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行香子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
《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行香子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课外阅读:《行香子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习目标】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词。 2.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词的意境。3.体会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特点。4.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词的意境。2.体会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特点。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2、 ,山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二、写作背景行香子这首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
3、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1.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读吗?陂 徜 徉 飏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树绕村庄,水满陂塘陂:飏青旗、流水桥旁飏:少年不识愁滋味不识:_而今识尽愁滋味 识尽:_.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B、本词下阙与上阙相似,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D、
4、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二、文本探究(一)学习行香子1.重点词语陂塘:_飏:_2.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赏析诗词。赏析上阕:赏析下阕: 4.艺术特点: (二)学习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重点词语 博山:_少年:_不识:_层楼:_ 强说愁:_识尽:_欲说还休:_2.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赏析诗词(1) 全词采用什么手法?线索是什么? (2)上 阕:描述了怎样的情形? (3)怎样理解连用两个“爱上层楼”? (4)下 阕:揭示了文章的怎样主旨? (5)怎样理解“而今识尽愁滋味” ? (6)为何“欲说还休”? (7)为何两个“欲说还休”连用? (8
5、)怎样理解“却道天凉好个秋。”? (9)这是词表达的主题是什么?(10)写作特色三、达标检测1.下面关于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2.行香子这首词中介绍了词人哪些活动?抒发了此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bi chng yng yng2.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陂塘:池塘。飏:飞扬,飘扬。不识:不明白。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3.二、文本探究(一)学习行香子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