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5_2016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2015_2016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5_2016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基础过关】读右图,回答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答案1.B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干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范围不同,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第2题,不同的干湿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区域的
2、发展方向。读下表,回答34题。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地点年降水量(mm)15.6466.6777.4205.4一月平均气温()8.56.61.29.0七月平均气温()27.423.523.923.63.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两地位于季风区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4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以水田农业为主D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答案3.C4.A解析第3题,由表中资料分析可知,四地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而地的年降水量稀少,说明地处内陆,无春汛,两
3、地年降水量超过400 mm,应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季风区降水量大于400 mm,所以判断两地位于季风区。第4题,分析表中材料,地年降水量稀少,发展农业必须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而水源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因此是高山冰雪融水。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56题。5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 B江苏 C江西 D云南6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答案5.A6.C解析直接读图即可判读出广东农
4、业生产潜力最大;农业生产潜力与光热、水条件有关,甲纬度位置较高,所以热量条件较差。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回答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 C D8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 B C D答案7.A8.A解析第7题,选A。本题以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考查气候类型的变化及其人地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残骸发现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故正确。不论是残骸发现区,还是文献记载区和现存生活区,野骆驼的分布范
5、围从温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故错误。文献记载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包括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区,故正确。野骆驼的现存生活区位于新疆境内,故错误。第8题,选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属于容易题。四个因素中,种群退化属于自然因素,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和大量捕杀属于人为因素,故A项正确。9读“我国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实线在图上画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2)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3)内蒙古草原和西北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在_一带,相当于年降水量_毫米等
6、降水线。b、c两区的分界线是_线,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4)a所在自然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是_,还有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_。答案(1)略(2)CD(3)贺兰山200秦岭淮河热量(4)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解析自然区的划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分异的基础上的,但划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以草原植被为主,以西是荒漠草原,而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在贺兰山一线;图中b和c分别是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它们之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a是我国华南热带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_201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 区域 差异 涵义 中国 大自然 作业 图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64506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