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学握批驳谬论的方法。2.体会尖锐辛棘的批驳语言。3.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1.理解学握批驳谬论的方法。2.体会尖锐辛棘的批驳语言。【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 ” 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 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 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2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
2、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著作有: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3关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
3、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二)、问题探究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慨叹( )玄虚( )脊梁( )前仆后继( )省悟( )倘若( )诬蔑( )搽( )
4、诓骗( )2解释词语玄虚: 麻醉:舍身:省悟:为民请命:诓骗:3.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_。我国伟大的_、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著作有:散文诗集 ,散文集 (又名“旧事重提”),短篇小说集 彷徨,杂文集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参考答案(一)整体感知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2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二)、问题探究1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2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解说:通过揣
6、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ki)(xun)(j)(p)(xng) (tng)(w mi)(ch)(kung)2解释词语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3.文学常识。周树人、文学家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学握批驳谬论的方法。2.体会尖锐
7、辛棘的批驳语言。3.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1.理解学握批驳谬论的方法。2.体会尖锐辛棘的批驳语言。【学法指导】1、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学习过程】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问题探究1揣摩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