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系列阅读之二杂文类专题训练.doc
《2015年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系列阅读之二杂文类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系列阅读之二杂文类专题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 杂文类基础演练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谈阮籍之哭 谢宗玉晋书阮籍传是现存记录阮籍事迹最早的专著,其中记述了阮籍的两次大哭,分别如下:其一: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其二: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兵家的女儿既有才华,又有美貌,但还没出嫁就死了。阮籍不认识她的父兄,却莫名其妙前往哭丧。晋书的作者房玄龄是这么评价的这件事的:“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可事实上,一个无论多坦荡真淳的人,也不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举动来吧?那么阮籍这种狷狂的举动,除了千年之后贾宝玉似的痴情外,还有别的喻意吗?当然有。阮籍为什么
2、要为兵家之女而哭?一是此女有才貌,二是此女未嫁而亡。可以说,这两条理由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兵家之女有才貌,但已作人妇;或者兵家未嫁而亡,而才貌平平,都不会吸引阮籍前去哭丧。阮籍明地里是哭兵家女,暗地里哭的却是他自己。兵家之女既有才又有貌,还没等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殁。而阮氏自己同样才德兼备,却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折,不就是明例吗?阮籍感同身受,自然会号淘大哭。这哭一是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二是也可以用这个事例来加强世人对自己“不拘礼法”的印象。阮籍“穷途之哭”的喻意更为明显,千古以来,失意文人每每吟咏此句,常惆怅满怀、清泪满面
3、。但阮籍人生的真正悲剧在于: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到了司马昭假心假意,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逃过这一关。可是他错了,阮籍酒醒之时,见一批批使者站满了大厅,没有办法,他只好挥笔草就。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劝进书写得“辞甚清壮”,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这篇劝进书可以说是阮籍人生中最大的污点,阮籍高洁的心灵容不下自己的这个污点,写完此文几个月后,便郁郁而死。而他的意味深长的哭声却在历史的横梁上久久缭绕,千百年来都没断绝。(节选自阮籍三
4、哭,有删改)1结合文章回答阮籍最后为什么会郁郁而死? 答案:(1)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对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2)他在向严酷现实妥协之后的愤懑和不甘。2阮籍的两次“哭”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相同点:都源自内心的感伤。表面看来都荒诞不经,其实都是借他人他物哭自己,别有深意。(2)不同点:哭的对象和意义不同:第一次“哭”既有对才貌双全的兵家女不幸早夭的多情伤感,又有对自己遭遇的感慨,有两重悲伤。而第二次“哭”则是面对“山道之穷”联想到“仕途之穷”、“命途之穷”而恸哭。 3作者说阮籍意味深长的哭声“千百年来都没断绝”,为什么?请分条概括理由。 答案:(1)不拘礼法,内心高
5、洁,深受灵魂高洁志士的推崇(3分)。(2)才华横溢,容不得精神上有一点污点,影响了许多不堪忍受现实的险恶和污浊的文人志士。(3分)二、(江苏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祭孔:大典还是大戏?周国平9月28日上午,喧闹了一些日子的“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如期举行。我对这些年来越闹越欢的祭孔活动一直心存疑问。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大型活动,自然少不了专家们出谋划策,摇旗呐喊。专家们宣称,祭孔的宗旨是复兴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确,孔子思想及其久远影响形成了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可是,对于这样形成的传统文化恰恰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事实上,自汉
6、代以降,正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部分得到了强化,被立为正统,这就是抹杀人性尊严和个性价值的一整套等级伦理观念。这套观念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仍在发生作用,阻碍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孔子思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诸如“和而不同”之类的思想可以成为一种资源,但是,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批判作为儒家文化之核心的等级伦理观念,倡导尊重一切个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性尊严的人文精神。就总体而言,儒家文化不可能成为我们今日社会的精神基础,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不可能是儒家文化的复兴,而只能是人文精神指导下的各种变革。然而,专家们还有更大的雄心,他们期望通过祭孔来扩大儒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启迪人们
7、解决当代世界的各种危机。曲阜大典的祭文颂曰:“全球祭孔,五洲同风。”此言不免夸大了吧。其实,海外华人聚集地的祭孔或祭别的中华祖先的活动一直在进行,那是思乡情怀的寄托,也确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之效。可是,谈不上是“全球祭孔”,更扯不上“五洲同风”。大话之下,必有自欺。我丝毫不低估孔子的世界性意义,但这种意义肯定不在于向全世界推广儒家文化,就像苏格拉底的意义不在于向全世界推广希腊文化一样。凡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精神伟人,其思想必定深入地触及了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因此才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孔子也是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出现了四位世界性的精神伟人,即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
