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Word)——第3集 农业起源.docx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Word)——第3集 农业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Word)——第3集 农业起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3集农业起源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 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作物和 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这一 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 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狩猎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 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气候的变化。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 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
2、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 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 方法。一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随风飘落在地,我们的祖先经过 观察,或许已经联想到,每年过冬后新长出来的草和食物就跟这些飘落的籽粒有关,这些籽粒 中,一种生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 过假设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 赵志军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科考中心副主任。赵: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开展史中的最重要 的一个阶段,这个转变确实是意义非常重大。在农业出现之前
3、,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 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 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地改造与改良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我们人类的 基本生活所需品。仙人洞遗址 江西省万年县。1993年,一位美国老人在留美博士赵志军的陪同下,来到江 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水稻的起源之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农业起源研 究专家马尼土博士。老人曾经在墨西哥开掘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他认为最早的 农业应该是在人类的洞穴居住时期出现的。来到空旷幽深的仙人洞,经验丰富的马尼士有种直 觉,水稻起源地应该就在中国。赵:他认为,要想寻找
4、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是在洞穴 遗址,因为呢,我们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从洞穴遗址向平地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仙人洞遗址我们已经开掘过, 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一万年前后,而距今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 源的一个共同的一个时期,因此呢马尼士博士就下意识地认为,他应该能够在仙人洞遗址找到 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两年后,马尼土博士参与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开掘, 他们终于在一处堆积层中有了惊世发现。中美联合考古队没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了水稻腐烂 后的植物硅酸体。水稻的稻叶上面有一种特殊形
5、态的硅酸体,这种隐藏在土壤里面的硅酸体, 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得出来。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世 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奋,然而同时,他们心中 乂萌发出更加强烈的期望,能否找到万年之前世界上最早实物栽培稻种子呢?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 5颗实物稻子,这几粒稻子既像 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 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今天,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然而在一万年前,原始先民要理解一棵植物 的生长方式却并非易事,人类在何时拥有了联想的
6、能力,这是未解之谜,但这种特殊的能力使 我们的祖先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随着第一颗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结出粮食,第一头野猪被人 工驯养,改变地球命运的农业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伊始正式拉开帷幕。先农坛北京,位于老北京 中轴线南端的先农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籍田典礼的场所,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都 要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民以食为天,这是历代统治者的金科玉律,直到今天,农业依 然是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人口约占 全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卜二,而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也就是说我们靠 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片古老
7、的土地上,曾有着怎样神奇的故 事造就了我们灿烂的农业文明。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解决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生存 压力的呢?这里是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六千多 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兴旺的稻作农业。2001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希村,距河 姆渡遗址仅7公里的地方,一家热处理厂在打一口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瓦片和陶罐,考古部门 闻讯赶来,一个六千五百年前的隐秘空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2004年的夏天,考古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的考古开掘, 经过一百多天的考古开掘,出土了大量较完整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开掘过程中
8、, 人们发现在黑褐色的土层中,时不时闪现出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但很快它们就变成了泥土的 颜色,这正是植物考古学家苦苦寻觅的古代稻谷,它们在地下已经静静地沉睡了六千五百多年。 孙国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孙:如果把现在的大米跟河姆渡文化时期田螺山遗址 出土的大米放在一起做比拟的话,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形态有比拟大的变化,如果用数据来描述 的话,在田螺山遗址当中的大米是比拟瘦长的,长度跟宽度的比是二比一,而我们现在的大米 应该说是比拟粗短一点,或者说的白一点就是胖一点,这样的话,有这么一个数据的变化,应 该说是跟这个稻米的驯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经过前后五次的开掘,并对文化层的泥土进行淘洗之后,考
9、古工作者得到大约几十万颗碳 化稻米,数量之大,保存之好,在世界史前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这为农业起源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证据,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疑问,如此大量的囤积,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种植水稻,提高产能 的呢?开掘过程中,散落在地层当中的数十件特殊骨制物品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就是农 业起源开展过程中一次重要技术革命的关键所在,骨相。这些骨耙看上去很像现代的锹或铲, 它的主要用途是松土。孙国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孙:这种工具对农田的或者说 是水稻田的生产力的提高,现在看起来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以前通常说反映生产力水平 的最主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这样一种形态或者性能,而我们河姆渡文化
10、当中的骨和, 生产的效率,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实验的研究。(脚踩一下以后就更加快了,你看)这个骨耙在现 代的农田当中,翻土的时候跟我们现在铁制的翻土的,这种铁锹类的翻土工具,应该说效率相 差并不太大,所以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能够在稻田翻耕的过程当中,能够大量地利用这样的一 种用水牛的肩胛骨做成的一种骨相,对于当时稻作农业的开展应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量骨帮的出土向今天的人们呈现出这样一个事实,六千多年前这里地势低平,生长着茂 密的森林,气候温暖湿润,是动植物的天堂,先民们在这一大片土地上辛勤耕作,他们手执耒 相,开田翻土,撒播谷种,随着夕阳西下,劳作一天的人们满载而归,村里的人已经开始用石
11、碾石杵加工粮食起火做饭,古老的氏族聚落篝火一堆堆地亮起,在暗夜中燎亮了六千年前的一 角夜空。这些都说明,六千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 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开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它的稻作农业耕作 形态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兴旺的粕耕农业。孙国平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孙: 可以说我们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的水平,已经处在一个比拟成熟的阶段,为我们良渚文 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的作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打下了比拟好的基础。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五千三百到四千年。 石犁浙江省良渚博物院,这是一件良渚
12、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犁,它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人类农 业文明的进程。在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遗址数量剧增,分布得异常密集,这种 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与稻作农业的快速开展密切相关,因为只有依靠稳定的农业生产, 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大量人口的生存。耘田器浙江省良渚博物院,良渚文化遗址出 土的不少农具中,突出的新农具是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石犁和破土器,还有一种因类似现在的耕 耘工具而被称为“耘田器:这些先进的农耕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开展。孙国平 浙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我们有一个数据是这样的,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时期, 稻米的产量相对于河姆渡文化时期可能会到达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通史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Word第3集 农业起源 纪录片 中国 通史 解说词 Word 农业 起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