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计划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计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计划1.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起讫时间月 日月日教 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应用题这种关系进行验算、求加减算式里的未知数x。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通过对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概括及其应用,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教学简易方程打下基础。教材对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安排,是先讲加法的,再讲减法的。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里,先揭示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学加法算式各部分关系的应用:一是加法计算的验算,二是求加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编排,与加法
2、的安排对应,也是先讲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再讲这种关系两方面的应用。教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从理性上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对于以后学习简易方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在教学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前,注意提早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以便减缓学习的坡度。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学生解答有联系的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依据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向学生说明加、减法计算的验算方法,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验算,并让学生明白验算方法的根据,加深对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
3、之间关系的理解。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未知数x,突出应用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的思路,指导书写格式,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求未知数x。教 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的未知数x,初步认识求出的x的值表示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不同方法验算加、减法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及初步能力。课题一: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进一步提高验
4、算加法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40+20=30+53=15+72=60-40=83-30=87-15=60-20=83-53=87-72=提问:每一组第一道都是加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减法题?2、导入新课加法算式里各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1第(1)题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老师板书:30+20=50(千克)加数加数和提问:这个算式里,什么数是已知的,什么是求出来的?从这个算式里可以
5、看出,加数+加数=和在算式右边板书:和=加数+加数(2)出示例1第(2)、(3)的图。第(2)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20=30(千克)第(3)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30=20(千克)(3)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讨论得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第二个加数=和第二个家数小结:求一个加数计算时都用和减另一个加数。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让学生齐读1、想想算算第1题。(1)这道加法里,哪两个数是加数?和是多少?(2)让学生填得数,然后口头回答得数。2、教学例2。(1)过去验算加法算得是不是正确,都是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
6、置重新算一遍的方法。现在学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知道了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应用这一关系来验算加法。(2)出示例2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竖式)怎样计算?求出的数叫加法的什么?(和)根据上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一个加数,应该等于什么?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和423减一个加数75,看看得多少。板书算出得数348。提问:算出的得数与那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加法算得是正确的,在横式上写出和。提问:这道题是怎样验算的?还可以怎样用减法验算?1、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集体订正。小结:对加法的验算可以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也可以
7、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验算,用哪种方法方便就用那种方法验算。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3做练习十六第4题。4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教学随笔:课题二: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例3、例4,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510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求算式中未知数的含义,知道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2、使学生学会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进一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3、掌握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求出未知数x.。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每
8、组口算时写出加法的得书得数。提问:每组题里的和减一个加数,等于什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7+()=139+()=1421+()=26()+5=15()+4=18()+6=15上面每题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二、教学新课1、认识未知数(1)像刚才一组求()里的数叫未知数(板书:未知数)让学生说说第二行算式里的未知数是哪一个数。(2)示要求的数,是未知数。未知数还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教x的读法),像()+6=15就可以写成x+6=15,问:哪一个是未知数?(3)同学说复习题里的未知数怎样用x表示,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用x表示未知数,把下面的两道算式写在自己
9、的本子上。你能想出怎样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吗?a)揭示课题应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我们就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的关系,来求加法算式中未知数x。(板书课题)(4)教学例3a)出示例3,求未知数x,第一步先要将原来的题抄下来。提问:x在加法里是什么数?根据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要怎样求?这里的x要等于什么?(板书:x=50-35)说明:第二步是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得来的,等号要与第一个等号对齐。b)根据x=50-35,算出x等于多少?强调等号要与上面两个等号对齐。求出的x=15对不对呢,让学生把x=15放到x+35=50里算一
10、算,看15+35的结果是不是50。c)根据什么来求加法算式里的一个加数?求未知数x时是分几步写的?写的格式要注意什么?(5)做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6)教学例4a)出示例4,在这道题里,哪个是要求的数?用什么数来表示?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教师画线段图。这幅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要求的数用x表示后,也就是200加上什么数得430?根据200加x430,可以写成怎样的式子?x要怎样求?请大家试一试。b)提问:这里的x怎样求的?为什么用430-200来求x?x等于多少?200加上什么数得430?(7)做想想算算第3题。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教学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