8、法,其思想的共同内涵是“对人类基本境况的体验以及对人类使命的阐明”。孔子思想中这种超越于他的时代和民族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体现在注重个人内在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的为学处世态度上。然而,除了在宋儒那里,这个合理内核皆遭忽略,而在历代祭孔闹剧中越发遮蔽不明了。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或者被神化,成为祭拜的偶像,或者被妖魔化,成为打倒的对象,其实都是充当了统治者的道具。要正确理解孔子的价值,惟有把他还原成一个人,一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哲人。从未听说西方人祭苏格拉底,若问西方人是怎样继承苏格拉底的精神遗产的,请看从柏拉图到今天的大师迭出的西方哲学史。 (选自周国平善良丰富高贵,有删节)4根据全文概括
9、作者反对如此大张旗鼓地“祭孔”的理由。 答案:(1)孔子的思想当中有许多糟粕,因此无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2)历史上“祭孔”只是将孔子作为统治的道具。(3)现在的“祭孔”并没有真正理解重视孔子思想中的合理内核。5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要正确理解孔子的价值,惟有把他还原成一个人”的含义 答案:“还原”表示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将“孔子”神化了,妖魔化了,而只有抛开政治化神化里的孔子,才能真正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了解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的为学处世的态度,这才是孔子对于我们民族甚至对于世界人民的意义。6文章最后一段反复提到苏格拉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用苏格拉底为例,
10、作用有二:一是和我们对待孔子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祭孔”的不合理性;二是用苏格拉底这样的正面材料,尤其是他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告诉我们对待伟人怎样的态度才是合理的,这样给人更直观的认知。强化训练一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何事不可为 李敬泽 要离是位英雄。 该英雄是为了替吴王报仇。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如此的豪杰咱们历史上很有一些,比如春秋时魏国的大将乐羊,统兵攻打中山国,偏他的儿子当时就在中山,也不知道是做买卖还是留学。 中山方面也没有客气,把小乐按到锅里就给煮了,然后舀了一桶汤送给老乐。 老乐接汤,脸不改色心不跳,端坐在中军大帐中一口一口地喝,喝光了一碗,抹抹嘴,传令攻城。
11、城自然是攻下来了,老乐的事迹传回魏国。魏文侯大为感动:老乐这是为谁啊,还不是为了寡人、为了魏国! 这时候一般应该是下面众人陪着感动,啜泣之声四起,但这回偏有个不知趣的,站出来说了句风凉话:“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 说这话的叫睹师赞,名字甚怪,在春秋史上根本不算个人物。但是他应该永垂不朽,因为他说了句人话。 人类之所以直立行走,我认为主要是为了腾出两只前爪打架,但如果我们只会打架,最后两个人恐怕在5万年前就已互相干掉了。我们伟大的先祖在打架之余还冒出了一个多少有点奇怪的念头:我是人,不是狼、虎或者鹰。在千万年的冲突、仇恨、生存竞争中,一些人可能比狼、虎或者鹰更为凶残。但那个微弱而高贵的念头
12、在另一些人心中未曾泯灭:我是人,所以,有些事我不能做。 如果我的对手愿意成为更强大的野兽,那么好吧,我仍然要做一个人。 乐羊如果抱着那桶汤哭死过去,那么他是一个人。当然,做一个人的坏处就是暴露了自身的软弱,暴露了他原来竟有不得不坚守的底线或者叫弱点,而乐羊认为他必须强大,比他的敌人更野蛮,更无所畏惧。于是,他不再是父亲,也不再是人。这厮差点儿就因此成了“英雄”,幸有睹师赞揭破了问题的实质:一个心中没有基本界限的人。一个放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立场 的人,他还有何事不可为,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明摆着的道理,何以魏文侯和众人都没有想到?因为他们心里都有更为远大的目标。他们认为:为小而舍小,那是罪恶;
13、为大而舍小,这叫品德或者气概。 对此,咱们的古代圣贤一直有不同看法,儒家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甭管多大事儿,先从爱你的父母妻儿做起。这就像美 国人选总统,头一条得是好丈夫好爹。这种标准当然很刻板,而且也容易憋出伪君子,但至少可以防止“其谁不食”的恶魔。 绕来绕去,不过是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说人话,办人事。这很难吗? 1对于乐羊的事迹,当时的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作者的观点怎样? 答案:魏文侯大为感动;众人广为传颂,并陪着感动;睹师赞说风凉话:“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作者赞同睹师赞的观点,认为他说出了人与野兽的差别,认为他应该永垂不朽。 2作者认为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文中“那个微弱
14、而高贵的念头”是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这些观点吗? 答案:作者认为 人类之所以直立行走,主要是为了腾出两只前爪打架。“我是人,所以,有些事我不能做。”根据文意,应持同意观点。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的进一步阐述观点作铺垫,虽然腾出了两只前爪打架,但正因为他们懂得和野兽的区别,才得以成为人。 3结合文章,谈谈如何理解题目“何事不可为”。 答案: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说人话,办人事。不要怕暴露自身的软弱,暴露不得不坚守的底线或者叫弱点。一个心中没有基本界限的人,一个放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立场的人,他还有何事不可为,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不要让自己在一些看似正义的幌子下成为野兽。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15、中国人的山水观罗 兰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在入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高 语文 论述 文本 系列 阅读 杂文 专题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