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5).doc
《2022区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5).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一、抓政策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实现新跨越一是“六五”普法中期检查扎实进行。统一征订了3万余册价值84万元的普法教材,并在全区进行了发放。规范了普法台账和普法档案,制作了法治市北(上)“六五”普法掠影和法治之路普法专题片。6月份对全区125个基层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区进行了通报;7月份迎接了市综治办和市普法办联合检查,10月份迎接了区人大“六五”普法决议中期督查,“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法治小区”创建效果明显。树立“法治社会X8226;少年为本”理念,精心打造“关爱明天X8226;普法先行”、“青少年维权岗”、“情系未来”等青少
2、年法制教育工作品牌。4月份举办了青少年书法绘画作品展,5月份召开了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点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小区创建工作,探索小区管理新模式,建成“廉政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等10个不同主题的“法治小区”,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三是“法律五进”和“法治街道”创建有序开展。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常用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开通“市北普法网”,搭建了传播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理的新平台,切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截至目前,全区共举行“萝卜元宵山会”、“平安市北集中宣传日”等各类法制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参加人员20余万人。从建立领导有力、各方参与、区街联动、部门互动的工作体系入
3、手,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将台东、辽源路、浮山后等街道作为典型重点培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二、抓制度规范,律师队伍管理实现新提高一是强化律师作用的发挥。依托“市北护航律师团”,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区“攻坚克难、百日突破”、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拆迁拆违、涉法涉诉等领域的法律服务。选派50名律师全程陪同区级领导接访工作,组织区属30家律师事务所与全区50家中小企业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开展“法律体检”,为企业解决法律问题500余个。组织20余家律师事务所与30余家区内养老服务机构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全区150名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2000余
4、次。二是强化律师机构的监管。制定了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规范化管理白皮书,加强律师机构日常规范管理。按照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执业律师管理办法规定,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和变更,开展了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和律师案卷专项评查,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59家,执业律师454人,共办理各类案件2813件,其中诉讼案件2407件,业务收费3616.15万元。三是强化律师队伍的教育。成立xx区律师行业党总支,调整充实了18个基层律师所党支部,通过观看录像、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加强律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健全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谈话提醒和问责机制,建立投诉查处登记制度和档
5、案,提高律师所自律管理意识。认真做好律师、律师事务所投诉查处工作,对已发生的投诉能及时做好信访安抚工作,未出现因律师执业问题引发的非正常上访。 三、抓措施落实,特殊人员管控实现新突破一是社区矫正办法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社区矫正人员451人,调查评估297人,无脱管、漏管现象,无重新违法犯罪。制定了社区矫正衔接联动工作暂行办法,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执行档案,实现了“一人一档”。9月份在辽宁路街道登北社区建立了“社区矫正教育中心”,实现了监管执法、教育矫正、心理矫治、技能培训、公益劳动的“五位一体”。对18名重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手机定位,达到管得住、不失控的目的。二是重点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以检
6、查促整改,联合区检察院对19个街道开展了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通过完善审前调查评估、规范填写矫正个案、信息表、保证书及监管协议书、提出安置帮教建议、做好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等,确保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执法程序合法、规范。三是推进帮教新举措。发挥台东帮教协会、兴隆路街道爱心帮扶协会作用,帮助解决就业、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走访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800余人,为36名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送去生活用品,为41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为6人办理了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申请,联合社会力量进狱所开展帮教活动3次,联合狱所开展技能培训活动2次。实施“阳光关爱”工程,联合“青岛红十字小草基金”,与1
7、0名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全区共接收993名刑释解教人员,刑满释放832人,解除劳教161人,帮教率100,安置率98.6,重新违法犯罪率0.4%。 四、抓网络建设,人民调解领域实现新拓展一是建立人民调解指挥分流平台。制定下发关于做好运行“12348”人民调解工作指挥分流平台工作的通知,利用网络、电话形式,按照属地原则对矛盾纠纷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流调处,做到来电畅听、认真分流、及时反馈回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受理市局分流案件信息586件,分流调解案件53件,台帐登记率100%,调处率100%。二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体系网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健全以区司法局为中心、
8、街道司法所为纽带、社区调委会为主力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组建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专业性调委会,建立“点调制”、“家居式”、“联席式”、“重点式”相结合的联动模式。完善“周大姐调解室”、台东街道“七老调解组”,大港街道“桑榆调解团”、辽宁路街道“笑脸调解”、四方街道“言和调解等新模式,构建“市北个性化调解”工作格局。扎实开展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专项排查调处活动。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332个,人民调解员1878人,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492件,调解成功1463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制定xx区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健全以化解矛盾
9、纠纷为主线、以调解民间纠纷为重点、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人民调解质量年”和案件质量评查活动,规范办案流程,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发放办法,已对街道社区调委会发放3万余元的案件补贴。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库、信息库和专家库,实行准入、分级管理、持证上岗等制度,积极开展调解员岗位培训和年度轮训。 五、抓宏观指导,基层司法行政实现新气象一是深化司法所规范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建设“有青岛烙印、有市北特色”规范化司法所的意见,在制度、队伍、业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统一制作了公示牌和司法所年度考核标准,建立了
10、“司法所工作qq群”,不断规范司法所建设。落实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充实司法所人员队伍,目前全区19个街道司法所全部实现垂直管理。定期对司法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是打造基层司法“云服务”中心。在镇江路街道探索建设制度统一化、设施标准化、服务个性化、品牌多样化的基层司法行政“云服务”服务中心。整合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职能,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个性化调解室、社区司法工作室等现有司法行政服务单元作用,通过金宏网、互联网、工作qq群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相互联系配合的跟踪服务体系。三是加强社区司法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司法工作室36个,建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区司法局工作总结报告 5 2022 司法局 工作总结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