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说,是属于()A极限法B微元法C类比法D理想模型法2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公转必须选太阳为参考系B研究地球的自转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每晚7点至7点30分是新闻联播时间,这里的7点30分指一段时间3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B速度、速率、位移、平均速度C路程、时刻、速率、速度变化量D位移、加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体现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他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的()A速度B位移C时间D加速度5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时间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6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到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到受到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A0.20sB0.25sC0.30sD0.35s7一物体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
3、斜面足够长,当下滑距离为L时,物体速度为v,那么当速度为2v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总距离是()A2LB3LC4LD6L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车身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4m/sB5m/sC6m/sD4.6m/s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D两物体相比,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较大10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v00,a0,在加速度a值逐渐变小且不等于零的过程中,其速度和位移值的变化情况是()
4、A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C位移减小D位移增大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5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第3s初的速度是11m/s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2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3关于打点计时器以及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可以直接使用直流电源B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要让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C使用打点计
5、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D纸带上的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14在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适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物体在t1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AV甲:V乙=1:1BV甲:V乙=1:2C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相遇D在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5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秒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的高度为实际上是有空气阻力的,因此实际高度比计算值(填“大些”或是
6、“小些”)16小明同学为了测出一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7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据此小明估算了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若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小明的估算结果比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17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则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m/s2,打下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打下A点时物块的速度v=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共4小题
7、,满分40分)18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列车运行的时刻表,根本下面的T14次特快列车时刻表,求:(1)列车正常运行,在22:22时的速度是多大?(2)列车由蚌埠站开出直至到达济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取整数) 停靠站 到达时刻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18:00 0 蚌埠 22:17 22:25 484 济南 02:55 03:12 966 北京08:00 1463 19一汽车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某时刻起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速度达到24m/s,之后便以24m/s的速度匀速行驶,后又因前方出现障碍物而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6m/s2(1)求汽车加速阶段
8、的加速度大小(2)求汽车刹车后5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20(12分)(2015秋临沭县期中)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释放一个小球,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m/s2,求:(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在下落的第4s内的位移是多少?(3)如果在释放第一个小球1s后,在同一位置再释放第二个小球,当两球的距离相差50m时,则第二个小球下落了多长时间?21(12分)(2015秋临沭县期中)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处,乙车速度v乙=60m/s,甲车速度v甲=50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m/s2
9、,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说,是属于()A极限法B微元法C类比法D理想模型法【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都是在物理学中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是众多的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解答】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
10、于理想物理模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理想化的模型是实际物体的简化处理物理上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2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公转必须选太阳为参考系B研究地球的自转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每晚7点至7点30分是新闻联播时间,这里的7点30分指一段时间【考点】质点的认识;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因此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等因
11、素无关,关键是看本身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忽略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区分它们就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一个时间点【解答】解:A、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A错误;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错误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D、每晚7点至7点30分是新闻联播时间,这里的7点30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表示的是时刻,故D错误
12、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3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B速度、速率、位移、平均速度C路程、时刻、速率、速度变化量D位移、加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考点】矢量和标量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时间、质量、速率和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加速度、位移、速度、速度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均是矢量【解答】解:A、时间是标量,位移、速度是标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速度、加
13、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路程、时刻、速率都标量故C错误D、位移、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都是矢量,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矢量和标量的识别能力,根据有没有方向分析,对于常见的矢量,其方向特点要抓住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体现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他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的()A速度B位移C时间D加速度【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研究应当结和当时科学发展的实际水平,应当加深对物理学史的研究【解答】解:伽利略最初假设自由落体运
14、动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均匀增大,但是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还无法直接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不能直接得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这样,只要测出物体通过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但是物体下落很快,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这样的计时工具还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较短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长,所以容易测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5、【点评】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规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理论,他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5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时间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是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是物判断物体运动的具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的时间不确定,所以不能物体的具体的加速度时间和物体通过的路程的大小
16、,所以ACD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一定相同,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6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到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到受到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A0.20sB0.25sC0.30sD0.35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信息给予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题目创设了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情景,告诉位移求时间,代入公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在反映时间内,刻度尺下
17、落的高度:H=31.850.85=31.00cm=0.31m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H=gt2得 t=,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是一道基础题学生从一个实际背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7一物体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斜面足够长,当下滑距离为L时,物体速度为v,那么当速度为2v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总距离是()A2LB3LC4LD6L【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比较思想;类比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求出物体速度为2v时,沿斜面下滑的总距离【解答】解: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18、得,v2=2aL,(2v)2=2ax,联立解得x=4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基本运用,关键抓住初速度为零,结合末速度之比求出位移之比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车身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4m/sB5m/sC6m/sD4.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求出这列列车车身中点经过O点的速度大小【解答】解:设这列列车的车身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临沂市 临沭县 2015 _2016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