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学考研必考问答30题.docx
《云南大学生态学考研必考问答3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生态学考研必考问答30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问答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捕食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他生物活体的全部或局部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 自己生命的现象。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调节猎物种群的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 捕食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捕食者可以作为自然选择的力量对被捕食者的 质量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被捕食的往往是体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这样阻止了不 利的遗传因素的延续。(2分)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者之间形成二者长期的协同进化(2分)。捕食者 能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中间竞争。竞争的减弱能允 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故捕食作用能维持群落的多样性。(
2、2分)被捕食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制约,防止数量太大,造成环境资源过度消耗,引起系统崩 溃。(2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其复杂程度主要受 那些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2分)生 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影响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2分)生物生态位的 分化及重叠程度(2分)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质历史(2分)干扰体制(2分)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生态恢复是以群落演替理论为基础,恢复是正向演替,退化就是逆行演替。(2分)在 生态恢复过程中首先是先
3、锋物种和顶级树种的迁移、散布和替代。(2分)只有当一个种的 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任何一个裸地上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开展,或是 任何一个旧的群落为新的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有植物的定居过程(2分)。其次,群落内 部环境变化。由于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引起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不 良的居住环境便原来的群落结构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群落内部物种内部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 群落内环境的政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群落的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改 变也是群落演替的诱发因素。(2分)生态恢复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
4、就是群落演替过程,所以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群落的演替。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 可分,地球外表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 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3分)生态系统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 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 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
5、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 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行的基本单位。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
6、3分)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递 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应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2分)论述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是种群动态过程的两个方面。(2分)种群的质量取决于遗传结构,而种群的遗传结构是靠种群基因表现出来。(2分)如果 种群是由生理上适应环境能力强和遗传上等级高的优质个体所组成的,其种群在生存竞争中 就占有优越地位,个体的存活能力高,产生的后裔多,种群的数量易上升,分布范围广。也 就是说种群数量动态是与组成种群个体的质量和各质量等级的相比照例具有密切关系。(3 分)另一方面,随着种群大小的变动,选择压
7、力也随之变化,对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的变 化产生影响。(2分)在种群的数量变化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个体产生和旧个体的死亡,个 体所携带的基因随着死亡而从基因库丧失,通过突变而使新的基因进入基因库,所以种群的 基因库的组成也是不断变化的。(2分)在大种群中,后代易于保持原来的遗传结构。(2分)如果种群很小,遗传结构会发生 偶然变化,某个基因型会从种群中消失。(2分)总之,当种群的数量变化时,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不同基因频率或遗传背景的种 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种群有不同的动态特点。(2分)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是如何组成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态系统
8、包括以下4种主要 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它制 造的有机物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来源(2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生物成分。消费者摄食植物已制造好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并合成自身所需的有 机物质(2分)。分解者的主要功能与光合作用相反,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 物(2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亚系统,以及无机的环境系统,都是生态系统维 持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流、物 流(物质循环)和讯息传递而形成的一个物种间
9、、生物与环境间协调共生,能维持持续生存 和相对稳定的系统(2分)。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的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的 有规律变化,植被的分布也出现地带性规律。(1分)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纬度地 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湿润地区虽纬度的升高依次出现热带 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3分);经度 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到内陆,由于水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热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
10、带稀树干草原、热带荒漠(3分);垂直地带性指随 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增加,依次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垂直带植被为随海拔增加, 出现基带以东、以北的植被类型(3分)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 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绿色植物固定 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就称为初 级生产量。(2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能量只是单程流经生态系统,是不可逆的。(2分)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当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 个营养级时; 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
11、(呼吸)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 终都将以热量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的空气中。(2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中,把较低质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较少的高质量能量(2 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以食物链为主线。(2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分) 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 又称为基因多样性,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物种内以及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1分)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1分)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境的多样性、生 物群落多样性和
12、生态过程的多样性。(1分)生物多样性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气候越稳定,变 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2分)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别离的动力,所以竞争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的多样性。(2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 物种多样性就越高。(2分)人为因素。(2分)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 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
13、光、C0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2 分),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量(2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一 般有充足的光照和C02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缺乏的情况(2分);水最 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是干旱地区(2分);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2 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和C02不会光合作用造成影响,光、营养物质和食草动物的 捕食是主要的限制因素。(2分)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0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 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情况。(3分)在什么情
14、况下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会改变?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即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 围都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扩大,也可能变窄或新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4分)。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也能进行各种小的 调整。如在不利环境条件来临之前,给以该因子的适当胁迫引导,可以改变其耐受范围,即 通过驯化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抗性(2分)。另外,当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时,它对生态因子 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时宽得多(2分)。再者,在昼夜及不同季节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 受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也会有所不同(2分)。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新植物繁殖体迁入
15、并定居(2分)。群落内部环境发生变化(2分)。原来的种内 和种间关系改变(2分)。外界环境条件变化(2分)。人类的活动(2分)。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低盐度水环境?低盐度水环境指淡水,动物体内的渗透压高(2分)。体外水分会渗透进入体内,改变 渗透压(2分)。水生动物是以耗能来维持稳定的自身渗透压的。具体方式如硬骨鱼类是不 饮水(2分),并大量排清鸟来排除过多的水分(2分),并以特殊器官如鳏吸收盐分来维持 体内盐分因排泄而丧失的盐分,以离子泵来调节不同离子(2分)。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及对植物或动物对高温的适 应。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减弱光合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大学 生态学 考研 必考 问答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