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测评A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巉岩(chn)飞湍(tun)猿猱(ru)B.抚膺(yng)锦瑟(s)恬然(tin)霓裳(shng)C.栈道(zhn)嗟叹(ji)商贾(g)钿头(din)D.吮血(shn)六幺(yo)幽咽(y)宵柝(ch)解析:A项,“猱”应读“no”;B项,“裳”应读“chng”;D项,“柝”应读“tu”。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跨越。B.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此情可待成
2、追忆可:哪能。解析:C项,“暂”:一下子。答案:C3.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从修辞手法看,A、B、C三项都有夸张,D项是反问。答案:D4.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C
3、.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解析:A项有三景,白日、黄河和人,最后两句为一景。B项分别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C项有三景,“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为一景。D项有三景,千山、万径和钓翁。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
4、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
5、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
6、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注: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5.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解析:由原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
7、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C项最准确。答案:C6.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
8、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解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来看,C项属强加因果。答案:C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的作品。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
9、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解析:D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答案:D三、课内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10、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8.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
11、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解析:D项对第五句的理解不正确,“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对第六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应是“烘托”,而不是“反衬”。答案:D9.节选部分画线的诗句各表现了诗人与琵琶女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关键字词简要分析。(4分)解析:这六句话从诗人和琵琶女两方落墨,写他们出场相见的情景,诗人是“寻声暗问”“千呼万唤”“移船相邀”“添酒回灯重开宴”,而琵琶女“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诗句中有大量的动词,体现出他们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找出关键字词分析即可。答案:“寻”“问”“移”“邀”“添”“回”“呼”“唤”等一系
12、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的矛盾复杂的心情。10.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4分)解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高度凝练而又手法多样,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九十八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声的轻重徐疾,音阶音色的变化,这主要得力于诗人采用的比喻、拟声、叠音等修辞手法。答案: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巧用拟声词和叠词,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四、课外诗歌鉴赏(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测评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