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合并髋关节脱位的处理策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合并髋关节脱位的处理策略.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脑瘫合并髋关节脱位的处理策略,髋关节脱位的定义,髋关节脱位:股骨头与髋臼形成的关节发生脱移位。,应用解剖,髋关节:髋臼-股骨头构成杵臼关节; 唇盂:髋臼周围纤维软骨构成,增加了髋臼深度;股骨头关节面约为球形的2/3,几乎全部纳入髋臼内。关节囊坚韧;韧带:前方有强大的骨髂韧带;,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为负重,将躯干的重量传达至下肢,并能减轻震荡。活动范围大,为人体提供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旋转的活动功能。 髋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各关节脱位的5%,为四大关节脱位的第3位,仅次于肘、肩关节脱位。,解剖分类,根据股骨头所处位置,分为三种不同的脱位类型:后脱位:最常见,约占髋关节脱位的2/3;前脱位;中心型脱
2、位;,病因分类,一、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显性遗传因子相关,表现为髋关节的骨性结构形态异常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发育缺陷,临床可见发育不良、半脱位和全脱位三种类型,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二、脑瘫合并髋关节脱位:外力因素,长期剪刀步态,交叉步态,股骨内收内旋,导致股骨头外突发生,表现为髋关节慢性脱位;三、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分为后脱位、前脱位及中心型脱位。四、病理性髋关节脱位:儿童髋关节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骺化中心消失,股骨头发育不良,甚至导致股骨颈吸引,发生髋关节的病理性脱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依脱位情况而有所不同:1.髋关节后脱位时患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状,患肢有缩短,
3、臀部可触到异常隆起的股骨头;2.髋关节前脱位时,患髋呈屈曲、外展外旋状,患肢有增长,腹股沟三角区肿胀,或可触到股骨头;3.髋关节中心性脱位者患髋畸形多不明显,但局部疼痛、肿胀,活动髋部或叩击足跟时疼痛加剧,脱位明显者患肢缩短。,脑瘫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1.肌肉痉挛使髋周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痉挛肌过度牵拉;2.负重期应力刺激过晚导致股骨近端和髋臼发育不良;3.内收畸形较重、膝反张、跟腱挛缩导致步态异常;4.强行行走训练。,与单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不同,1.脱位的病理机制不同2.常伴智力发育障碍,存在术后训练配合上的困难3.患儿存在痉挛,影响治疗效果4.解除痉挛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5.患儿常合并
4、膝、踝关节的挛缩畸形,必须同时矫正6.脱位主要是痉挛的肌肉强行牵拉,加之下肢的运动状态不良所致。,诊断,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或外展、外旋畸形,大粗隆向后上脱位达Nelaton线之上。1.X线检查:X线平片是诊断髋部脱位/骨折的最基本方法,大部分的髋关节脱位X线片都能正确显示。但是,髋关节结构复杂,前后结构重叠,有时X线片难以显示骨折的确切程度、部位、移位的确切方向以及与关节囊的关系。2.CT:能清楚的显示脱位的方向和程度,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内是否有碎骨片的存在,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像学表现:,Shenton线 (耻颈线)髋关节正位片上,闭孔上缘与股骨颈内下缘连线。
5、正常为平滑曲线,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错位骨折。,影像学表现:,Calve线(髂颈线)髋关节正位片上,髂前下棘下方髂骨外缘及股骨颈外缘连线。 正常为光滑曲线,不连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错位骨折。,影像学表现:,Kline线 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治疗,先解除痉挛,后纠正关节畸形。3岁,以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松解为主,术后佩戴下肢支具进行功能训练;3岁,视脱位程度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8岁,可一期行股骨近端截骨并/或髋关节成型或骨盆截骨术。Salter截骨、Pemberton截骨、Gill加盖术、股骨近端截骨术、全部SPR术+髋关节松解。
6、,治疗,SPR手术髋关节松解:内收肌松解、屈髋肌松解/下移、关节囊松解(前关节囊)髋臼上缘下移腘绳肌和跟腱的延长股薄肌的延长/切断,治疗,髋人字石膏固定6-8周去除石膏后佩戴HKA支具进行严格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加强姿势管理下肢中立位皮肤或骨牵引6-8周,牵引下四头肌/踝关节锻炼去牵引后床上各方向锻炼3月后下地,6月后负重锻炼中心型脱位床上锻炼提前,下床锻炼推迟,术后护理问题,一、疼痛管理;二、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三、预防脱位:保持仰卧位,足尖向上,穿“丁”字鞋或行皮肤牵引; 翻身时将患肢足背拉直从健侧往患侧翻; 在康复训练中不可双脚交叉,不屈身向前及向后弯曲拾物,不坐低椅;,术后护理问题,四
7、、早期康复训练: 早期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抬高幅度30 上下床训练,采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支撑自行上下床; 床旁站立及利用助行器行行走训练。五、家庭心理干预。 予患儿及家属健康宣教,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患儿战胜病痛的决心。,并发症,一、再脱位 常因阻碍复位因素未消除,X线出现假象,换石膏时不小心,前倾角过大或髋臼发育不良,因而即使复位后,还是较易再脱位;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多见于手法粗暴或手术创伤过大,损伤了股骨头的血供;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复位前牵引不够或内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受压过度等导致;三、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年龄较大患儿多见,待到成年后难以避免;四、股骨头骨骺分离 股骨上段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均为牵引不足,复位时使用暴力或麻醉过浅等引起,一般均可避免。,功能评定,改良的Mckay评定标准:下蹲是否自如 行走时髋关节有无疼痛 髋关节运动范围 步态是否异常(有无跛行) Trendelenburg征是否阳性,功能评定,X线形态:股骨头有无坏死 臼头指数(AHI) CE角(Wiberg角) 髋臼指数(AI)或Sharp角,讨论,脑瘫髋脱位的病理机制? 痉挛肌肉的过度牵拉和力线偏移? 髋关节(主要是髋臼)的发育不良?,谢 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