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2.doc
《《劳动的开端》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的开端》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的开端2劳动的开端是作家吴运铎记叙自己童年时代因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的故事。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组织教学的:一、初读感知,理清条理。1、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再让他们找出从哪儿到哪儿写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2、交流后再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让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时间发生的事半夜天还没有亮天亮后中午过后太阳落山了让学生知道:(1)、半夜动身,赶到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2)、天还没有亮,爬上记账桌睡着了,被人抽掉桌子。(3)、天亮后,挑煤上路,历
2、尽艰辛。(4)、中午过后,继续赶路,栽倒山腰,煤撒一地。(5)、太阳落山了,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只好挑着空筐回家。3、通过这个提纲,使学生了解了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理清了故事的条理。我让学生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深入体会: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从而感悟到:为了谋生半夜就动身,直到太阳落山了才挑着空筐回家,时间跨度近20个小时。我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旧社会穷苦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二、深入体会,读中悟情。1、围绕学习要点,引领阅读感悟。指名读课本小金钥匙: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和历史,比如劳动的开端一文,使我了解了劳动人民当时生活的艰难。让学生根据小金钥匙的提示,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
3、能体现出当时生活艰难的句子,多读一读,并想一想自己能从中体会出什么。2、组织交流,内化情感。在组织汇报时,让学生先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谈一谈个体的感悟:读出了什么通过读;一;rarr;谈;一;rarr;思;一;rarr;议的形式使学生内化情感。并相机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感悟。(1)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我只有十二岁,所以其他挑煤的穷孩子也大不了多少,可以看出在旧社会穷孩子从很小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2)、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开磅称煤了。从抽掉这个动词体现出矿上的办事人动作粗暴,态度冷漠,尽想看穷人的笑话,而根本不管桌子上躺的人的死活。穷人是没有地位的,走到哪里都要受欺侮。(3)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4)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他们在文章中的用法。3、以情促读,赏读品味。感悟是内化的表达,朗读是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并组织学生评价:你是否能听出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而后我播放一些反映旧社会生活悲惨的乐曲,让孩子们配乐朗诵,进行赏读品味。通过以上的教学,紧紧地抓住教学重点,既使学生熟悉了我第一次挑煤的过程,又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艰难岁月。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的开端 劳动 开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