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docx
《国际贸易教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教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开展一、国际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开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局部工超越国家界限开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 场的基础。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 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开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产生国际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开展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开展、深化阶段。(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16、17世纪,西欧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们通过推行殖民政策,用 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由 殖民地为宗主国生产和提供其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同时扩大
2、其本国工业品的 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形成阶 段。这一阶段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生产国与初 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确 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开展,由此促成国际 分工的形成。这一时期国际分工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大机器生 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张,商品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和廉价的原料来 品的绝
3、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那么对所 有参加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被称为绝对利益理论。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理论,斯密还举例说明。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各自有利的生产条 件不同,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交换,其结果对两国都 有利。如下表所示,依照斯密的分工原那么,英、葡两国进行分工,结果各国所 拥有的产品量都比分工前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的消费和福利水 平也都获得相应的提高。因而,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地域分工,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 的各国都是有利的。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
4、禀赋,还是后天获取的,使其生产某种商品的绝对本钱低于其它国家,那么该 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 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 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种以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 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或绝对本钱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Cost)o二、大卫李嘉图的比拟本钱说(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5、 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时期的 经济学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拟本钱学说是在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的斗争中产生和开展起来 的。它的提出与“谷物法”有关。谷物法大大伤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 益,在要求废除谷物法,与地主贵族的论战中,李嘉图提出了比拟本钱说,它成 为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一)比拟本钱说的主要内容李嘉图的比拟本钱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本钱理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李嘉图进一步开展了这一观点。他指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 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上的生产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那么均处于劣势地位, 那么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
6、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那么 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情况 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其国际分工 的原那么实质上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李嘉图沿用了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做了 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从表中看出,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劳动投入均少于英国,从而英 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斯密的绝对本钱理论,两国 之间不会进行国际分工。而李嘉图认为,葡萄牙生产酒所需劳动投入比英国 少40人/年,生产毛呢只少10人/年,显然,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 一些,虽然它在毛呢生产上也具
7、有优势;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 但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一些。根据李嘉图的比拟本钱理论,“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即英国 虽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应取其不利较小的毛呢生产,葡萄牙虽都处于绝 对有利地位,但应取其有利较大的酒生产。按这种原那么进行国际分工,在两 国投入的劳动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两国产量都会增加,通过进行国际 贸易,两国都会获得利益(如表所示)。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 较本钱理论的原那么进行国际分工,可使资源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 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二)比照拟本钱说的评价1、比拟本钱理
8、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的 积累和生产力的开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英国废除了 “谷物法”,取得了自 由贸易的最伟大的胜利。2、这个理论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各 利益集团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没有利益冲突,与现实世界是不符合的。3、比拟本钱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 其论述的前提条件。(1)只考虑两个国家(英国与葡萄牙)两种商品(葡萄酒和毛呢);(2)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本钱的差异建立比拟本钱 说,并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3)生产是在本钱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4)没有运输费用;(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
9、产要素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 国际之间不能流动;(6)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7)收入分配没有变化;(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9)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开展。总之,比拟本钱说排除了经济开展、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动态因素对比拟本钱产生的影响,把多变的经济抽象成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4、比拟本钱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 与开展的主要原因。本钱、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实际上,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都对 国际分工有重要的影响。5、比拟本钱理论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
10、价值规律的 国际内容,作出了 “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规那么不能支配两个或更 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H2页)的结论。他就把国际贸易中价值决 定的问题转移为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以交换价值来取代价值正是李嘉图的 劳动价值论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秉赋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 世纪之久,到了 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的挑战。他们就 是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 1870-195
11、2)和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俄林的代表著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由于他的理论采 用了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秉赋学说,因此这一学说又 被称作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或简称赫-俄定理(H-0原理)。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 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 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 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那么在他的生产要素秉赋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 生产商品时
12、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是把各国间要素秉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商品 时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础。(-)要素秉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1 .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 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2 .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异,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 同一商品的价格水平不同。3 .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局部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 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二)赫-俄学说的一些假定1 .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要
