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定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呆小病或克汀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两类:散发性:系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异位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所致地方性:多见于甲状腺肿流行的山区,系由于该地区水、土和饮食中缺碘所致,随着碘化食盐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其发病率明显下降。,第二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散发性先天性甲低:(1)甲状腺不发育、发育不良或异位(亦称原发性甲低):是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2)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障碍(亦称家族性甲状腺激素合成
2、障碍)(3)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缺乏(亦称下丘脑-垂体性甲低或中枢性甲低):因垂体分泌TSH障碍而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4)母亲因素(亦称暂时性甲低):母亲在妊娠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母亲患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抗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均可通过胎盘而影响胎儿,造成暂时性甲低,通常在3个月后好转。(5)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可由于甲状腺组织细胞膜上的GS蛋白缺陷,使cAMP生成障碍而对TSH不反应;或是由于末梢组织对T4、T3不反应所致,与-甲状腺受体缺陷有关。均为罕见病。2、地方性先天性甲低多因孕妇饮食中缺碘,致使胎儿在胚胎期即因碘缺乏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
3、害。,三、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出现早晚及轻重程度有少量腺体者多于出生后36个月症状始明显,亦偶有数年之后始出现症状者。主要特征为生长发育落后、智能低下、基础代谢率降低。1、新生儿甲低 患儿常为过期产,身长和头围可正常,前、后囟大、后囟未闭;胎便排出延迟,生后常有腹胀、便秘、脐疝,易被误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达2周以上;患儿常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反应迟钝,肌张力低,吮奶差,喂养困难,呼吸慢,哭声低,声音嘶哑,体温低(常35),四肢冷,末梢循环差,皮肤出现斑纹或硬肿现象等。以上症状和体征均无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2、婴幼儿甲低 多数先天性甲低患儿常在出生半年后出现
4、典型症状。(1)特殊面容和体态:头大,颈短,皮肤干燥、苍黄,毛发稀少、无光泽,面部黏液水肿,眼睑浮肿,眼距宽,眼裂小,鼻梁宽平,唇厚舌大,舌常伸出口外,腹部膨隆,常有脐疝。(2)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躯干长而四肢短,上部量/下部量1.5,囟门关闭迟,出牙迟。(3)生理功能低下:精神、食欲差,不善活动,安静少哭,对周围事物反应少,嗜睡,食欲不振,低体温,怕冷,脉搏及呼吸均缓慢,心音低钝,肌张力低,肠蠕动慢,腹胀,便秘,第二性征出现晚。可伴心包积液,。,(4)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迟缓,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智力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经反射迟钝;运动发育障碍,如翻身、坐、立、走的时间都延迟。3、地方
5、性甲低 因胎儿期缺碘而不能合成足量的甲状腺激素,以致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临床表现为两组不同的症候群,有时会交叉重叠。(1)“神经性”综合征 以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和智力低下为特征,但身材正常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减低;(2)“黏液水肿性”综合征 以显著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黏液水肿、智能低下为特征,血清T4降低、TSH增高。约25%的患儿有甲状腺肿大。,四、诊断检查 由于先天性甲低发病率高,在生命早期对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严重,但其治疗容易,疗效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1、新生儿筛查 即采用出生后2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查TSH浓度作为初筛,该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假阳性和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内分泌系统 疾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