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18心肺复苏指南.ppt





《最新版2018心肺复苏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2018心肺复苏指南.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肺复苏2018指南,心脏骤停的原因,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脑卒中小儿常见原因: 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美国大范围抢救 4-8% 华盛顿市 7-26% 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 54% 3分钟用上AED 76% 中国 1%,4-6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刻”,3秒后-头晕18秒后-脑缺氧30秒后-昏迷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大脑发生不可逆损害,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强调黄金4分钟。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2、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心肺脑复苏(CPCR) 强调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力争脑功能的完全恢复。,2015指南:两条生存链(院内和院外),生存链一分为二的意义,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与2010年版指南相同,强调及时识别和呼救,胸外按压为主,尽早除颤,等待专业团队赶到后,尽早送到医院。调度员识别濒死喘息 调度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以帮助旁观者认识到濒死喘息是心脏骤停的一种表现。调度员还应了解,短暂的全身性癫痫发作可能是心脏骤停的首发
3、表现。总之,除派出专业急救人员外,调度员应直接询问旁观者,患者是否有反应和呼吸是否正常,以确认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并指导旁 观者实施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院内心脏骤停的生存链则强调加强监控,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多学科多团队的协作。快速反应系统:针对心脏呼吸骤停高危患者,能提供即时监控,并迅速启动急救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复苏。,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程序变化(新生儿除外): C-A-B 代替 A-B-C,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2005),代替,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10,2015),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室纤颤,共同结果: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血循环停止,
4、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早期识别、启动EMS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早期除颤,现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确定急救场所的安全性后,应该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性。对其喊话或摇轻动其肩部,高声问: “喂,你怎么啦?”(轻摇重喊),一、判断意识 10秒内,二、启动急救系统,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就近呼救。同时检查呼吸脉搏,然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取消了2010年指南“看、听和感觉呼吸”,三、检查大动脉搏动(510秒),左手扶头,右手的食、中指找准喉头,滑向气管与乳头肌间,即可感到颈动脉搏动,要轻触,不可用力过大按压,时
5、间不要超过10秒钟。专业急救人员亦可触摸股动脉搏动。,四、胸外心脏按压,单纯胸外按压,强调“用力按,快速按,不间断”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和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CPR存活率相近,按压体位,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胸外按压的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患者平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胸外按压的方法,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
6、上,两手手指 (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以掌跟按压,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胸外按压的方法,胸外按压的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2015年指南强调: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婴儿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4 厘米)。儿童 (5
7、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22,高质量的心脏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尽可能减少停顿胸廓完全回复后,再施压,避免倚靠在患者胸上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不超过6cm、儿童及新生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按压:回复时间=1:1单人操作按压:通气= 30:2,对儿童和婴儿的双人CPR, 15:2,按压速率,新指南提出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按压。2010年指南仅有下限,至少100次/分。在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发现,按压速率如果超过140次/分,尽管速度足够快,但会导致按压幅度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按压,新指南强调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24,25,气道阻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版 2018 复苏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