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文广新局年度文化事业工作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乡镇文广新局年度文化事业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文广新局年度文化事业工作总结.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文广新局年度文化事业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工作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结合践行三严三实,为民务实清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全局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奋力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建设文化强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文化艺术进一步繁荣 一是“演艺惠民工程”反响良好。我局将送戏下乡活动作为演艺惠民和学习传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组织创作编排了一批反映时代特征、贴近农村实际、富有生活情趣、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配
2、合宣传法制、禁毒、践行三严三实、精准扶贫奔小康、创国家园林城市、农村环境整治等专题,深入基层送戏下乡演出,共演出81场,其中送戏到村53场、到企业7场、到工地3场、到学校6场、进社区8场、到警营2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直接送到基层群众中,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二是群众文化空前活跃。我们以“濂溪风”系列文化活动为平台,举办了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濂溪风”系列文化活动涵盖到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的各方面,共有14个大项,确保了居民每月有大活动,每周有中活动,每天有小活动。如“迎新春濂溪风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就有:“首届农村文艺汇演”、“第三届全县广场舞大赛”、“迎新春书画影展”、“元宵灯谜会”、“
3、香火龙展演”、“装故事展演”等。今年还举办了“濂溪风美术书法摄影展”、举办了6场“濂溪风”广场文艺演出,如今“濂溪风”在汝城已成为群众文化的主要阵地,成为汝城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我县不仅在XX县区和机关开展活动,我们还把活动延伸到农村,在全县组建了三个有影响力的乡村民间艺术团,其中岭秀瑶族乡艺术团、卢阳镇老年艺术团和热水高滩村畲族山歌队在辖区每个村巡回演出47场,深受老百姓喜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也受到上级的肯定,我县分别被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评为20142016年度“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三是免费开放人气旺盛。“二馆一站”的提质改造免费开放有声有色,20多个常
4、年开放的项目,吸引了全县城乡群众,参与群众二十多万人。开设了五个老年、少儿培训室等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培训等50多期,培训学员达3000余人次,为汝城文艺的繁荣及培育文艺新人奠定基础。四是节会主题文艺活动精彩纷呈。组织了春节、元宵节、三八节、劳动节、八一节等节日的文艺演出,烘托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搞好了xx县第一届平安卫士颁奖晚会、xx县抗洪救灾文艺晚会、xx县最美温泉姑娘评选、xx市第一届运动会和xx县体育馆开馆晚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配合xx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们组织创作了一台“创国园、迎国检”大型晚会。五是文艺赛事成绩斐然。举办了“xx市第七届艺术节汝城分会场演
5、出”,原创节目达10个,原创节目绣娘竹乡樵妹吊脚楼的小阿妹等三个节目推选参加XX省第五届艺术节并获银奖和优秀奖,居全市第一;我县节目禾扦声声千年汝城风光美等八个节目参加xx市第七届艺术节获得3个金奖,5个银奖,居全市第一;在XX省第五届艺术节上,我县的“三省三县文化交流活动”获全省三湘群星奖项目奖,何文峰获全省三湘群文之星称号,xx县在XX省第五届艺术节上取得的成绩排全市第一,舞蹈禾扦声声参加XX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银奖,优秀表演奖和编导奖。在全市第七届艺术节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中我县获1个金奖、3个银奖、6个铜奖。六是省际边界文化交流活动新枝勃发。举办了“第27届湘粤赣边汝城、仁化、崇义三省
6、三县文化艺术节-书、画、影展”,三省三县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成熟和繁荣,同时有新的发展,新开展了三省边境间异地送戏下乡活动,编辑出版了三省三县文艺刊物南岭风4期,以文字形式宣传各地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历史典故、文学作品等,为增进三省边际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罕见的文化现象。我县的“三省三县的文化交流”除获得省级奖励外,还推荐评选全国优秀示范项目。 (二)图书事业进一步发展 县图书馆将免费开放作为工作重点,创新特色,改善服务,进一步发展图书事业。全年共接待读者11.3万人次,实现了图书流通13.7万余册。实现了与湖南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使用,争取省馆提供电子图书5万多册,文化休闲期刊1千
7、多种,900多种国内出版的学术期刊以及大量的有声读物和视频资源。所有书籍实行免费借阅,并免费提供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流动服务等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书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已全面实现图书采编、流通、检索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各项内务统计都实现了电脑操作,有序化管理,数据库数据已达近50000条。组织读者开展免费电子图书的网上阅读活动、2015年图书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三湘读书月全省少年儿童“中国梦汉语美”活动,并且在“书香郴州-全市少年儿童中国梦汉语美”诵读展演中获得金奖,并代表xx市参加全省的比赛。充分利用流动图书服务车的
8、功能在全县乡村积极开展流动图书送书下乡活动。 (三)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 加强了网吧社会监督,落实分片巡查岗位责任制,坚持县城经营点每周巡查3次以上,乡镇经营点每月巡查2次以上,特别是加强了对城乡学校周边环境的一系列整治。共出动检查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500余家次,其中查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19家、未按规定核实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的经营场所13家、其他违规经营2家,都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了严厉处罚,其中处停业整顿3家。查获非法盗版音像制品670余张,低俗音像光碟340余张,查缴没收盗版图书700余册。不定期对全县4家印刷厂,15家打字复印店进行定期巡查,对不严格执行印刷
9、五项制度的单位给予处罚。保持了对地下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配合县禁毒办搞好了文化市场的禁毒活动,深入ktv等文化场所进行专门的整顿检查。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强 1、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好了濂溪书院、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等处文物点接待来宾参观工作,年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开展了“全国可移动文物第一次普查”工作,对国有单位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普查登记;启动了“汝城古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加大了文物保护宣传推介力度,在湖南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发表有关汝城文物文章和新闻报道37篇;
10、做好了“5.18”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以开办专栏、悬挂文物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进行了集中宣传;负责了一些重大项目有关文物的材料的编写及项目评审,如申报全国“千年xx县”项目、“汝城文化旅游产业申报县城特色国家扶持项目”、“热水温泉小镇文化广场和文化园建设项目”;参与了一些涉及文物古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把关,如“金山历史文化名村古民居的修缮”、“汝城历史文化古街区修缮整治”等;组织指导了36座古祠堂的维修等;组织了“云头书院维修”项目,投资380万元对云头书院进行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又一雄伟雅致的古书院再现风采;各“国保”点的“保护规划和维修设计方案的编制”已完成,国家文物局已批准立项,下达了
11、部分维修经费,已对朱氏总祠维修工程进行了招标,即将开工维修。文物执法工作有序推进,开展了全县文物安全大检查。严格审批程序,依法对文物点周围以及历史文化名村的建房进行了严格把关,对影响文物保护的违章工程进行了强行停工处理,维护了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原真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补查,掌握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项目、新资料,并全部进行了电子进档管理。今年春节期间,联系和指导了39个村开展了“汝城香火龙”、“装故事”等非遗展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能以活态的形式展示、传承。将畲族民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邀请市级专家对“畲族民歌”申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乡镇 文广新局 年度 文化事业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