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症状(zhng)腈纶(jng) 文件夹(ji) 前倨后恭(j) B.揶揄(y) 果脐(q) 节骨眼(ji) 椎心泣血(chu) C.鳜鱼(gu)豢养(hun)脊梁骨(j) 喁喁私语(y)D.揩油(k
2、) 蜷曲(qun)酵母菌(jio)果实累累(li)【答案】A【解析】B 揶 y 揄,C 脊 j梁骨,D 揩 ki 油【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常用字的字音【难度系数】2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导致原始材料缺乏真实性,或是编辑校对疏忽造成新闻失实,而网络论坛的兴起,个人即可在网络上发布转载新闻信息,更加大了出现失实新闻的机率。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最终将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C.浙籍药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 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
3、国医学界讫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D.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 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答案】D【解析】A 机率几率,B 凑和凑合,C 讫今迄今【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常用规范汉字【难度系数】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前,欧盟委员会已发布声明表示,鉴于德国大众汽车造假丑闻的恶劣影响,欧盟要求各成员国政府展开全面调查,亮明了对欺诈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B.当今社会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 WAP 平台越来越及时、越来越立体化地为人们提供着各种资信。C.如果真的是把“小土鸡
4、”冒充“夜游鹤”卖给食客,则属于明显的欺诈。正如举报人所说 的:该店光明正大卖野鸟,抑或是“挂羊头卖狗肉”,拉高价格欺骗消费者都是不妥的。 D.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的经济状况都如履薄冰,有些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答案】A【解析】B 资信:指资产和信誉。C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D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 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词语(包括熟语)【难度系数】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B.近来
5、,“小猿搜题”“作业帮”“快作业”等能解题的手机软件风靡中小学校园,用手机对着 题目拍张照上传,马上就能得到答案和解析,被学生们称为“解题神器”。C.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搏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D.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答案】D【解析】A“对.被忽视”构成句式杂糅,应删去“对”。B“被学生们称为解题神器”, 暗换主语;C“讲述”后缺乏宾语中心语。【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系数】25.把下列带序号
6、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国学”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就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必须对 “国学”内容作辩证理解。其外延很广,内涵很深。更不是单指儒学或孔子。但它又是通过某一家、某一派或某一人所具体表现出来的。“国学”不是单指“五经”、“六经”或“十三经”,也不是单指诸子百家或诸子百家中的某 一家某一派,它虽然不是单指某一家、某一派或某一人,“国学”是一个集合性很强的概念,它应该是指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积累、积淀 的思想文化的总和。A.B.C.D.【答案】C【解析】解答时应当注意“不是.也不是”与“更不是.”的前后搭配,可以确定相连,然后应该谈“国学”是什么,因此后应连
7、接,再根据“虽然.”应与“但”搭配,可以确定紧密连接,因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表达【难度系数】26.一本书的目录是书籍的另一张脸,目录的正标题往往充满了艺术性,副标题则是对章节内容的 概括。下面是一本书名为拒绝的艺术的目录。参照示例,补写目录的正标题或副标题。(4 分)示例:生活方向盘你掌握如何拒绝频繁饭局 玫瑰再美终有刺如何拒绝身边的谎言(1)糖衣炮弹听不得 (2) 如何拒绝他人干涉你的私生活【答案】(1)糖衣炮弹听不得如何拒绝不切实际的夸赞(2)我的地盘我做主如何拒绝他人干涉你的私生活【解析】第一小题根据示例可以分析出应填写“如何拒绝.”,然后再根据“糖衣炮
8、弹”一词来填写即可;第二小题可以根据其后的“他人干涉你的私生活”内容,找一句熟语来填写,也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其它的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难度系数】27.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作答。(5 分)近日,支付宝在“我的保障”中新增了若干险种,其中包括一项“扶老人险”,用户支付 3 元, 一年期间最高可获得 2 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并提供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据支付宝方面透露,自 10 月 15 日晚间上线“扶老人险”仅三天,就有 2.6 万人参与投保。 支付宝官方微博在上线当日转发就超过 4000 条,点赞 3000。针对支付宝增设“扶老人险”这
9、一做法,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 100 字)【答案】不赞同。扶老人体现的是敬老的高尚品德,“扶老人险”的做法会加重社会上对扶老人就有危险的错误认识。国家要健全对爱心人士及施助者的保护机制,同时加大对诬告、讹人等行为的道德谴责和法律打击力度。(观点 1 分,阐述理由 4 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理由可以从社会风气,国家机制健全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表达【难度系数】3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自从有鉴宝节目以来,古董市场
10、开始热闹起来。一些鉴定古董的门道和术语,诸如“掌眼”、 “打眼”、“蚯蚓走泥纹”都变得妇孺皆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广大群众对古 董的热情与日俱增,但对真赝古玩的鉴识能力,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古董这个行当,水很深,需要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加理论知识,任何一门类想搞明白,没几 十年功夫下不来。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给咱们这些外行人留了一条活路,叫做知识盲点。所谓知识盲点,是指一些文史上的小常识、小细节。这些东西大家耳熟能详,实际上却和想象中不一样,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的盲区,不留神就会犯错误。如今市面上假货很多,大部分都 是低仿品,造假者水平不高,做工粗糙,经常会露出一些常识性破绽。只
11、要我们掌握一些知识盲点,就能够觉察到这些相对醒目的破绽,不致上当受骗。比如说吧,李白有一首诗,叫静夜思。这诗大家小时候都背过,而实际上,这首诗的原文 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版本。在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里,原诗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 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到了明代,万首唐人绝句被修订了一下,第三句“举头望山 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到了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 前明月光”。到了蘅塘退士编撰唐诗三百首,把这两句修改综合到了一起。如果有人要卖给你 件屏风,说是明代的,上面刻着静夜思全诗。你过去一看,发现它起头第一句是“床前明月 光”,那就可以直接把这假货扔出门去