13、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区域和 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2 .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3 .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4 .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单位生产本钱不随着生产的增减 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利益问题;5 .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6 .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三)广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广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由四个定理构成,他们不仅分析了各国要素禀赋及其变化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而且研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发生后,对要素价格、收入分配、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1、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H-0定理)H-0定
14、理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以 及不同商品使用生产要素的比例存在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包括各国所拥有的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状况;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表现出要素密集的性质。一般而言,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比重最 大的生产要素决定了产品要素密集的性质。根据商品生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 生产要素的种类不同,可以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 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别的商品。两国要素禀赋差异和 不同商品要素密集度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要素禀赋论的核心组成局部。H-0定理提出,一国应该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 即
15、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即稀 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比拟利益。按照H0定理,一个劳动力众多的 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和地区。 一个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 国家和地区。对于生产要素而言,一个国家如果大量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生产丰裕 要素密集型产品能够获取较低的生产本钱。如果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 生产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将支付较高的本钱。H-0定理是从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开始逐层展开的,其内容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定理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 差
16、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当两国间的价格差异大于商品的各项运输费用时, 那么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2)本钱的国际绝对差。定理认为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本钱的国际绝 对差。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本钱的差异。所以,成 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3)不同的本钱比例。定理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是在两国国 内各种商品的本钱比例不同。(4)相同的本钱比例。定理认为,如果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本钱比例是 相同的,一国的两种商品本钱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那么两国间只能发生 暂时的贸易关系,直到两国的汇率变化使两国商品的单位本钱完全相等。(5)生产
17、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为什么存在着比拟本钱的差异,即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本钱比例呢?定理认为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 格比例不同。不同的商品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来的。在每一国, 商品的本钱比例反映了它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关系,也就是工资、地租、 利息、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不同,就产生了本钱 比例的不同。由于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因而两国的生产要素 的价格的不同比例关系,也就是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不同的 比例关系。(6)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求比例。各国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 同的,即各国所拥有的各种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
18、同的。国际贸易就 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另 外,即使生产诸要素的供给比例是相同的,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 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7)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定理从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出发, 分析了本钱的国际绝对差,又探讨了不同国家内不同的本钱比例,进而探讨 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最后分析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给和需 求比例。他门认为,在这个链条中,供给比例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没有一个单一 的环节是国际贸易的最终的基础。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决定了每 一个国家的价格结构,而各个国家的价格结构决
19、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 贸易体系中的比拟利益,同时这也就构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定理还认为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是商 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缺乏,即通过 国际贸易可以局部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认为不同国家的不同的要素秉赋是国际贸易发生 的原因,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 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o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P. A. Samuleso
20、n )开展了这个理论。他认 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鉴于他对赫-俄原理(H-0定理)的开展,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赫-俄-萨 原理(H-O-S Theorem )o按照这种理论,虽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取同样 的利息、土地获得同等的地租。这是因为两国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之后, 各自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商品生产,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 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稀缺要素 价格不断下跌。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的缩 小,并使
21、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但是,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素价格均等只 是一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而 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异,价格水平难以一致;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 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移向另一个部门,也不是充分 便利的;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它们的结合不能 任意改变,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集中的 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高点,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 低点,从而阻碍了生产要素价格完全均等。但是,萨缪尔逊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推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将使 不同国家间生
22、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种均等化不是一种趋势, 而是一种必然。他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完全均等化,是由于在多 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开展,而贸易的扩大 和开展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 完全均等化为止,这时就意味着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平安均等化了。他还进一步论证了两国要素的绝对价格均等化问题,在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存在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以及两国使用同样的技 术等条件下,国际贸易将会导致要素绝对价格完全均等化。他试图通过这一理论说明,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贸易的经济结构,而且还
23、可以“改善”各国收入分配不均,缩小彼此经济差距。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要素报酬均等化理论。3、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例 如,资本和技术积累较快,而劳动力增长较慢,土地和资源的增长更慢且有 限。雷布津斯基定理阐述了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国际贸易 的影响。雷布津斯基定理认为,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某种生产 要素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加,使密集使用其他生产要 素的商品产量减少。定理认为,如果密集使用增加要素的产品属于这个国家的优势产品,那 么,随着这种要素供给量的增加,其
24、产品的出口量也将随之增加。如果密集 使用增加要素的产品不属于这个国家的优势产品,但随着生产量的增加会逐 步增强对进口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减少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同时由于要素 使用发生转移,在这种条件下该国优势产品的出口将会减少。总之,当一种生产要素供给增加时,如果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是比 较优势产品,那么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会增加,如果它不是比拟优势产品,那 么该国的进出口量都会减少。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斯托尔泼一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在一国不存在完全专业化和要素密集 度逆转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影响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一种商品的 相对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教案第二章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 教案 第二 国际 分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