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
2、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
3、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
4、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有删改)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
5、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2、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6、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D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7、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宣府)、大(大同)、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
8、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晟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晟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晟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晟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
9、弘文而多象昇。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
10、意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畿辅:畿,指京畿;辅,三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B、尚方剑:俗称“尚方宝剑”,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C、文士:知书能文之士,泛指文人,读书人。科举制度为底层贫寒文士入仕治国提供了重要途径。D、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B、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
11、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5分)(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可以换成“在”字吗?为什么?(5分)9、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0补写出下
12、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一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觉得回头不迟的句子是_,_。 (2)、滕王阁序中 _, _两句,从高低、动静、远近等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天相接、色彩明丽的美妙图景。 (3)、逍遥游中用对比手法说明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短的寿命比不上长的寿命的句子是_,_。(4)、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是“_ ,_”。(5)、_,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_,形影相吊。(陈情表)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
13、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选其中的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不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9分)谁是天使郭萍爸在矿井下遇难后,后爸带着一个大我两个月的女儿来到我家。她跟着后爸来的那天,妈让我叫她姐姐。她高高的个子,身材特别好看。可穿着却土得掉渣。她很不幸,她妈死得早,为了能让她到城里条件好的学校读书,她爸当了井下工人。见面的瞬间,我对他们有一种莫名的反感与厌恶,于是我低着头,不肯开口。妈叹息着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哀求。后爸搓搓手,憨厚地对妈笑笑:“别为难孩子了。”看我没开口,她局促不安地看着我,目光里流露出理解与宽容。家里地方小,后爸买了一张有上下铺的床
14、放在我的屋里。她个子高,爬上铺困难。我想睡上铺,可妈冲我使眼色,不让我说话。家里添了人,我特别不习惯。看着陌生的后爸,我想起了亲爸。一次梦中哭醒,我看到她坐在我的床边。“我妈刚死那会儿,我也像你一样。”她温柔地用毛巾帮擦我脸上的泪水。这一次,我没拒绝她,可还是不肯跟她说话。她被分到了我班,这也是妈的主意。我性格内向,平时不喜欢说话,很少与同学来往。我爸死后,妈唯恐我有什么闪失,总想找个人照顾我。妈给她买了几件城里女孩的衣服,她笑着接过来,一个劲儿地谢谢。妈的脸上很不自然,和我相比,她的衣服太土了。虽然同在一个屋椽下,可我几乎不跟她说话。她不在意我的态度,每天都跟在我的身后一同上学。回到家,她抢
15、着帮妈妈做家务,从来不让我伸手。其实他们父女都是老实疙瘩,后爸每天的活儿很重,工资全交给妈,却从不抱怨。妈把我爸的赔偿金牢牢地攥在手里,对后爸只字不提。我知道妈的心思,妈是想用那钱供我上学。她聪明好学。回回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而我只能屈居第二名。我不服气,暗暗跟她较劲儿。几次较量后,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智商确实比我高出很多。高三那年,我喜欢上了班里那个很酷的男生。得知那个男生喜欢另一个女生时,我冲动地给那个男生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悄悄地放到了那个男生的书桌里。那个男生看完了信,惊讶地看着我这个丑小鸭,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把信摔在了地上。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捡起了信,痛哭失声。她从外面回到教室,问
16、清了缘由,冲到了那个男生面前,声音不高却寒气逼人:“道歉!给我妹妹道歉!”那个男生态度很傲慢:“不!”她猛然扬起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个男生的脸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怒不可遏的样子!那一刻,我想开口叫她姐,可还没说出嘴,眼泪就流成了河。那个男生终于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干涉下向我道了歉,可我却淡然了。经历了这场恋爱风波,我成熟了许多。以后的日子,虽然我还是不叫她姐姐,可我有的她也不能少,这是我对妈下的通牒。我们同时考上了一所异地大学。高考结束,我计划着跟姑妈去北京玩,可她跑到饭店当临时工,说是给自己挣学费。看着她每天疲倦的样子,我很难过,就跟妈商量,想让妈拿出我爸的赔偿金供她上学。妈坚决不同意:
17、“不行!那是你的学费和嫁妆。”妈的坚决让我的眼睛发酸。为了我,妈宁愿背上自私的坏名声。临行前,她送我上车。火车开动时,她对我喊:“妹,放心玩,家里有我呢!”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突然有种想叫她姐的念头,然而,我还没开口她就远远地成了一个黑点。为了她的学费,后爸回老家农村去凑钱。夏天屋子热,我妈开窗睡觉,着了凉,昏昏沉沉中摔倒,脑袋碰到了桌子角。电话打到她工作的饭店,她匆匆地把妈送到了医院。妈脑出血,急需抢救。她跑到饭店,在她的苦苦哀求下,饭店老板伸出了援手。旅行归来,跟着姑妈回家时,只有妈一个人在家。妈告诉我,后爸用她的学费钱救了自己。妈能这么快康复,全凭她的精心照料。姑姑哭了:“嫂子,两个都是
18、亲女儿啊!”妈也哭了,连连点头。感动的潮水一浪接一浪涌过我的心头,我向妈伸出了手,妈明白我的意思,从柜子里取出存折递给我。那天晚上,后爸和她回了家。我打开了旅行袋,拿出姑姑事先帮我买好的刮胡刀,小声地叫道:“爸!”后爸眼睛红了,接过刮胡刀却不说话,只是笑。两年来,我第一次叫他“爸”。我又把一件漂亮的裙子递给她,脱口叫道:“姐,给你!”她笑了,没接裙子,突然抱住了我,放声哭了起来。那一年,我和她都是十八岁。那一年,天格外地蓝,蓝天白云上面住着天使。(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姐姐个子高,身材也特别好看,但土得掉渣。“我”第一次见她时,对她的土气,十分
19、的反感与厌恶,心里很排斥她。 B、后爸憨厚老实宽容,从不抱怨。小说通过描写“我”与后爸的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与后爸对妈妈的倾力相救刻画了后爸的善良。 C、当“我”向喜欢的男生表白时,却遭到了无情的嘲笑。姐姐怒不可遏,一上来就教训了那男生,驱散了“我”心中的阴影。 D、“我”对姐姐的接受过程是渐进的,从排斥到不再拒绝,然后是想叫却开不了口,要叫她时火车已远走,最后脱口叫姐。 E、小说以两个不幸家庭的组合及相处过程中磕磕碰碰到最后互相接受,揭示了只要放下身段,再坚的冰也会消融的主题。 (2)、小说中的姐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最后说“蓝天白云上面住着天使”,小说中的天使是谁
20、?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分)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出自诗经,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巧合,在诗经产生近三千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她1955年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
