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第一课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5
2、、介绍作者。二、自由阅读,理解诗意1、自读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2、解疑、教学生字:翻墨;一;一;像黑墨一样的翻滚跳珠;一;一;活蹦乱跳的珠子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3)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三、细读品位,体会感情1、思考并讨论: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2)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2、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之快。3、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
3、、看图说意,加深感悟。1、仔细观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第二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复习有关西湖的古诗。2、查找有关荷花的图片及荷塘的视频,制作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提起西湖,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引导学生回忆山外青山楼外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 六月 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