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体育局工作报告 (6)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市体育局工作报告 (6)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体育局工作报告 (6) .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体育局工作报告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市体育局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体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呈现全运盛会精彩纷呈、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并进、体育产业稳步推进、体育法制化建设日趋完善等特点。 一、20xx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年来,体育局秉承“全民参与、健康生活”和“办赛事、惠民生”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思路,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确保了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按时、顺利地完成。 (一)全运盛会精彩纷呈。按照责任分工,积极发挥体育局在竞赛组织、群体
2、工作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协同政府其他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使全运赛事组织严谨细致、群体活动轰轰烈烈、火炬传递有声有色、开(闭)幕式精彩纷呈,圆满完成了沈阳体育史上最繁重、最艰巨的赛事组织工作,实现了节俭、务实、精彩、圆满的目标。主要完成机构组建,开展各项业务培训,抓实项目包保,加强沟通协调,实施无缝对接,促进体育工艺验收,完成9个单项竞委会的竞赛组织工作,做到了服务零距离、运行零差错、赛事零事故。9个单项竞委会的竞赛组织工作均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好评。同时,做好火炬传递和群先表彰工作,完成全运火炬在沈传递和全国群先代表在沈视察观摩活动。推进开幕式服务保障工作,完成5个项目的展演工作。 (二)
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并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完善以健身组织、设施等为内容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基本建成“10分钟健身圈”,完成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成笼式足球场22个、标准篮球场110个。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确保了每千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会同教育部门,将104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方便了群众健身。同时,将竞技体育发展融入群众体育工作,在群众体育工作中升华竞技体育。一是以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提升了竞技体育内涵。全年累计开展迎全运百万市民上冰雪、迎全运倒计时100天万人健步走等活动130场次,参与群众达到400
4、万人次。二是以规划为引领,挖掘了竞技体育潜力。启动“三大球”发展规划工作,制订“大球”十年发展规划,并启动中国篮协篮球学校,搭建了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班子。培养和输送拔尖人才。全年向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0余人,位居全省前列。三是以冬训为抓手,夯实了竞技体育实力。组织10个项目近400人在南方展开冬训工作,为备战省运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体育产业稳步推进。推进体育产业指标统计工作,对xx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补充完善,拟制市体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加快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全年彩票销量达到14.94亿元,占全省体彩市场份额的30.9%,超出市政府绩效考核目标0.94亿元。 (四)基层建设取得
5、新进展。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4722万元,建设了市全民健身中心和13个区县全民健身中心,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健身环境。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步伐,强化基层管理。在各学校实施基础教育与训练“双轮驱动”,促进基础教育与竞技实力双提升。加快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完成奥体中心、体校、陆校等局属场馆的改扩建工作。启动竞体校网球馆改建项目。同时,启动奥体中心和市全民健身中心全面对外开放工作。 (五)体育法制化建设日趋完善。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出台了xx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条例。该条例成为全市唯一的体育类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首部针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法规。沈阳在公共体育设施立法工作
6、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六)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市委要求,做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第一批单位,圆满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得到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实现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筹办全运会不两误、双促进。全局党员干部在住房、用车、配偶从业等方面无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办公面积均按标准落实,全局系统运行经费收支平衡,结转、结余资金规模比去年压缩30%,“三公”经费控制在合理范围。 此外,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政风行风建设、人事、保密、档案管理、老干部、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和文明城市建设,以及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体育基
7、本公共服务还有待完善,城乡体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还需提升。三是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超前谋划、主动工作上尚需进一步加强。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经济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体育局将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继续弘扬全运精神,优化体育环境,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具有沈
8、阳特色的“大群体”工作格局,让体育回归本色,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使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实现体育惠民目标,达到全运赛事落幕、全民健身升温的目的。 (一)深化体育改革与创新 积极探索、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转变职能,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平等竞争、管办分离,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优势,形成体育发展的一元多层次体制机制。 (1)开创“以馆养体”的运营之路。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将奥体中心和市区全民健身中心推向市场,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大型场馆利用率,以减
9、轻财政负担,走“以馆养体”的规范化运营之路。 (2)在大型群体活动上实施“管办分离”。转变政府管、政府办的局面,加强宏观指导,重点探索建立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管办分离”机制,采取政府管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改进大型群体活动开展模式,让社会体育组织成为激发大众体育活力的主力军,为大众体育活动增长释放更大空间,开创群体活动市场化的新路子。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全年举办大众健身活动总数不少于300场次。 (3)实施多方融合,联动发展。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倡导社会力量办体育,建立协同推进的大联动格局,引导、鼓励体育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参与进来,打造政府、社团、媒体、企业、
10、中介组织“五位一体”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 一是联合市教育局,将优质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和优质体育训练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出台xx市体育项目传统校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选才一体化、育才一条龙的具有沈阳特色的体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建立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商讨体教结合的相关问题;召开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讨会。 二是联合卫生局,将国民体质监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健康服务、体质监测、体质干预、健康讲座、健身指导,探索建立体质监测一体化、健身服务一条龙的具有沈阳特色的体卫结合的发展之路。 三是联合市总工会,成立xx市
11、企业职工体育工作促进会,研究促进全市职工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尝试由主任委员企业轮流出资,定期举办企业职工体育健身大会,探索建立企业合作一体化、职工交流一条龙的具有沈阳特色的体企结合的发展之路。 四是联合旅游局,开发后全运体育旅游,把全运会场馆打造成适于旅游观光的标志性体育旅游景区点,树立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经济,探索建立发展一体化、旅游一条龙的具有沈阳特色的体旅结合的发展之路。 五是联合社团组织,对单项体育俱乐部和传统体育学校进行挂牌,给予资金支持,并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俱乐部,探索建立赛事参与一体化、资金支持一条龙的具有沈阳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扎实推进群众体育工作 大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市体育局工作报告 6 2022 体育局 工作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