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提升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提升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提升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提升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部的高原丘陵地区,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成。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3题。1形成青海软玉的大理岩,属于()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2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与青海软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岩浆活动 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 D熔融作用3最初的青海软玉是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的巨石中被发现的,它出现在该处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岩石。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青海软玉由大理岩
2、与岩浆接触交代而成,说明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第3题,青海软玉产于高原丘陵地区,却在河流中上游被发现,可能是由于山洪暴发,被河水搬运至此。答案1.D2.A3.B(2015江西新余模拟)读下列三幅图,完成46题。4三幅图表示了_的形成过程()A海岸地貌 B褶皱构造C黄土高原 D喀斯特地貌5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三幅图的排列顺序依次是()A, B,C, D,6形成图示地貌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海蚀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第4题,图中天坑、天生桥等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应选D。第5题,喀斯特地貌是地表和地下的可溶性岩石不断受外力作用形成的,由地表的风化侵蚀的程度可以判断其顺序
3、为、。第6题,喀斯特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答案4.D5.A6.B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78题。7图中甲处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8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是()解析第7题,由等高线“凸低为山脊”的规律可知,甲处为山脊;由岩层分布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B。第8题,a点海拔为150200 m,b点海拔为050 m,且依据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的规律,确定沿ab剖面线地势起伏如A图所示,故选A。答案7.B8.A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
4、冲积平原。读尼日尔河流域及其三角洲示意图,完成911题。9尼日尔河下游三角洲的面积远远大于刚果河三角洲,主要原因是()A流程长 B流量大C汛期短 D携带泥沙多10图示三角洲地区()A航运价值极小 B航运价值极佳C土壤极其贫瘠 D地势起伏较大11尼日尔河流经甲地时,形成了巨大的内陆三角洲,说明河流在甲地()A汇入了另一条河流 B汇入了湖泊C汇入了沙漠 D汇入了盆地解析第9题,三角洲主要是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所形成的,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携带泥沙少,故形成的三角洲面积小;三角洲面积的大小与流程、流量、汛期关系不大。第10题,三角洲地区因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成为航运的主要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地壳 运动 地形 地质灾害 提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