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儿童糖尿病,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是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DDM):即: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所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98%儿童期糖尿病属此类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即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所致。,青年成熟期发病型(MODY):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细胞功能缺陷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继发性糖尿病大多由一些遗传综合征(如唐氏
2、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和Klinefelter综合征等)和内分泌疾病,如库欣(Cushing)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所引起。也有由胰腺疾病、药物及化学物质引起的糖尿病。一、病因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认为是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由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了胰岛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当胰岛分泌减少至正常的10%时即出现临床症状。,二、发病机制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细胞被破坏,而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和其他细胞相对增生,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丧失,是造成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胰岛素不足而使反调节激素分泌增加更加
3、剧了代谢紊乱。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的利用量减少,而增高的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又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造成血糖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当血糖浓度超过肾阈值(10mmol/L或180mg/dl)时即产生糖尿。,三、临床表现儿童糖尿病起病较急骤,多数患儿常因感染、饮食不当或情绪激惹而诱发。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在婴幼儿期发病者的多饮、多尿症状常不易被察觉,很快可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学龄儿可因遗尿或夜尿增多而就诊。年长儿可表现为消瘦、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体质显著下降症状。约有40%糖尿病患儿首次就诊
4、即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态,儿童糖尿病有特殊的自然病程:1、急性代谢紊乱期 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时间多在1个月以内。约20%患儿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40%为糖尿病酮症,无酸中毒;其余仅为高血糖、糖尿和酮尿。2、暂时缓解期 约75%的患儿经胰岛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糖下降、尿糖减少或转阴,即进入缓解期。此时胰岛细胞恢复分泌少量胰岛素,对外源性胰岛素需要量减至0.5U/(kgd)以下,少数患儿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胰岛素。这种暂时缓解期一般持续数周,最长可达半年以上。此期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水平。,3、强化期 经过缓解期后,患儿出现血糖增高和尿糖不易控制的现象,胰岛素用量逐渐或突然增多
5、,称为强化期。在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激素增多等变化,增强了对胰岛素的拮抗,因此该期病情不甚稳定,胰岛素用量较大。4、永久糖尿病期 青春期后,病情逐渐稳定,胰岛素用量比较恒定,称为永久糖尿病。,四、诊断检查1、尿液检查:(1)尿糖:尿糖定性一般阳性,根据其呈色强度可粗略估计血糖水平。(2)尿酮体: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时呈阳性。(3)尿蛋白: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了解肾的病变情况。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有肾的继发损害。,2、血液检查(1)血糖:空腹全血或血浆血糖浓度分别6.7mmol/L和7.8mmol/L(120mg/dl和140mg/dl),或当患儿有“三多一少”症状,尿糖阳性,1日内任意时刻(非
6、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l)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FPG)为5.66.9mmol/L。糖耐量受损(IGT):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IFG和IGT被称为“糖尿病前期”。(2)血脂:血清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明显增加,适当的治疗可使之降低,故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3)血气分析:酮症酸中毒在型糖尿病患儿中发生率极高,当血气分析显示患儿血pH7.30,HHCO3-15mmol/L时,即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4)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与血中葡萄糖或磷酸化葡萄糖呈非酶化结合,形成糖
7、化血红蛋白(HbA1c),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正常人HbA1c7%,治疗良好的糖尿病患儿应9%,如12%时则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此,HbA1c可作为患儿在以往23个月期间血糖是否得到满意控制的指标。,3、糖耐量试验(OGTT) 本实验用于无明显临床症状、空腹血糖正常或正常高限,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尿糖偶尔阳性的患儿。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法:试验当日自0时起禁食,在清晨按1.75g/kg口服葡萄糖,最大量不超过75g,每克加水2.5ml,于35分钟服完,在口服前(0分钟)和服后60分钟、120分钟和180分钟,分别采血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正常人0分钟血糖6.7mmol/L(110m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内分泌系统 疾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