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0201.doc
《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02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0201.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内科护理学(二)03202 讲义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总论识记:上呼吸道、肺泡及呼吸膜的概念。型肺泡细胞、肺循环及胸膜腔的特点。O 2,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02、 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领会: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的概念及其意义。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进入21世纪后,其发病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病死率甚高。据统计,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农村仍处于第一位,在城市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居第三位。【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1.呼吸道 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1)上
2、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吞咽反射有助于防止食物误吸到下呼吸道。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内含声带)等构成,环甲膜连接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是喉梗阻时进行环甲膜穿刺的部位。(2)下呼吸道:气管至终末的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为下呼吸道。气管在隆凸处(相当于胸骨角处)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1级)。右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因此异物及吸入性病变如肺脓肿多发生在右侧,同样气管插管过深亦易误入右主支气管。主支气管向下逐渐分支为肺叶支气管(2级)、肺段支气管(3级)直至终末细支气管 (16级),均属传导气道,自呼吸性细支气管开始有气体交换功能。气道的流速与其所在的管腔横截面积成反比。从气管到呼吸
3、性细支气管,随着分支数目逐渐增加,气道相应的横断面积总数逐渐增大,如气管总面积约5cm2,至肺泡则为80m2 。气道结构上这一特点使气流在运行过程中流速逐渐减慢,气体在肺泡内的分布基本均匀,混于气体中的微粒沉积于气道粘膜而不至于进入肺深部,但亦使小气道(直径2mm、无软骨支撑)疾病不易被觉察及早期诊断。(3)呼吸道的组织结构:气管和支气管壁的组织结构相似,主要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层构成。粘膜:粘膜表层几乎全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间,散在着杯状细胞。正常情况下,杯状细胞与粘液腺一起分泌粘液,每日约100ml。粘膜下层: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层,含有粘液腺和粘液浆液腺。在慢性
4、炎症时,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支气管壁内的血管、淋巴道及神经纤维都行走于此。粘膜下层中的肥大细胞等在哮喘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外膜:外膜由软骨、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在气管与主支气管处平滑肌仅存在于C形软骨缺口部。随着支气管分支,软骨渐少而平滑肌增多,到细支气管时软骨消失,平滑肌呈螺旋状排列。因此,平滑肌收缩可引起广泛的小支气管痉挛,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2.肺(1)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相邻肺泡间气体、液体可经肺泡孔相通。成人肺泡总数约为3亿7.5亿个,肺泡总面积有 1OOm2,因而具有巨大的呼吸储备力。(2)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由两种细胞组成:型细胞,
5、覆盖着肺泡总面积的 95%。它与邻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贴,甚至两者基底膜融合为一,构成气血屏障,是肺泡腔内与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交换的场所。正常时此屏障厚度不足0.5m,在肺水肿和肺纤维化时厚度增加;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3)肺泡巨噬细胞:此细胞来自血液单核细胞,除吞噬进入肺泡的微生物和尘粒外,还可生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氧自由基和弹力蛋白酶等活性物质,在肺部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4)肺间质:是指介于肺泡壁之间的组织结构,由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网
6、状纤维和基质构成,在肺内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使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及肺的通气顺利进行。疾病累及肺间质,引起免疫炎症反应,最终会导致肺纤维化。3.肺的血液供应 肺有双重血液供应,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1)肺循环:执行气体交换功能。肺动脉携带脱氧血,肺静脉输送氧合血。具有低压、低阻、高血容量等特点。(2)支气管循环: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与支气管伴行,营养各级支气管及肺。支气管动脉在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时增生、扩张,可引起大咯血。4.胸膜腔和胸内压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的脏层与壁层胸膜之间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以减少两层胸膜间的摩擦。壁层胸膜分布有感觉神经
7、末梢,脏层胸膜无痛觉神经,因此胸部疼痛是由壁层胸膜发生病变或受刺激引起。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人胸腔内压呈负压。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是使肺维持在扩张状态,不致因肺回缩力的作用而萎陷,同时也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如胸膜腔内进入气体(气胸),胸内负压减小,甚至为正压,可造成肺萎陷,不仅影响呼吸功能,也将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1.肺的呼吸功能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内呼吸三个同时进行又相互影响的环节组成。呼吸系统通过肺通气与肺换气两个过程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为外呼吸(即肺呼吸),所以,一般将外呼吸简称为呼吸。(1)肺通
