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 2019-20202019-2020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O 1616H H 1 1S S 3232C C 1212一、选择题一、选择题:(4242 分)本题共分)本题共 14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2、太阳能风能石油煤生物质能氢能A.B.C.D.【答案】B【解析】【分析】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详解】天然气、石油、煤是不可再生能源,能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不是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对环境污染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新能源,注意新能源的特征及开发利用是解答关键。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稀释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液态水气化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吸热过程,故错误;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确;浓硫酸稀释,是放
3、热过程,故错误;氯酸钾分解属于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正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故错误;综上所述,选项 D 正确。考点: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知识。-2-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图像 B 符合,答案选 B。【点睛】注意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4.已知(1)H2(g)12O2(g)=H2O(g)Ha kJmol-1(2)2H2(g)O2(g)=2H2O(g
4、)Hb kJmol-1(3)H2(g)12O2(g)=H2O(l)Hc kJmol-1(4)2H2(g)O2(g)=2H2O(l)H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答案】C【解析】【详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无论生成液态水,还是气态水,均为放热反应,则:a、b、c、d 均小于 0;-3-A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且气态水的能量高,则 ca0,故 A 错误;B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高,则 db0,故 B 错误;C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则 2a=b0,故 C 正确;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负,则 2c=d0,故
5、 D 错误;故答案为 C。5.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对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大C.体系中活化分子总数不变D.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体系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对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逆反应增大的程度不同,故答案为 D。6.已知化学反应 A2(g)+B2(g)=2AB(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AB 的键能为 bkJmol-1C.加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焓变D.该反应
6、的反应热为H=(a-b)kJmol-1【答案】D【解析】-4-A.由图像可以看出,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A 错误;B.键能是指断裂或形成 1mol 化学键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则 A-B 的键能为2bkJmol-1,故 B 错误;C.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即该反应焓变不变,故 C 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热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所以反应热为H=+(a-b)kJ/mol,故 D 正确;故选 D。7.在 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
7、)=0.3mol/(Ls)C.v(C)=0.8mol/(Ls)D.v(D)=1.0mol/(Ls)【答案】B【解析】【分析】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反应的快慢时,把反应速率的单位变成相同,再把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本身的化学计量数,得到的速率越大反应就越快。【详解】A、v(B)=12v(A)=0.5mol/L2s=0.25mol/(Ls);B、v(B)=0.3mol/(Ls);C、v(B)=13v(C)=0.8mol/L3s=0.27mol/(Ls);D、v(B)=14v(D)=1.0mol/L4s=0.25mol/(Ls);可以看出 B 中的数据最大,反应也速率就最快,选 B。8.下列反应既属
8、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放热反应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碳与 CO2反应C.Ba(OH)28H2O 与 NH4Cl 固体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A【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A、C 为离子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5-应,A、B、D 为氧化还原反应,灼热的碳与 CO2反应和 Ba(OH)28H2O 与 NH4Cl 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综合分析符合题意的是 A 选项。A 正确。9.已知 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NH3)、(O2)、(NO)、(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4/5(NH3)=(O2)B.
9、5/6(O2)=(H2O)C.2/3(NH3)=(H2O)D.4/5(O2)=(NO)【答案】D【解析】【详解】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则(NH3):(O2):(NO):(H2O)=4:5:4:6,即54(NH3)=(O2)、65(O2)=(H2O)、32(NH3)=(H2O)、45(O2)=(NO),故答案为 D。10.反应 4A(s)+3B(g)2C(g)+D(g),经 2minB 的浓度减少 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0.4 mol/(Lmin)B.分别用 B、C、D 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 3:2:1C.在 2min 末的反应
10、速率,用 B 表示是 0.3mol/(Lmin)D.在这 2min 内用 B 和 C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答案】BD【解析】【详解】A.A 是固体,不能利用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A 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C):(D)=3:2:1,B 正确;C.2min 内,B 的浓度减少 0.6mol/L,(B)=0.6/2mol Lmin=0.3mol/(Lmin),但化学反应速率是2min 内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C 错误;D.由于反应物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物质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随时间逐渐减小的,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11、BD。-6-11.用纯净的 CaCO3与 l00mL 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己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EF 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 mol(Lmin)-1B.OE 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C.OE、EF、FG 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267D.F 点收集到的 CO2的量最多【答案】A【解析】A、EF 段产生的 CO2共 0.02 mol,由于反应中 n(HCl)n(CO2)21,所以该段消耗 HCl0.04mol,时间 1 min,所以用盐酸表示的 EF 段平均化学速率是 0.4 molL1m
12、in1,A 正确;B、单位时间内反应生成的多或反应物消耗的多,则速率快。由于横坐标都是 1 个单位,EF 段产生的 CO2多,所以该段反应速率最快,不是 OE 段,B 错误;C、由于时间都是 1 min,所以三段的速率之比就等于产生 CO2的体积之比,即 224(672224)(784672)241,C 错误;D、收集的 CO2是看总量的,F 点只有 672 mL,应该是 G 点的体积最多,D 错误,答案选 A。12.一定量的锌粉和 6 mol/L 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 H2的总量的是石墨粉 CuO铜粉铁粉浓盐酸A.B.C.D.【答案】B
13、【解析】-7-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对影响。石墨能和锌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加快反应速率,正确。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进而和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也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生成的氢气减少,不正确,同样可知正确。铁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不正确。增大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答案选 B。1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 与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ol,则 2CO2(g)2CO(g)O2(g)的反应热H566.0kJ/molC.需要加热才
14、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燃烧热是指 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答案】B【解析】【详解】A 中和热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 1mol,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的中和热为 57.3kJ/mol,且稀 H2SO4和 Ca(OH)2反应生成的 CaSO4微溶于水,故 A 错误;B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 CO 燃烧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H=-283.0kJ/mol;所以 2CO2(g)=2CO(g)+O
15、2(g)反应的H=+566.0kJ/mol,故 B 正确;C某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引发条件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等,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 C 错误;D燃烧热表示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B。【点睛】考查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应用,方程式书写方法,注意概念的条件和实质分析。中和热是酸与碱完全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指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改变方向,反应焓变符号随之变化;加热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引发条件。14.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16、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8-+B(g)2C(g),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B.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C.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D.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8molL-1【答案】C【解析】【详 解】A 根 据 方 程 式 知,c(A)=c(C)=0.6mol/L,则 A 的 平 均 反 应 速 率 为:0.6mol/L2s=0.3mol/(Ls),故 A 错误;Bc(B)=120
17、.6mol/L=0.3mol/L,(B)=0.3mol/L2s=0.15mol/(Ls),故 B 错误;CA 的起始浓度是 2mol/L,根据方程式知,c(A)=c(C)=0.6mol/L,故 A 的转化率=0.6mol/L2mol/L100%=30%,故 C 正确;DB 的起始浓度是 1mol/L,根据方程式知,c(B)=120.6mol/L=0.3mol/L,2s 时物质 B的浓度为:1mol/L-0.3mol/L=0.7 mol/L,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C。二二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858 分)分)15.用 50 mL 0.50 mol/L 的盐酸与 50 mL 0.55 m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揭阳市 第三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