“明清小冰期”显然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C。近现代气候变化时期一般是指1861年以来的时期,“明清小冰期”显然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D。故选B。【10题详解】没有资料信息表明,“明清小冰期”期间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而近现代全球不断变暖的背景下,有资料信息表明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每10年降水量减少0.3%左右,A错误。“明清小冰期”期间,气温较低,冰川冻结的水量增加,海水冷缩,
12、海平面下降,全球海岸线应变长,B错误。“明清小冰期”期间,当年年均温比现在仅低12,我国不会常年被冰雪覆盖,C错误。“明清小冰期”期间,气温较低,导致挪威雪线海拔较低,D正确。故选D。【点睛】近现代以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读乞力马扎罗山位置及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 乞力马扎罗山相同自然带的上界北坡较南坡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山体坡度B. 热量C. 降水D. 光照12. 维多利亚湖干季多“夜雷
13、雨”天气,其主要成因是夜晚A. 湖面气温较四周陆地高B. 湖区附近陆地对流较白天强C. 湖面与陆地气温差异大D. 湖面气温低,多快行冷锋13. 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带中体现地方性分异差异的是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高寒草甸带D. 高寒荒漠带【答案】11. C 12. A 13. A【解析】【11题详解】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地区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条件好于北坡,因此相同自然带的上界北坡较南坡低,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南、北坡山体坡度相似,且山体坡度对自然带分布影响不大,排除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坡热量
14、条件相似,由于该山位于赤道以南,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稍多于南坡,如果热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则北坡热量条件更好,自然带分布更高,与题意不符,排除B。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坡光照条件相似,光照不是导致相同自然带上界差异的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C。【12题详解】维多利亚湖面积大,水体热容量大,干季夜晚降温慢,周边陆地降温快,导致湖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流旺盛,多对流雨(雷雨)天气,因此A符合题意。夜晚湖区附近陆地因气温低,以下沉气流为主,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快,对流更强,排除B。白天湖面升温慢,陆地气温升温快,湖泊与陆地气温差异也很大,因此湖泊与陆地气温差异大不是导致多“夜雷雨”的主要成因,
15、排除C。夜晚湖面降温慢,湖面气温相对陆地较高,当地位于赤道附近,冷气团势力较弱,出现快行冷锋可能性不大,排除D。故选A。【13题详解】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地区水平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应为热带草原带,由于南坡为迎风坡,导致南坡山麓水份条件变好,出现了热带雨林带,这是地方性地形和地方性气候导致的结果,体现了地方性分异差异,选项A符合题意。热带草原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
16、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城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该流域地表实测蒸散年内的变化是A. 林地土壤蒸散量一直小于草地土壤蒸散量B. 春季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于秋季C. 生长期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于休眠期D. 年植被土壤蒸散总量大于年降水量15. 该流域内78月林地、草地土壤蒸散量均由峰值转入下降通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气温开始升高B. 阴雨天气增多C. 冰雪融水增多D. 河流径流量变小【答案】14. C 15. B【解析】【14题详解】图中显示,林地土壤蒸散量11月稍大于草地土壤蒸散量,12月和1月两者相同,因此A错误。图中显示,该流域
17、秋季(911月)草地土壤蒸散量和林地土壤蒸散量均略高于春季(35月),B错误。图中显示,植被生长期内(410月份)植被土壤蒸散量大,休眠期内(11月一次年3月份)植被土壤蒸散量小,C正确。图中显示,不管是林地土壤年蒸散总量,还是草地土壤年蒸散总量,均小于当地的年降水量,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从图中降水量变化曲线可知,该流域8月份降水量最多,因此阴雨天气多,气温相对较低,光照时间短,从而影响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导致8月份林地土壤和草地土壤蒸散量下降,选项B符合题意。如果气温开始升高,土壤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应增加,导致地表蒸散量增加,而当地气候大陆性强,7月应为月均温最高的月份,8月气温不
18、会升高,排除A。冰雪融水增多与地表蒸散量大小关系不大,且8月气温开始下降,冰雪融水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C。河流径流量变小与地表蒸散量大小变化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B。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等五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完成下面小题。16. 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A. 水资源承载力B. 能源承载力C. 水环境容量D. 大气环境容量17. 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A. 能源消费总量下降B. 能源总量大幅下降C. 能
19、源利用效率提升D. 区域内人口量增加【答案】16. C 17. C【解析】【16题详解】表中数据信息表明,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选项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信息表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排除A、B、D。故选C。【17题详解】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对于能源承载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提高能源承载力,排除A。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B。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可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上升,从而提高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
20、,选项C符合题意。区域内人口量增加不能影响能源承载力,排除D。故选C。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贵安新区集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大规模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自然条件A. 海拔高,气候凉爽B. 电力充足且廉价C. 地形平坦开阔D. 环境优美19. 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则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A. 电子装配B. 智能制造C. 精密仪表D. 火箭发射【答案】18. A 19. B【解析】【18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数据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湖州 2019 _2020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