12、了。再比如说,陆游有一首示儿,也是众人皆知。它开头一句“死去原知万事空”,其实最初 的版本写的是“死去元知万事空”,因为在明代之前,“原来”、“原知”都是写成“元来”、“元知”, 元字做本来、起初意。后来朱元璋嫌恶元朝,连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将“元来”改为“原来”, 才成为现在通行的用法。了解了这个知识盲点以后,若有人给你看一样南宋的古董,里面出现“原 来”字样,不用再做别的鉴定,一定是假的。还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夸夸其谈,在长平被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可仔细 想想,赵括是战国时候的人,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西汉年间刚有纸的雏形,到了东汉蔡伦,真 正意义上的纸才出现。实际上,“纸上
13、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要到晚清那会儿,和赵括联系到 一起,差不多是民国时期。如果你看到一件古玩古书里提及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直接扔开就是, 假的无疑。此前古董届出现过一对明代青花暖水瓶,很精致,所有者宣称是郑和用过的,着实唬住不少 人。可当这对暖水瓶的题款一亮出来,连我这样的外行人都乐了。那提款写的是“明成祖朱氏棣 皇帝皇宫御用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稍微有点文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明成祖是庙号,皇帝死了才 有,怎么可能在永乐六年就出现呢?有人兀自强辩,说庙号说不定是皇帝生前就准备好的?这又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盲点。实际上, 朱棣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一直要到一百多年以后,嘉靖皇帝在位时,才把朱棣的庙号
14、改为明成 祖。后世的人习惯叫成祖朱棣,但当时的人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所以说,如果造假者胆敢在永乐六年的御用瓶底写下“明成祖朱氏棣”的话恐怕下场比 方孝孺还惨!人家方孝孺只诛了十族,这个造假的恐怕连微博关注的人都得被株连吧?!(选自马伯庸外行人的古董鉴定法)8.下列关于“知识盲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造假者往往不留神犯“知识盲点”错误,因而他们制作的仿品能轻易被人识破。 B.知识盲点是指一些大家耳熟能详却容易弄错的文史上的小常识、小细节。 C.我们一旦了解一些知识盲点,就能够扫清仿品上的破绽,成为文化专家。 D.广大群众缺乏积累“知识盲点”是他们缺乏对真赝古玩鉴识能力的主要原因。9.下列说
15、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普通百姓懂得一些鉴定古董的门道和术语并非好事。 B.静夜思大概在清代以后才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版本。 C.“纸上谈兵”的故事是后人杜撰的,赵括并非夸夸其谈之人。 D.通过基本的文史常识可以判断那对所谓的郑和用过的暖水瓶是赝品。10.简要说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3 分)【答案】8.B9.C10.告诉人们光掌握一些文物鉴赏术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识。(3 分, 写到“掌握文物鉴赏术语”“不够”,得 1 分;写到“更要懂得基本的文史知识”或强调“基本 的文史知识”的重要性,得 2 分。)【解析】8.A项“能轻易被人识破”有误。C项了解一
16、些“知识盲点”并不能使人成为“文化专家”。D项前后两者无必然联系。9. C项中的“赵括并非夸夸其谈之人”在原文中无法看出。10.解答该题,应当结合文章的前三段考虑,从第一段中可以概括出“只掌握文物鉴赏术语”不够;从二三两段中可以概括出“应当懂得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识”,综合这两方面的信息解答即可。【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论述类【难度系数】4(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清粥王岫榕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有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煮粥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
17、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 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 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 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 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 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地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 气。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
18、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 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 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 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 琐碎也掺和着静好。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 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 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 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
19、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 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 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 争和激烈,慢慢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并不干扰。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只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 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 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
20、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 有粥可食的人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食粥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 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被鸡鸭鱼肉和各种添加剂刺激的味蕾回归敏感,清香满口,余味不绝,清粥带给世人的福 泽,是人如神仙。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 粥后一觉,妙不可言。”清粥的好处不仅仅是简单、养生、清香。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清粥一碗,可养 身心,可助药力。”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
21、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 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 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 了第一需求。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地熬煮着,不激烈, 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1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1)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2)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12.赏析
22、第段中画线句子。(4 分)13.文中为什么要写朋友“煮粥”?(4 分)14.简析第段“喝粥”的细节。(4 分)1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理解。(4 分)【答案】11.(1)没有经过慢工细煮,米不能与水相互渗透、融合,从而不能释放香气,不能用好味道来报答 人。(答出“不能与水相互渗透、融合”得 1 分,答出“不能用好味道来报答人”得 1 分。)(2)在煮粥的过程中少了浮躁,多了闲适,平复了心境,能更清醒地感知幸福,感知安静的人生, 摆脱世事纷争的困扰。(答出“少了浮躁,多了闲适,平复了心境”得 1 分,答出“感知幸福, 感知安静的人生”得 1 分。)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 地区 重点中学 2016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