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5.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一、选择题(2012北京人大附中月考)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据此完成13题。1自然灾害的诱因是()A自然变异B地球表层C人员伤亡 D自然现象2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A自然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C自然灾害本身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酸雨危害生物体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2011年3月日本9.0级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A BC D解析:本组题考查对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的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2、一是要以自然变异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酸雨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没有受到损害的受灾体。答案:1.A2.B3.B读“某湖区今貌图”,完成45题。4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B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C2011年山东旱灾D华北平原盐渍化5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足解析:本组题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干旱使河流、水塘
3、、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答案:4.C5.B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一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据此完成67题。6材料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征是()A广泛性 B区域性C频繁性 D不可避免性7西欧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位于板块内部,以平原地形为主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地处温带大陆的西岸A BC 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即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西欧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地质稳定且以平原地形为主,地震、滑坡、山崩等地质灾害较少;常年受西风影响,为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气自然变异少,降水稳定,气象灾害少。答案:6.B
4、7.A (2012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期末)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东京时间;东京经度约是13941E),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巨大地震,并引发了停电、火灾和海啸等灾难。据此回答89题。8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是因为()A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谷深B太平洋海域的海啸活动频繁C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D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9地震同时引发了停电、火灾和海啸等灾难,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A多因性严重性 B潜在性周期性C关联性严重性 D周期性群发性解析:根据日本的位置来确定,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湘教版选修5 优化 方案 201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实战 演练 轻松 闯关 湘教版 选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