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业工作总结及农村工作意见.doc
《2022农业工作总结及农村工作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业工作总结及农村工作意见.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工作总结及农村工作意见 文章标题:20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xx年农村工作意见 *县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 20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结合全面实施“万元增收计划”推进“三村四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施“六十万”工程和“121”工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
2、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和谐发展,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一、全县“三农”工作的基本情况 20xx年全县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15.2亿元,比上年增8;实现农业增加值9.82亿元,比上年增2,占gdp的比重25左右;农村经济总收入19.86亿元,比上年增7;农民人均纯收入2925元,比上年增9.96,使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八个明显”的特点和成效: (一)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和重视程度明显加强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核
3、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早明确了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立足“三早”(早规划、早部署、早启动),着眼“三重”(重优势产业、重科技入户、重龙头带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实施“万元增收计划”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认真实施“六十万”工程和“121”工程,采取了具体有效措施,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了全年任务的完成和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1、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xx年共完成粮食种植66.06万亩,粮食总产1.96亿公斤,比上年增4.15。其中:小春粮食种植21.84万亩,实现
4、总产3746万公斤,同比增长10.55;大春粮食种植44.22万亩,实现大春粮食总量1.58亿公斤,同比增长2.74 2、烤烟生产平稳发展。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的40件基本烟(农)田水利工程、4000多个小水窖和120座qjiii型改造烤房,在烤烟移栽、中耕管理和烟叶烘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全县共种植烤烟13万亩,收购烟叶33.9万担,平均单价11.70元/公斤,实现收购总产值1.98亿元。 3、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围绕实施“121”工程,坚持“一稳定、两加快、三突破”结构调整方针(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奶类和禽蛋,突破性发展肉牛、肉羊和特色养殖),推进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加强现代
5、畜牧生产基地建设,使全县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20xx年全县扶持建成畜牧养殖示范小区有24个,扶持发展畜禽养殖大户876户,其中:存栏肥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4户,饲养能繁母猪100头以上的有4户,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5户,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大户有4户,年出栏鸡5000只以上的大户有28户,1000只以上的有119户。预计全年肉猪出栏55.6万头,肉牛出栏3.1万头,肉羊出栏9.3万只;肉类总产完成5.7万吨;实现畜牧业现价产值6.64亿元,比上年增11.78;畜牧业收入达4.1亿元,比上年增6.8;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32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1200
6、元。 4、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全县按照“四个重点”(重点产业、重点投入、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后续发展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各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优势突出,成效显著。万寿菊种植5.22万亩,收购鲜花3.62万吨,实现收购产值2172万元,比上年增655.98万元,增长43.27;新植桑园11000亩,蚕桑种植面积达3.8万亩,养蚕3.9万张,全年生产鲜茧146万公斤,实现产值4800余万元,比上年增1341.3万元,增长47.74;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5.5万亩,实现总产量达7.6万吨,实现产值5100万元,比上年增60
7、0万元,增长13;种植啤酒大麦8.7万亩,总产17400吨(商品率25),实现产值2610万元,比上年增720万元,增长38.1;中药材种植11000亩,预计可实现收购产值1320万元,比上年增540万元,增长69.23;水产养殖面积达2.63万亩,比上年2.61万亩增0.8,预计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比上年增1200万元,增长农业工作总结及农村工作意见第2页 31.58;魔芋种植5040亩,预计总产量10080吨,实现产值1512万元,比上年增54万元,增长3.7。 5、林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在坚持生态优先、兼顾三大效益和退耕还林“五个结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产业。20xx年新增经
8、济林4000亩(其中:干果1000亩、水果1000亩、速生丰产林20xx亩),现有干果面积15162亩,产量274吨,产值685万元;水果面积19000亩,总产水果6680万公斤,实现产值785万元;速生丰产林面积19500亩,产值(现主要是桉树)100万元;其他工业原料林20xx亩,产量1400吨,产值100万元。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38万亩,占总面积的56.8,其中:经济林总面积达55662亩,产值达1640万元,比上年增500万元;实现产业经营收入380万元,比上年增8。 (三)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评活动成效明显 按照突出特色、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9、,通过大力实施“六十万”工程和“121”工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势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进程,产业布局逐步向优势区域聚集,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布局合理化、种植(养殖)发展特色化、基地建设规模化、优势农产品经营产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烤烟、畜牧、万寿菊、蚕桑、蔬菜、中药材、啤酒大麦等七大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逐步形成了大坡、菱角万寿菊之乡,炎方优质马铃薯之乡,盘江优质茧丝绸之乡,播乐中药材之乡,西平优质稻米之乡、城郊商品蔬菜之乡、畜牧之乡和非公经济之乡,德泽低热河谷冬早蔬菜之乡
10、的特色产业布局。同时,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村。据统计,全县已形成20多个畜牧养殖村、18个万寿菊种植村、12个蚕桑村、3个中药材村、2个优质马铃薯种植村、16多个蔬菜村、4个水产养殖村、3个水果村、1个“农家乐”村、1个蔬菜瓜果种植村。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固定资产规模千万元以上的7家),其中: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1家,达1千万以上的4家,500万以上的7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从事农产品加工有8家,流通有5家,养
11、殖2家,中介服务2家,农产品加工开发深度和市场覆盖率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达80以上,初加工率达95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涉及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行业。全县20xx年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1231.29万元,固定资产26170.2万元;原料基地面积21.94万亩,加工农副产品95301吨,实现年销售产值23722.4万元,其中出口创汇262万元,净利润2841.29万元,上交税金(含减免税)1897.42万元。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县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势农产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粮、烟、畜等传统支柱产业得以稳步提升,万寿菊、蔬菜、蚕桑、中药材、啤酒大麦等优势主导产业日
