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为了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国际社会和美国民众的反对,不断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增加关税,中国被迫采取对一等措施。下表示意中美两国互相加征的部分关税产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的产品差异表明A. 我国科技实力雄厚B. 美国为原材料出口国C.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D. 美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2. 造成中美贸易产品差异主要因素是A. 经济水平B. 市场容量C. 资源禀赋D. 政策因素3. 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相关企业实行的最可行措施是A. 主动搬迁工厂到美国B. 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
2、C. 大力拓展业务渠道D. 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答案】1. C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据表中数据分析,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多为劳动力、原料导向型工业产品,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产品中农产品集中于农产品、高技术产品,美国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高技术工业发达,因此中美经济互补性强,C正确;我国科技实力差,美国科技实力雄厚,A错误;中国为工业原材料出口国,如稀土等矿产,B错误;美国工业出口产品附加值高,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影响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不同,如劳动力价格、科学技术水平等差异较大,因此造成中美贸易产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A正确;市场容量相
3、差不大,B错误;国土面积相差不大,资源禀赋、政策因素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搬迁加工厂到美国,避开关税,可以提高竞争力更强,但美国可能出台到更多贸易保护措施,大量工厂搬迁或导致中国就业机会减少,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A错误;中国部分产品的优势是价格低,再降低销售价格,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B错误;拓展业务渠道,开拓其他市场可以减轻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不利影响,C正确;中国部分高技术产品质量较高,受到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制裁,因此提升产品质量对进入美国市场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C。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
4、 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咬咬”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影响乌布稻田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A. 土壤肥沃B. 地势起伏大C. 河网密布D. 热量不足5. 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 台风活动频繁B. 对流活动强烈C. 冷暖气团交汇D. 东北信风控制6.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 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D.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答案】4. B 5. B 6. A【解析】【
5、4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土壤为较贫瘠的砖红壤,A错。材料信息表明乌布稻田是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修筑梯田可以克服地势起伏大的制约,B对。材料显示,乌布稻田是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因此河网密布对稻田影响不大,C错。当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种植业,D错。故选B。【5题详解】巴厘岛主要在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小,一般无法形成台风,A错误;巴厘岛主要在赤道附近,气温高,水汽充足,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对流雨旺盛,B正确;赤道附近受冷气团影响小,形成锋面雨的可能性小
6、,C错误;在乌布遭遇一场毫无预兆的阵雨指的是短时间的天气现象,东北信风是气候影响因素,不会毫无预兆的形成一场阵雨,D错误。故选B。【6题详解】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顺着裂隙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岩层多裂隙,利于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A正确。故选A。【点睛】赤道附近夏季的午后多发生对流雨。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一般选取人口、土地、社会、经济等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人口方面选择非农人口数量(不包括城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发展指标,土地方面选择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社会发展方
7、面选择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评价指标,经济方面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代表。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化阶段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1984 -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人均GDP波动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A. B. C. D. 8. 2000-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A. 开发区大规模建设B. 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C.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答案】7. A 8. A【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正确。土地年均增长率大于0即说明
8、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人均GDP增加,因此正确,错误。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错误。正确。故A正确。【8题详解】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发展比较稳定,不会引起人口突然增加,B、C错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D错误。新的开发区大规模建设可以使城市规模突然增加,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A正确。故选A。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内流河流域等高线分布图。自分水岭山脊线到河床,依次出现a基岩坡面、b山前洪(冲)积扇、c河谷平地、d湖盆等地貌区。该流域年均降水量约为240 mm。近年来该湖泊湖面逐渐萎缩,湖底出现盐层。据此完
9、成下列各题。9. 该流域近年来A. 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bcdB. 年平均实际蒸发量:dcbaC. 实际蒸发量等于降水量D. 实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10. 如果内流湖面积进一步萎缩,将导致A. 流域温差减小B. 流域面积减小C. 湖水盐度上升D. 湖盆整体蒸发量减小11. 该流域为解决缺水问题,使盐湖面积趋于稳定,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措施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A 实施人工降雨土地盐碱化加剧B. 跨流域调水内流河含沙量增加C. 筑坝蓄水土地盐碱化加剧D. 抽取地下水内流河含沙量增加【答案】9. B 10. D 11. C【解析】【9题详解】图中湖泊水分供应最充分,故湖盆实际蒸发量最大;河谷平地地下水
10、位较接近地表,实际蒸发量次之;山前洪(冲)积扇地下水位较低,实际蒸发量较小;基岩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下渗最少,实际蒸发量最小,故dcba,B正确;由材料“近年来该湖泊湖面逐渐萎缩”,可知整个流域实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材料中“内流河流域”可知该湖泊为内流湖,湖面进一步萎缩,蒸发量减小,故D正确。湖面萎缩,湖泊对流域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流域温差不会减小,故A错误;流域面积大小取决于分水岭位置,不受湖面大小的影响,故B错误;湖水盐度已经饱和,出现盐层,故盐度不会上升,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筑坝蓄
11、水会抬高库区及周边地下水位,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C正确。实施人工降雨,淋洗土壤表层,土地盐碱化减轻,A错误。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河流流速等因素,跨流域所调的水沿着调水渠道流来,一般不会使内流河含沙量增加,B错误。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与内流河含沙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
12、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 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B.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C. 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 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13.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A. 大风B. 冻害C. 高温D. 旱涝14. 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 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B. 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D. 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答案】12. D 13.
13、D 14. A【解析】【12题详解】绿肥植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AC错误;B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B错误。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水相关的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绿肥作物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A正确;
14、华北平原保持水土不严重,B错误;增产增收是经济效益,C错误;绿肥植物功能是改良土壤、作为饲草、作为覆盖作物栽培,对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A。下图为黑龙江省北部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示意图,工砂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碎石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地A. 坡向不同B. 坡度不同C. 土壤质地不同D. 植被覆盖率不同16. 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A. 加强立柱的坚固度B. 减轻雨水冲刷地面C. 隔热保温,减轻冻
15、融D. 减轻洪水侵蚀【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从图中 指向标分析,甲地位于黑龙江省河流北岸,为向阳坡,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比乙地(背阴坡)多,冻土层融化较多,为了增加桥梁安全,桩基深度要较深到永冻层,A正确。图中两地坡度相同,土壤和植被对桩基影响不大,BCD项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立柱底部堆积物为碎石,孔隙较大,无法加固立柱,A错误;该立柱位于路面以下,有桥梁遮蔽,受雨水冲刷作用较弱,B错误;碎石之间孔隙大,包含大量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夏季可起到隔热作用,冬季起到保温作用,减小冻土层冬夏季及昼夜温差,减少反复冻融,保证结构稳定性,C对。碎石层高于
16、洪水水位,不会受到洪水侵蚀,减少洪水侵蚀的作用不明显,D错误。故选C。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一物(如枯叶、枯枝等)。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甲、乙两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甲树种最可能是A. 常绿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18. 下列四区域中,该地最可能位于 A. 西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珠江三角洲19. 造成甲、乙两树种凋落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天气B. 海拔C. 光照D. 降水【答案】17. A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甲树种全年都有凋落物,说明全年有生长凋落,2、3月份凋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重点中学 2020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