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案(教师).docx
《初三语文教案(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教案(教师).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局部诗海激浪第一讲 现代诗精读(一)第二讲 现代诗精读(二)第三讲诗歌创作第四讲 名著精讲艾青诗选第二局部名人哲思第五讲 议论文(论点、论据)第六讲 议论文(理清结构)第七讲议论文写作一(论点)第三局部古之美景第八讲文言文精讲(一) 第九讲文言文精讲(二) 第十讲议论文写作二(论据) 第十一讲古诗词鉴赏(意象) 第十二讲古诗词鉴赏(情感) 第四局部真知灼见第十三讲综合性学习(一) 第十四讲综合性学习(二) 第十五讲非连续文本专练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1月21日【鉴赏解读】1 .这四节诗的安排按什么顺序?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答案】时间顺序;
2、“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2 .四节诗分别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加以概括。【答案】小时候母子之别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之别对妻子的思念后来生死离别对亡母的哀思现在故土之别对祖国的思念3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 乡愁形象化的?(作者借助哪些东西来表达的?)【答案】借助“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由小到大 来表达抽象的乡愁。“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这些物件在诗歌中我 们称之为“意象”。诗歌的意象就是客观物件融入个人的主观意志。请以“发现自己”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
3、定;论点突出,论据新颖、典型、深刻;不少于600字。范文:发现自己使人感到困难的不是高度和深度人类的科技与文明早就到达了,真正困 难的,是发现自己不仅困难,往往还被忽视。还记得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呐喊:“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穿过历 史的隧道,是否变了调?庄子算一个为自由而生的人。他向往的不是鳏鹏的翻云动水,也不是游鱼的 自在清净,当然更不是高官或者厚禄。他想获得绝对的自由,这是他的信仰,仕 途险恶官场水深,他看得透,因此而为,他隐逸,著书,放言;他清静,锐利, 慈悲,婵一婵双袖,纤尘未染。庄子在百家争鸣之际发现了自己,守住了那份珍贵的自由。诸葛亮辅佐刘备,兢兢业业,他早闻刘备为人忠义耿
4、直,却要以“三顾茅庐” 试其诚心,诚心以见,当以忠心报答。他走南闯北,跋山涉水,用热血与忠心为 刘备打下无数胜仗;胸怀韬略,却从不曾起谋反之心。即使在临终之际,也要为 蜀军部署方案,指点江山。他有谋略,有忠心;有胸怀,有远见。他深知假设不是 刘备的重用,他孔明可能永远都是怀才不遇的卧龙,空望天下大事分分合合了。诸葛亮在三足鼎立之时发现了自己,恪守自己的使命,为三国历史描上重重 的一笔。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更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领导人民打响独立战争,把新大陆上的子民从殖民地的压迫中拯救出来;他用洪亮的声音宣读独立宣言,开启了美国人民的自由时代;他公布1787年宪法,为美国带去民主与法 治。他肩
5、上是整个国家的重担,他心中是所有的人民,他赢得了历史的尊敬和人 民的爱戴。华盛顿在独立的大潮中发现了自己,肩负起国家的荣光与尊严。不管是“退”还是“进”,他们都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担当了自己的责任和 使命,都为之奋斗终生。袁隆平发现了自己,于是有了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超级杂交水稻;李连杰 发现了自己,于是有了慷慨无私的捐赠和“壹基金”;史铁生发现了自己,于是 有了不屈服的精神和众多佳作。他们不仅发现了 “小我”,更发现了 “大我”。发现自己时困难的,迷失方向是可怕的。可当我们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就会发现视野豁然开朗。【点评】一篇高明的文章,在于其对于论据的巧妙使用。本文即是论据使用方面 的典
6、范佳作。作者首先引用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开篇以哲理取胜。接着举出庄 子的自由与信仰,看出作者对于课本素材的活学活用。由哲学到政界,作者又使 用诸葛亮的例子,说明自己的独到观点,指出诸葛亮的成功源于其发现自己的使 命,对论据的剖析深刻而新颖。接着,作者选取华盛顿作为例子,使得理论更上 一个台阶,由个人到国家,由小我到大我,还巧妙使用排比论据加以说明,可谓 议论张弛有度,深刻丰富,启人深思。【课文荟萃】第十讲古诗词鉴赏(意象)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
7、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二十三年弃置身。到乡翻似烂柯人。病树前头万木春。暂凭杯酒长精神。【梳理字词】行路难(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3)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镶”,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8)投箸:丢下筷子。箸(zhCi):筷子。不能食:咽不下。(10)茫然:无所适从。(11)太行:太行山。(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
8、,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石番溪上钓鱼, 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 两句表示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13)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14)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患传载:宗惠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 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15)会:当。(16)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7)济: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
9、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 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 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 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 柳宗元等人。(7)怀旧:怀念故友。(8)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9)烂柯人:
10、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 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 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 恍如隔世的心情。(10)长(zhd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鉴赏解读】创作背景及主旨:1 .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时所作。天宝 元年(742)李白被征召入京,供奉翰林,虽然唐玄宗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的文学 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他的傲慢也不为宫廷 权贵们所容
11、,终被“赐金放还” o于是他借乐府古题“行路难”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茫然、 悲愤,并表达了自己仍然执着于理想的自信。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艰难仕路的描绘,反映了其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 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 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 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回洛阳,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白居易 与刘禹锡齐名,交情亦深。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 锡),对刘禹锡
12、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长期被贬荒凉之地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无限伤感和久遭 弃置的愤慨不平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的坚 定信念和乐观心态。难点探究:1 .应该如何理解行路难(其一)中诗歌结尾诗人情感的转变?【答案】诗人经过前面的感情曲折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他 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终会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 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 .怎样理解行路难(其一)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答案】诗中充满了变幻莫测、丰富奇