8、气: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通气动力为呼吸肌收缩引起的胸廓与肺内压的改变,使气体有效地进入或排出肺泡,临床常用下列指标来了解肺的通气功能。分钟通气量(VE或MV):分钟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T)与呼吸频率(f)的乘积。在基础代谢情况下所测得的分钟通气量称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正常成人为68L。肺泡通气量(VA):VA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VA= (VT-VD) f。VD为死腔气量,主要由解剖死腔构成,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约150ml (2ml/kg体重),气管切开后死腔气量减少1/2,通气负荷减轻。正常的肺泡通气量是维持动
9、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基本条件,若代谢情况不变,肺泡通气量不足时PaCO2增高,肺泡通气量过大时PaCO2下降。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影响VA,如同一个体,当VT分别为500ml和250ml, f为每分钟12次和24次时,VE均为 6L,但VA却由4200ml降至2400ml,因而机械通气时,一般采用深而慢的呼吸方式。(2)肺换气: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为呼吸膜的面积及弥散功能;肺通气与肺血流的比例;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2.防御功能(1)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进入呼吸道的有害颗粒
10、中,直径小于 0. 5m者吸入后大部分被呼出,直径大于15m的粗大颗粒95% 98%可在鼻腔被清除,较小的颗粒被吸入下呼吸道沉落于气管、支气管及肺泡。空气经鼻粘膜加温至37左右,并达到95%的相对湿度以符合生理要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功能,必须以人工手段对吸入气流进行有效的温化、湿化处理。(2)粘液、纤毛运载系统: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及其上面的一薄层透明粘液构成粘液纤毛运载系统,对清除进入呼吸道的有害颗粒起重要作用。粘液由粘液腺、浆液腺及杯状细胞分泌。支气管粘液层的厚度约5m,分为二层,上层较粘呈凝胶状,在纤毛顶部形成薄层,便于吸附外来颗粒;下层为稀薄的浆液层,便于
11、纤毛自由运动。生理状态下,所有纤毛向同一方向(喉)呈节律地摆动(每秒22次左右),运载的颗粒到达大气道即可通过咳嗽反射排出体外,亦可经喉至食管开口处而咽下。(3)肺泡的防御机制:肺泡中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它在清除肺泡、肺间质及细支气管的颗粒中起重要作用,漂浮在肺泡液的颗粒也可经细支气管由粘液纤毛运载系统清除。(4)咳嗽反射:咳嗽可将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异物或微生物排出体外。(5)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如分泌型IgA、溶菌酶和干扰素等在抵御呼吸道感染中也起一定作用。经口呼吸、理化刺激、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缺氧、高浓度吸氧及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麻醉药)等因素均可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
12、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3.其他功能 呼吸系统有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水、盐平衡,以及激活、合成、释放和灭活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或激素的功能,如合成磷脂、释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生长因子等。另外还具有嗅觉和发声功能。【呼吸的调节】呼吸调节的目的是为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且在稳定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中起重要作用。呼吸的调节通过呼吸中枢控制、神经反射调节和化学性调节来完成。1.呼吸中枢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其作用为限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大脑皮层在一定限度内可随意控制呼吸。2.呼吸的神经反射调节(1)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是一种负反馈神经反射。由于正常人肺牵张反射的
13、阈值较高,其作用不明显,当肺部受损伤、肺充血或水肿时,肺的顺应性下降,牵张感受器发出更强的冲动抑制吸气,使呼吸变浅,频率增加。(2)其他:呼吸肌本体反射、J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等也参与呼吸的神经反射调节。3.呼吸的化学性调节呼吸的化学性调节主要指动脉血或脑脊液中氧、CO2和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此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及临床意义。(1)缺氧:缺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尤其是颈动脉体来实现的。当吸入氧浓度低于16%或动脉氧分压(Pa02)低于6OmmHg时出现通气增强,因而这一调节对正常人作用不大,但对慢性型呼吸衰竭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二氧化碳:CO2是维持和调节呼吸运动的
14、重要化学因素。CO2对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变化尤为敏感。PaCO 2对肺通气量的影响既与PaCO2升高程度有关,也与升高速度有关。当PaCO2急骤升高时,肺通气量明显增加,一直到呼吸中枢抑制点。PaCO2缓慢升高时,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脑脊液中pH值变化不大,中枢化学感受器对PaCO2刺激已不敏感,此时呼吸运动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若给患者吸入较高浓度的氧,反而使肺通气量进一步减少,加重CO2潴留,因此,慢性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氧疗。(3)H浓度:血液中的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它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引起。当H十
15、浓度增高时,使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运动受抑制。【思考题】1.举例说明了解呼吸系统大体解剖结构对临床护理的意义。2.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包括哪些?3.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呼吸的影响。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识记:COPD、慢支、肺气肿的定义。常见病因。领会:吸烟对COPD的影响。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胸部物理治疗包含的内容及意义。应用:能够按护理程序护理COPD患者并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有效咳嗽、胸部叩击及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的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