21、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屠呦呦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了贡献。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
22、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何古人将青蒿 “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19l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
23、醚来提取有效成分,明显提高了青蒿防治疟疾的效果,也大大降低了其毒性。这种编号为19l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Pberghei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Pcynomolgi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青蒿萃取液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l位感染了Plasmodium vivax和Pfalciparum这两种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萃取液治疗疟
24、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使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屠呦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确定这种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一157的活性成分,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说:“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将其杀灭。”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但结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改成一种新的形式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但
25、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好得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而屠呦呦作为一位植物化学家,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却有幸同时通过这两种途径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开创了人类抗疟之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看做诺贝尔奖“风向标”、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说,
26、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获奖感到自豪。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以诗经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而且也暗示了屠呦呦的思想品质。 B、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给了屠呦呦启发,使她意识到可能是煮沸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 C、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得到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信心,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不仅表现了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医学研究的条件之差。 D、屠呦呦和她
27、的同事们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 E、“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2)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分点概括。(6分) (3)从屠呦呦的“抗疟”之路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凭借着诸葛亮的_,关羽、张飞等人的忠心耿耿,刘备终于得以建立蜀汉政权。现代经济瞬息万变,那些被人誉为_ 的资深商业大鳄们也不敢掉以轻心。在
28、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 _之举。A、足智多谋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B、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C、老谋深算 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足智多谋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能不能真正解决长期存在的宽带不宽的问题,既取决于宽带网络服务提供商较高的商业道德,也取决于监管部门较强的监管力度。B、“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29、D、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_。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反腐的持久性,不断加强反腐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力度,才能让贪官污吏们无处遁形。我们有理由相信:天理昭昭,伸手必被捉。A、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B以子之矛,攻子之盾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16、筛选下面文字中的信息,给“话本”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个字。(5分)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人
30、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
31、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_ _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孤单的时候,希望有人陪伴;寂寞的时候,希望有人了解;难过的时候,希望有人安慰;失败的时候,希望有人鼓励如果勇敢一点、坚强一点,会如何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最早的扁舟不具备悲凉或超脱韵味2.D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32、)3.A文中说“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 。“顾”的意思是“只是”,只是时常怀才不遇。“用矣”独立成句,表示即使他们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总之这也是天意啊。5、D 。“旦日”有“初一”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6、B。“卢象昇赶去救援”错误,原文为“象昇上疏救,不得”。7、(1)卢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喊话(指挥的)的声音很大(震到云间)(震天动地),从早晨(辰时)打到午后(未时),炮弹用尽了,箭也用完了。(5分)(2)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
33、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的人,他们还要凭借什么呢?(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可以换成“在”字吗?为什么?(5分)答:不能。(1分)、“落”字用得好,它将无形的“秋思”形象化、具体化,新颖贴切,给人以动态感,仿佛那浓浓的秋思随着银辉洒向人间一样;(2分) 、从而更加能表达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在”字则平淡寡味,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2分)9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采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无比思念之情。(3分)、前两句写景,庭院地白、树栖鸦、冷露、桂花等景物都
34、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情。但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借助这些景物来传情,并采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这样就把作者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言之有理即可)(3分)(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10、(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5)云无心以出岫(6)潦水尽而寒潭清(7)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 提示:乱涂乱画,错字别字少字多字均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11(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A
