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黄鹤楼》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3课《黄鹤楼》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黄鹤楼》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鹤楼,作者:崔颢,知识链接黄鹤楼黄鹤楼中国历史上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于长江之滨。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留下不少千古佳作。,学习目标,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准确
2、流畅地背诵诗歌。(重点)2.体会诗歌传达出的诗人吊古伤今、怀念故乡之情。(重难点),崔颢,汴州(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其中最让人称道的诗作就是黄鹤楼,据说李白曾为之搁笔,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走近作者,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诗人登临此楼,萌生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这首诗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创作背景,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句,并赏析诗句意境和感情。,昔人/已
3、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 颢,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赏析: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赏析: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