13、特的想象。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 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铺满大雪的太行山,一会儿在溪边垂钓,一会儿乘舟经过日月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然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风破浪,高 挂云帆,远渡沧海。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些浪漫主义的奇想,根植于现实的土壤,表达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美好理 想的执着追求。3 .分析行路难(其一)中的象征、典故手法。【答案】诗人用“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欲渡黄 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借用姜尚溪边垂钓和伊尹乘舟梦日边的典 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
14、的功业。通过这些手法,更加渲染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深刻地揭示了全诗 的主题。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是被人们称道的名句。请谈谈你对 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答案】(1)这两句诗用“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千 帆过”和“万木春”比喻诗人被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2)诗人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 物”的哲理,使诗句具有普遍意义。(3)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社会总是要向前开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5 .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用典手法。【答案】诗歌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15、:上句是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 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王叔文等的悼念;下句用王质 烂柯的典故暗含贬谪时间之久,同时也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物是人非的怅惘心情。这两个典故十分贴切巧妙,于委婉含蓄中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之情。【拨云见日】1 .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 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如乡愁一诗中的意象就有“邮票” “船票” “坟塞” “海峡”等。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 歌的内容,才能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把 握诗歌的意象,对于理解诗歌非常重要
16、。在中考古诗词阅读中,把握诗歌的意象, 是一个常见的考点。2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不同意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1)找准人物形象。考生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时要分清诗歌中的人物 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作者自己。(2)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 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等。(3)结合诗歌标题、注释等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考生 在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或注释进行分析。因为诗歌的 标题或注释往往可以透露出诗歌的思想感情,而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首 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考生整体把
17、握了诗歌的思想感情之后,就不难理解 人物形象的特点了。鉴赏景物形象的技巧(1)把握景物形象的色彩。考生可从景物形象的色彩的角度感受景物形象的内 涵以及作者的情感。(2)把握景物形象组合的特点。考生可以从景物形象组合的方式上把握景物形 象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3)识记描写景物形象特点的常用术语。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鉴赏事物形象的技巧(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往往赋予 形象以情感,所以考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的事物形象 的特点。(2)揣摩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18、3) 了解惯用事物形象的特殊内涵。在古代诗歌中,某些事物形象在表情达意 方面往往具有固定性,如月喻思乡,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等。(4)从诗歌所运用的手法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精题细做】1.同样是写塞外风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范仲 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案】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选取“大漠”“孤烟”“长河” “落日”等意象,描绘了塞外奇特
19、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选取“千嶂” “孤城” “长烟” “落日” “边声”“号角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渲染了悲凉而哀伤 的气氛,意境开阔、苍凉。2.送魏万之京唐代:李顾朝闻游子唱离歌, 鸿雁不堪愁里听, 关城树色催寒近, 莫见长安行乐处,昨夜微霜初渡河。 云山况是客中过。 御苑砧声向晚多。 空令岁月易蹉泥。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案】“微霜”鸿雁” “树色” “砧声”,渲染了凄清寒冷的气氛,为送别3.染上了伤感、凄凉、哀愁的色彩。答丁元珍【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
20、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1)诗歌的前四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进行描述?【答案】山藏的二月,春寒料峭,还看不到开放的花朵,橘树上残留的雪花压低 了还挂着果实的树枝,春雷惊醒了竹子,正有笋芽想要破土而出。(2)结合全是分析“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答案】作者既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劝勉友人的豁达。4.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 “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
21、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 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 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那么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 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案】第一种: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第二
22、种: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 “腐儒” “片云” “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拨云见日】诗歌中的鉴赏动静结合1 .常见题型:(1)此处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2)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景物的特点。2 .解题步骤:(1)确定动静结合的诗句。(2)分清类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还是动静结合)(3)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动还是静。(4)阐述动静结合手法的表达效果。【精题细做】星星臧克家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达了诗人一
23、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第十二讲古诗鉴赏(情感)【课文荟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梳理字词】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2达旦:到天亮。3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4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5 .天上宫阙(qu 8 ):指月中宫殿。阙,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语文教案 教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