16、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已引起全球的重视。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意”的基础上,于2002 年也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密切相关。慢支或肺气肿可单独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合并存在。当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患者的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慢支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诊断标准是:每年咳嗽、咳痰(或伴喘息)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更长;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肺气肿系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
17、纤维化。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肺气肿体征。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后者对肺气肿有确诊意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吸烟 吸烟为COPD重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且吸烟数量愈大,年限愈长,发病率愈高。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障碍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粘膜腺体增生,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烟草的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当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过敏原及室内空气污染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也可
18、引起COPD。3.大气污染 矿物燃料的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气道的损伤。4.感染 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能分解弹力纤维,引起肺气肿病变。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其中1-抗胰蛋白酶(1- AT)是功能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平衡是保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伤和破坏的主要因素。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肺气肿。造成平衡失调有两种情况:后天性,如长期吸烟或吸入有害物质可刺激蛋白酶的释放,抑制1-AT活性;先天性,如遗传性1-AT缺乏是家族性肺气肿
19、的原因,但国内十分少见,西方国家报道较多。6.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突变(尤其是寒冷)等都可能参与COPD 的发生和发展。病理改变:根据肺气肿累及的部位,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图 2-1)和混合型【临床表现】1.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漫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是本病特点,主要症状为:(1)慢性咳嗽:开始仅在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随病情进展一年四季均有咳嗽,而冬春加重。一般晨起咳嗽较重,白天较轻,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粘痰咳出后感胸部舒畅,咳嗽减轻。(2)咳痰:痰为从声门排出的喉以下呼吸道和肺泡的分泌物。慢支患者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
20、转为粘液脓性痰。偶有血丝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慢支患者在慢性咳嗽、咳痰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常提示已发生了肺气肿。(4)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有头痛。(5)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COPD患者也十分常见。2.体征 早期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出现桶状胸,语颇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肺气肿体征。常有干、湿性啰音。严重时有发绀、意识障碍等体征。 3.并发症有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胸部X线 胸片对COPD的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的
21、鉴别,必要时做CT检查。2.肺功能检查 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最常用的指标是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FEV1与其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1/FVC)。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中晚期COPD患者常有TLC、RV、 RV/TLC比值的增加。成人肺功能正常参考值见表2-1。表2-1 成人肺功能检查正常参考值项目(缩写)正常参考值潮气容积(VT)500ml左右肺活量1)(VC)男性约3.5L;女性约2.5L肺
22、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80%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2)(RV/TLC%)30%35%时间肺活量(FVC)1s83%;2s96%;3s99%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男性约2.9L;女性约2L生理死腔/潮气容积2)(VD/VT)0.30.4每分静息通气量3)(MV或VE)男性68L/min;女性56L/min肺泡通气量(VA)为VE的70%(约4L/min)注释:1)随年龄增加而减少;2)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10为通气过度,4为通气不足。3.动脉血气分析对确定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4.其他 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痰培养对检出病原
23、菌有一定帮助。部分患者可伴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增高。【诊断要点】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COPD严重度分级见表2-2表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分级分级标准0级:高危有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肺功能在正常范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I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极重度FEV1/FVC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内科 护理 讲义 02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