35、、E不得分。(C姐姐先是问清缘由,然后要求那男生道歉,男生不理,姐姐打了那个男生耳光;A“我”反感与厌恶的是他们突然闯入“我”的生活,而不是因为她的土气;E主题揭示错误)(5分)(2)、温柔和顺,宽容体贴,在“我”哭泣时安慰“我”,不计较“我”对她的态度;果敢干练,处事得当,为“我”挽回尊严,苦求老板伸出援手挽救后妈;聪明好学,勤奋自强,回回考试全班第一,自挣学费。(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6分)(3)、示例:1、“姐姐”是天使。2分 小说中姐姐的妈死得早,却依然阳光活泼;姐姐圣洁、善良,真诚地爱“我”这个任性而且性格内向的妹妹;姐姐不计较后妈的自私,当后妈生命垂危时,积极营救,并且
36、悉心照料,使得后妈很快康复。2、“我”是天使。2分 “我”虽内向任性,但也温顺、善良;经历所谓的恋爱风波后,“我”在心里完全接受了姐姐,真诚地爱她;妈妈病愈后,“我”终于放下了芥蒂,彻底地接受了后爸和姐姐,转变成了天使。3、姐姐和“我”都是天使。2分 我们都是属于如花少女,心地纯洁善良;虽然我们性格迥异,但我们的心里都充满爱;我们都知道感恩,都是住在蓝天白云上的天使。(观点2分,能够抓住善良、纯洁、爱等天使的特征去分析6分,共8分。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12、(1)A 3分;C 2分 (B.文中说的是“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D.“
37、双氢青蒿素”不是从天然青蒿素中提纯而来,而是人工合成药物。E.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2):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勤勉尽责、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务实态度。(3)示例: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继承发展。(2分) 在“抗疟”这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过190多次失败,才提取出青蒿素,这表明要想成功,需要经得住挫折和失败,要不惧艰难,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这表明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38、。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证明了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研究,可以取得成功,造福于人类。(观点2分,每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13、A . 14、D 。A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B.“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关联词“不仅”应放在“诚信”后。 15、A . 根据“不断加强反腐制度建设与加大反腐力度”可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合适。16、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经说书艺人千锤百炼产生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解析:给事物下定义,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邻近的属概念,然后
39、必须用“话本是”的单句形式表述。17、(1)什么叫文化。(2)但一个人好的素质从何而来 。(3)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答成“从书本上学习得来”也可以。(每处2分,共6分) 解析: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如下,先浏览语段,把握大概内容;然后看横线前后的内容。第一处,后面说“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可见前面的问句应是问“文化是什么”;第二处,后面说“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可见前面应是提问其来处;第三处,后面说“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可见前面应是说他“真正读过书”。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
40、,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作文解析:这则作文题的关键词是“勇敢一点”“坚强一点”,是在呼唤正能量,对广大学子提出热诚的期待。正如一本书的书名所说:“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生命的勇敢,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一个人,至少有一个梦想、一个理由去坚强。人生有痛,不轻言。带着伤,向前,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关于“勇敢”“坚强”,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可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话题不得不提,而且显得很沉重。这从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的比较中可以知道。现在,我们身边的许多孩子受到过太多的呵护、帮助,遇到危险,哪怕是不行动就会丧失生命,他也习惯性地等待着别人的救助。当然,我们身边
41、也有佼佼者,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如刘伟、孟佩杰、陈春林等等,就是我们的榜样。 附:古文翻译 卢象昇,字建斗,宜兴人。象升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善于射箭,熟习武略,有领兵的才干。六年,山西的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象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接连打败贼兵。贼兵逃回西山,把游击董维坤围困在冷水村。象升在石城南部设下埋伏,大败贼兵,又在青龙冈、武安先后获胜,接连斩杀贼首十一名,歼灭了他们的党羽,收降、遣返男女群众两万人。京郊三府的百姓因此几年中间得以安居乐业。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
42、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升的额头,又一支箭飞来,象升的仆夫死于马下,象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九月,大清部队进入墙子岭、青口山,杀掉了总督吴阿衡,捣毁了山海关正门,直至在石匣修筑了城墙,把部队驻扎到牛兰来。庄烈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第三次赐予象升尚方宝剑,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象升披麻戴孝,脚穿草鞋,誓师后来到京城郊区.这个时候,嗣昌、起潜主张和议。象升得知后,跺着脚感慨说:“我蒙受国家于是下定决心考虑作战。但是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升上书请分编部队,朝廷就决
43、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名的部队归象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大清部队南下,分兵三路象升统领剩下的弱卒,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象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当时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安扎,离贾庄只五十里这么近,象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潜不接应。象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大清部队。象升带领中路部队,大威率左路,国柱率右路,双方展开了激战。当时是夜半时分,篥声四面吹响,天明时,大清部队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重。象升指挥部队穷攻猛打,呼声动天,从清晨一直打到午后,炮药完了,箭也没了。象升挺身而出进行短搏,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他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下去了。掌牧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就自己盖在上边,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死掉了,象升的仆人顾显自杀,整个部队都覆灭了。 高平知县侯弘文,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侨居襄阳,散发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升讨伐贼寇。象升调往宣、太,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茎,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上报。象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发配戌守。天下的人因此可惜弘文而推重象升。 赞曰: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