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doc
《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0角,角=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三、编排特点。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情景中引入。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与我们的
2、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学生对人民币也有比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购物、上车买票,积攒零钱等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P47)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我国人民币的品种较多,从币值看:元、角、分;从材料看:纸币、硬币;版次看:新版、老版,为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材出示了整套人民币。只是当时还没有现在新发行的5元、5角,教学时,如有可能,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下。增加了认识商品价签(以小数表示)的教学。(P50)人民币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商品的价格,但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一般都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的,而一年
3、级学生还没学小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材只出现到角的价签,并且回避了小数的意义,只是通过(P50例6)结合几种商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由此认识商品价签的含义。(2)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而购物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找钱、换钱等问题。设计了一些换钱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P48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角币之间、元币与角币之间的关系。P43例3。了解元币之间的关系。创设了许多购物情境,在模拟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在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后,创设了许多购物情境。如P5例7,通过买两种不同价钱的气球,一方面加深对小数表示的价签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解决购物活动中的计算问题(加法)。P52例8(减法)P8687安排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扮成售货员、顾客购物,使学生在交钱、算钱、找钱的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解决在购物活动中的有关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四、教学建议通过多种活动,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而学生年龄小,社会实践能力差,教学中可以通过摆、换、模拟购物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2把握好教学要求。商品标签的认识,不要出到分的。(2)人民币的计算,一般是相同币值的人民币相加减,不同币值的只是简单的,都是可以用20以内和00以内的计算知识解决的。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教案 下册 第五 单元 认识 人民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