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学情检测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学情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学情检测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灌云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语 文 试 题I(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的美德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 最浓郁的芳香。(2)对人类基因进化的贡献份额,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 。(3)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 ,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A挥发 反应 因地制宜 B散发 反映 因地制宜C散发 反应 恰如其分 D挥发 反映 恰如其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
2、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3、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直得到人们的好评。 , , 。 , , 。可以说,在关于西湖的吟咏中几乎没有超越苏轼这首诗的。 这首诗还微妙表达了一个美学原则 而且用拟人手法将西湖比作美人 人们读了它会对美有更清晰的认识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它的丽质都无法掩盖 诗人不但表现出西湖的形象特征 美的形式是天然与雕饰的统一 A B C D 5对下列材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两只蚂蚁想到桥那边去找食物,第一只蚂蚁顺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如此反复了几次。另一只蚂蚁看到这种情况,就绕过墙到了那边。一只蚂蚁爬过墙时,另一只蚂蚁已将食物吃玩了。A正确的方法胜
4、于盲目的坚持。 B忽视方向的选择会误入歧途。C取得成功需要摒弃思维定势。 D汲取他人教训可以少走弯路。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
5、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
6、秣陵故事。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 (选自何翰林集)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讽余南归 讽:指责 B见良俊颇工笔札 工:擅长 C今日良俊适在秣陵 适:恰逢 D以贻同好 贻:赠送 7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 又以良俊失意无聊 B然不免于牵曳 即抵掌谈笔于其坐 C其留守大臣暨诸僚 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之 复有一云孙似之耶 8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3分) (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
7、,亦皆怜才下士。(3分)(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3分) 9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
8、子劝学)(3)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5)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7)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福 贵余 华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头戴宽边草帽,脚上穿着拖鞋,一条毛巾挂在身后的皮带上,让它像尾巴似的拍打着我的屁股。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
9、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话。最喜欢的是傍晚来到时,坐在农民的屋前,看着他们将提上的井水泼在地上,压住蒸腾的尘土,夕阳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和盐一样咸的咸菜,看看几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说着话。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然后我与一位当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门槛上,她编着草鞋为我唱了一支十月怀胎。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
10、茂盛树叶的树下,田里的棉花已被收起,几个包着头巾的女人正将棉秆拔出来,她们不时摔去根须上的泥巴。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起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黄的池塘。一声吆喝从远处响亮地传来,我走过去,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牛。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
11、是口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我点点头。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
12、,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我看到老人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选自活着,题目为编者所加,有删改)12文章第段叙写“我”与农民交往的情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13第段中福贵的语言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4分)14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
13、样的情感取向。(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中国人之聪明林语堂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亦绝顶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聪明糊涂合一之论,极聪明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灌云县 第一 中学 2016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检测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