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管理 1.项目概况宜万铁路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复杂的山区铁路 ,作为8 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的*隧道全长 6 640 m ,是全线的重点工程。隧道出口里程为DK248 +724 ,隧道最大埋深800 m,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据物探资料显示 ,*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 ,隧道正常涌水量 4.565 5 10 m / d ,最大涌水量为 17.199 4 4 310 m / d ,地下水极为丰富。作为宜万铁路高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800米,是集山岭隧道多种地质灾害突泥突水、天然气、高地应力等为一体的长大隧道。节理及岩溶发育
2、,五条暗河贯穿其中,正常涌水量约为每天4.6万方,最大涌水量约为每天17.2万方,施工中易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隧道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有溶槽突水、突泥,岩溶发育等地质灾害。*隧道进口自04年开工至今共安全揭示大小溶腔7座,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数十次,从未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2008年底,*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安全生产1608天。2项目技术难点(1)岩溶发育是宜万线施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2004年10月27日,*隧道(进口)横洞施工到HDK0+070处时,揭示出一大型干溶洞,溶洞基本与线路正交,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7.4米,向右3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16米,竖向发育向上26米,向
3、下17.3米。结合设计资料,运用超前地质预报预测手段,继续向前开挖,揭示了与之相连的另一较大溶腔,溶腔横向发育宽度向左16. 4米,向右22.5米,沿隧道纵向发育24米,竖向发育26.3米。溶洞出现后,经四方会商决定,由横洞掌子面向后退155米,在HDK0+235处提前进入正线隧道燕尾段DK242+710处,然后沿线向大里程方向施工。2004年11月25日,线上半断面施工到DK242+803、+865处时,相继安全揭示出溶洞。溶洞向左跨过线与横洞HDK0+070溶洞贯通,向右发育深度不明。沿隧道纵向发育到DK242+880,竖向发育向上21米,向下到隧底。又经四方现场会勘后决定,暂停正洞线隧道
4、施工,改为横洞绕行方案,在绕行过程中分别于RDK0+100、RDK0+061两处,分别遇到与HDK0+070大溶腔连通的与绕行横洞轴线基本正交的小溶洞。回填通过后,于2005年1月12日进入原设计横洞与隧道正线交汇点。随后进行反向开挖,并于2005年2月26日将该溶腔在隧道正线发育范围贯通。目前已完成该溶腔全面地质探查,并在隧底施工桩基托梁跨越该段溶腔。2007年5月11日,线DK244+903处开挖后,揭示出一填充型溶腔,该溶腔直径约57米,向上发育高度不明,洞顶自稳能力差,岩块不时向下坍落。2007年6月30日线开挖至DK244+907处掌子面,在其左侧揭示出一溶腔,突水突泥1000多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 安全 质量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