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pt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 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造成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知识回顾,动脉(A)又称阻力血管静脉(V)又称容量血管毛细血管(Cap)又称功能血管,知识回顾,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COPD是最主要病因(占80%90%) 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扩、重症肺结核、尘肺,严重胸廓疾病等。,2.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发生的关键环节,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白三烯、5-HT、血管紧张素等
2、,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血清H+增高,肺动脉高压,是主因,三、肺心病-临床表现,肺心病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多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线检查: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和右心室肥大(剑突下心脏搏动)征象。(2)血液检查 RBC、Hb(3)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表示有呼衰。(4)心电图:右心室肥大,右心房扩大,肺性P波。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左右
3、心室内径比 2等以诊断肺心病。,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ECG:二尖瓣狭窄呈二尖瓣型P波,关联对比, 波宽度大于0.12秒,并有切迹, 波多高高耸立,呈尖峰型,肺 型 P 波,五、诊断要点1.有严重COPD、其他肺血管病史。2.具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体征,如P2A2,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3.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征象。4.排除有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六、治疗要点1.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 处理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环节。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常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 ,注意继发真菌感染)(2)氧
4、疗 鼻导管给氧,1-3L/min 。(3)控制心衰 一般经积极抗感染,改善心功能便能缓解,不缓解可用利尿、强心(先利尿后强心)使用利尿剂以缓慢、小量、间歇为原则。(过快过大引起血液浓缩、痰液粘稠,加重气道阻塞。)使用洋地黄类药时:应以快速、小量为原则,用药前积极纠正缺氧和低钾血症。,2.缓解期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重点。措施:加强呼吸肌锻炼及耐寒锻炼,改善营养状况,调节免疫功能,目的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使心肺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七、护理措施1.饮食 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成分,有水肿者低盐饮食。2.按医嘱给予抗炎、止喘、祛痰、补液等治疗。3.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第六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