12、益壮大,魔芋等后继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各类专业协会组织27个,种植和养殖大户300余户,围绕主导特色产业跑市场、搞运销的1000余人。现已初步形成以博浩生物、澜沧江、珠江农业、银龙实业等为主的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以盘江乡蚕桑站(茧丝绸)、播乐乡中药材协会等为主的中介组织,各产业预计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3.5亿元左右,带动了全县8万多户农民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人均增收100元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实现2925元,比20xx年
13、增长9.96。二是各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认证工作取得实效。通过积极做好项目的储备申报,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即*县大兴饲料公司、*县福上福葛根酒厂、*县三维饲料有限公司;新增2个产品通过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品牌认证,即:珠江农业公司通过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银龙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了胡萝卜汁饮料国家级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及产品认证,努力打造“珠江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品牌,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县出现博浩生物、珠源无公害蔬菜、银龙蕻绿色果蔬饮料、福上福葛根酒、珠源药材、优质香米、丰雨和金光及金凤麟饲料等知名品牌,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企业的
14、自主品牌、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五)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宽,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1、非农产业蓬勃发展。20xx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发展壮大农村非公经济实体18个;预计到12月份全县可完成非公经济企业户4800户,比同期增长6;从业人员13535人,比同期增长2;完成营业收入31.93亿元,实现增加值15.4亿元。 2、劳务产业发展强劲。按照“五个一批”(依托*县域内的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就近就地转移一批;发展县域二、三产业,消化一批;发动能人带出一批;向发达城市成规模组织输出一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吸纳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全县累计
15、培训农村劳动力12704人,其中:职业教育学历培训85人、职业技能培训206人(扶贫培训171人,占职业技能培训83)、“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3379人、实用技术培训9034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471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预计达8.5万人(次),实现劳务产业产值23060万元。 3、各项减负政策落实有效。一是农业税减免让农民受益增收。自20xx年起,全县全面免征农业税,总额达954.42万元,户均免税114.17元,人均免税27.74元,较改革前,全县减负总额2154.5万元,户均减负257.72元,人均减负62.63元。二是落实政策直补促农增收。20xx年全县共发放优质粮食良种补贴9
16、0万元,种粮农民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280万元,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60万元,退耕还林4.4万亩兑现资金3224万元。三是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助农增收。自从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后,*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有79560户,共296946人,累计减免补偿260341人次,减免380.11万元,人均减免补偿14.6元,有效遏制住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四是教育“两免一补”帮农增收。20xx年春、秋季学期教育“两免一补”,共对贫困生62370人免除学杂费460万元;为11155名农村中、小学生贫困生提供11155套免费教科书,共计90.58万元;全年寄宿制学校办学
17、28所补助34.9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困难的问题。五是落实减负政策保增收。通过全面落实“四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一事一议”和“两工”管理,深入开展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 4、扶贫开发取得突破。20xx年共完成省、市、县三级重点村建设15个(省级8个、市级4个、县级3个),投资315.1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75万元、自筹140.12万元),建设项目88件(省级53件、市级23件、县级12件);向省扶贫办申报易地搬迁扶贫项目1个,计划搬迁530人,申请扶贫补助资金265万元;向市扶贫办申报小额扶贫贷款指标600万元;协调县农行选择一批能带动农户
18、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工作开展有序。 (六)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运用进一步加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20xx年全县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运用进一步加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和主体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农技推广体制不断创新,农技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八项重点农业科技措施”全面推广。全县共完成推广59.5万亩,举办示范样板4.5万亩,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和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完成农业科技培训18500余人(次),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引进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成效显著。积极引进港啤1号、澳选3号推广种植啤酒大麦8.7万亩;引进靖麦11号举办高产
19、示范样板300亩,完成杂交小麦试验四组展示面积50亩;举办小春马铃薯样板200亩,引进小春马铃薯新品种宣薯3号,举办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小春马铃薯样板102亩,最高单产达2500公斤,免耕马铃薯比常规亩增7,商品薯增25,实现亩均纯收入1160元;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10万亩,举办优质稻样板5000亩;广泛推广适宜农桑系列、育711、盛东1号等优良高产品种,播种沙伦、丰驰杂交桑。三是科技培训及学历教育有序开展。完成科技培训5.77万人次,其中:“阳光工程”培训5500人,“农民绿色证书”培训3956人,蚕桑技术培训3000人次,蔬菜技术培训2510人次,魔芋技术培训1700人次,水果技术培训
20、980人次;万寿菊技术及土肥技术培训40000人次;播出绿证园地栏目22期;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84人。农业广播学校招收本科学员26名,招收专科学员5名,毕业大专学员20人。 (七)各项支农工作准备充分,成效明显 1、财政支农投入加大。一是结合“万元增收计划”的实施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县、乡两级财政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全年县级财政对“三农”发展共投入4204万元,比上年增长52.37。二是财政培育农业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加大。20xx年县委、县政府安排产业配套扶持经费474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和基地建设补助),比上年增1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农业 工作总结 农村工作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