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调研报告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调研报告 最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结合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提出如何用现代农业机械来装备农业的思考。 一、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
2、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必须由现代农业机械来装备农业,使农业生产方式由机械代替人工,手工劳作变为机械化生产。因此,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仍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动力。 (一)现代农业机械是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二十个字”把“生产发展”提到了首位。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首先,生产发展的任务,需要农业机械化提供硬件支撑,农业机械是实施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
3、基础。综观世界各国,机械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环节。美国、加拿大、日本农业实现机械化都要比实现现代化提前2030年。从我市来看,在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机的贡献率已占到25%的份额。其次,生活宽裕的理想,需要农业机械化来开辟实现途径。农业机械的应用特别是加工、运输流通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第三,村容整洁的目标,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提升设施水平。农业机械设施不仅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农村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比如,整齐有序的机耕道、配备完善的机电提灌设施、标准化节水灌溉是新农村风貌的重要标志,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机功能也在不断拓展。秸秆
4、粉碎还田、沼液提取等综合利用技术,不但实现了变废为宝,而且对村容整洁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现代农业机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而结构调整需要农机化的支撑才能完成。一方面,结构调整中的传统产业必须由农业机械来改造,才能大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使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等大批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结构调整必须要求大量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发挥载体作用,使各类农业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如“三夏”大忙季节由原来的一个月有余缩短到一周左右,实现了粮食稳
5、定增产。近年在中央购机补贴政策和省、市、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增加,农机总动力达125万千瓦,机械耕作面积常年达100万亩以上。目前将农机推广工作的重点转向了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方面,一方面把技术成熟的高性能的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引进来;另一方面加大推广示范力度,给农民购机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购置稻麦联合收割机。20*年全市就新增耕作机械1500多台,收割机46台。农民们算了一笔帐,请耕整机耕地比人工每亩至少节省30元,比耕牛耕地至少节约20元。据统计20*年,全市机耕、机播、机收等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可拉动农民人均增收20元。 (三)现代农机化技术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
6、展的有力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机化的支持。在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机械化施工可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通过大型机械进行土壤改良,坡改梯、深耕深松及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青贮氨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和化肥机械化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通过机械化灌溉,可减少干旱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7、确保稳粮增收。所有这些,都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 (四)农机化是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 农业机械化能促进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一是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人为本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引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深层次发展。二是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是转移农村剩于劳动力,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互动。据测算一台稻麦联合收割机能替代200多个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目标,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只
8、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离土离乡,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四是促进农机经营者不断学习机械、农业、经营、法律、安全、修理、保险等知识技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中的先行者。近年,我市为解决农民群众的水稻插秧问题,大力推广现在农民已普遍接受的塑盘育秧机械和人工抛秧技术,全市水稻抛秧面积常年达30万亩,抛秧面积逐年扩大。20*年又引进了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我市雁江区、XX县区进行试验示范。农民说:“弯腰驼背几千年,如今栽秧不下田,机器开进稻田里,收割谷子不用镰”。农机部门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致富门路。 二、我市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我
9、市农村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把从事农业机械化服务作为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年底止,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5万千瓦,比2000年未净增35万千瓦,其中:机电提灌设备3.56万台套, 31.4万千瓦;各类拖拉机及农用运输车9275台, 24.2万千瓦。年机耕作业面积123.8万亩次,机播面积38万亩次,机电提灌面积337万亩次,机械植保作业面积276万亩次,机收面积33.5万亩次,机械化肥深施面积22.3万亩次,农副产品加工18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调研报告 2022 现代农业 机械装备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