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透镜及其应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讲义 一、目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
2、活中的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第七章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
3、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33二、知识框架三、系统记忆第1节 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 透镜: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一部分表面为球面的光学元件。透镜能让光线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两次折弯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2. 透镜的分类(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3. 透镜的结构:(1)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 光 心: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 焦 点:凸透镜能跟主光轴平行
4、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4) 焦 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偏向主光轴。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3. 光线通过透镜发生折射时遵循光路可逆原理。4. 三条特殊光线:a. 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c. 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透镜另一侧虚焦点)。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 照相机(u为物距,v为像距)u2ffv2
5、f倒立缩小实像2. 图解:(1)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2) 胶卷:相当于光屏,用来记录镜头所成的像。知识点二、投影仪1. 投影仪(u为物距,v为像距)fu2f2. 图解:(1)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2) 平面镜:用来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 屏幕:相当于光屏,用来显示投影仪所成的像。知识点三、放大镜放大镜(u为物距,v为像距)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镜U=2fv=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u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知识点二、成像规律分类总结1. 像的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
6、以外成实像。2. 像的大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3. 像的倒正: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第4节 眼睛和眼镜知识点一、眼镜1. 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眼球的结构:知识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 近视眼的症状: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2. 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且不能变薄,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之前。3. 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有使光发散的特点,故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4. 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示意图:知识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 远视眼的症状: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
7、近处的东西。2. 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且不能变厚,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之后。3. 远视眼的矫正:凸透镜有使光会聚的特点,故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4.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示意图:知识点四:眼镜的度数1. 焦距:用f表示,标志着透镜折光本领的强弱,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2. 焦度: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1/f。3. 眼镜的度数=100=100/f。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一:显微镜1. 功能:主要是用来观看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2. 结构(主要掌握):(1)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2) 目镜:靠近眼镜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3) 载物台:用
8、来放置被观察物体的平台。(4) 反光镜:聚光作用。3. 工作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被观察的物体放在物镜f2f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通过物镜所成的像刚好位于目镜f以内,再通过目镜这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知识点二:望远镜1. 功能:主要用来看清远处的东西。2. 结构:望远镜种类很多,其中一种由两组凸透镜组成。(1)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2)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3. 工作原理:(1)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焦点处成倒立、小的实像,这个像处于目
9、镜的焦距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 原理图(3) 视角: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角。知识点三:探索宇宙1. 196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用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第一个观察到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2. 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海王星。这一发现为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 利用射电望远镜,人类已观察到的最远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4. 探索宇宙(1) 宇宙是由上千亿星系组成的,银河系知识其中一员。(2) 银河系是由几千亿颗恒星组成,太阳知识其中一员。(3) 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10、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四、上课讲义第一节 透镜图中的两个透镜有什么区别?请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的种类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2.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1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 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反馈练习一】1.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2. 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3. 如图所示四个透镜中,与其它三个不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使光会聚 凹透镜使光发散【反馈练习二】1、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平行
11、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2、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3、 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4、 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些,你建议他装( )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D.都一样.知识点三、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结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光路可
12、逆)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凹透镜有焦点吗?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看一看。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知识点四、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反馈练习三】1、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 )A.5cm B.10cmC.15cm D.20cm2、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 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4、 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
13、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B. (a)(b)都为凸透镜C. (a)为凹透镜(b)为凸透镜D. (a)(b)都为凹透镜5、 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 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凹透镜的是( )A. 甲、乙、丙 B.甲、乙、丁 B. 乙、丁 D.甲、乙、丙 、丁 6、根据如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A两个凸透镜B两个凹透镜C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D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知识点回顾】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构造镜头 胶片2、 作用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
14、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被记录在胶片上。3、 照相机成像原理4、照相机成像特点拍远处的景物时,应使镜头往前伸,使镜头离胶片远些;拍远处的景物时,应使镜头往后缩,使镜头离胶片近些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物理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要大于胶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知识点二、投影仪1、投影仪的构造2、投影仪成像原理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结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像。3、 投影仪获得的信息投影仪的幻灯片(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小
15、于屏幕到镜头的距离镜头距投影片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镜头距投影片越远,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小知识点三、放大镜1、放大镜成像原理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2、放大镜获得的信息放大镜起放大的作用,被观察物体要离它很近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离物体越远成的像越大,但距离到一定程度时,起不到作用。【反馈练习一】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胶片相当于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填“倒立”或“正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2、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时的情形,由图可知,通过放
16、大镜看到的蚂蚁的像是由光的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_(填“倒立”或“正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3、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4、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
17、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应该使()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远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稍近些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远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6、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将照相机升高,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C.若要全身像,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D.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充”知识点四、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18、。2、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光屏能否成像物和像的位置应用举例实像能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照相机、投影仪虚像不能都位于凸透镜同侧平面镜、放大镜【反馈练习二】1、下列几种情况成实像的是( )A.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像 B.从河水中看到的游鱼C.从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火车 D.从放大镜中看到的报纸上正立放大的字2、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3、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4、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及其应用 年级 物理 学习 资料 透镜 及其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