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11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11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11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二)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概论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婴儿肾脏相对比成人大,其下端位置较低,位于第四腰椎水平,所以2岁以下小儿肾脏较易触到。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及扭曲,导致梗阻发生尿潴留而诱发尿道感染。3.膀胱:婴儿膀胱的位置相对较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骨盆内。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外口暴露,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后也可引起上行性感染。(二)生理特点1.新生儿及幼婴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小儿肾功能一般要到1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故在应激
2、状态下较易发生水肿及钠潴留;2.另外由于新生儿对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二、肾功能检查(一)尿液检查1.尿的性质(1)尿色: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2)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多在57之间。(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1岁后接近成人水平。儿童通常为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11.025。(4)蛋白质:正常小儿尿中仅含微量蛋白,定性为阴性。(5)尿沉渣: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一般不出现管型。2.每日尿量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为5
3、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学龄儿童为8001400ml。(二)血液检查评估小儿肾小球滤过率常用:血尿素氮(BUN)正常值:新生儿为1.86.4mmol/L(418mg/dl),婴儿及儿童为2.56.4mmol/L(718mg/dl)。血肌酐(Scr)正常值:2762mol/L(0.30.7mg/dl),随年龄增长及肌肉发育而增高。(三)放射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及肾血管造影等。(四)B超可检测肾脏位置、大小,了解结构有无异常。(五)肾脏穿刺活检对明确病理分型、病变严重程度及活动情况起重要作用。由于此项检查有一定损伤性,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4、。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原则1.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安排好生活和学习。2.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4.预防各种感染发生。5.给予患儿及家长情感支持及健康宣教。第二节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道感染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的总称。急性泌尿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年龄越小,局限性和特征性症状越不明显,容易漏诊。若诊断及时、治疗恰当,预后良好。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宿主的易感因素(1)由于小儿输尿管的解剖特点,易被压扁、扭曲发生尿潴留而导致感染。(2)女婴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男婴包茎积垢,也易造成上行感染。(3)泌尿系统异常,如先天性畸形可使尿流不畅
5、,有利于细菌生长。(4)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时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易患病。2.致病菌的特征(1)致病菌:至少80%的泌尿道感染为大肠杆菌所致,其他致病菌还有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感染途径:共有4种:上行感染是最常见和主要的感染途径,多见于女孩;血行感染多见于新生儿和幼婴;淋巴感染;直接蔓延。二、临床特点不同年龄组表现不同。1.新生儿 多由血行感染引起,以全身症状为主,轻重不一,从败血症伴黄疸到隐性细菌尿,可有发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拒奶、腹泻、嗜睡和惊厥、黄疸。2.婴幼儿期 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微。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排尿时哭闹、夜间遗尿。3.年长儿 与成人相
6、似,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如尿频、尿急、尿痛;上尿路感染以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为主。三、诊断检查1.尿常规 清晨首次中段尿离心后镜检,白细胞5个/HP为异常,如白细胞成堆或有白细胞管型更具诊断意义。2.尿细菌学检查(1)中段尿培养: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为真性菌尿。(2)尿涂片找细菌:油镜下观察每个视野找到1个细菌,表示菌落计数105/ml。3.急性泌尿系感染 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感染时,需做影像学检查,包括:(1)X线检查:有无先天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2)B超:了解肾大小、外形,有无梗阻和结石。(3)核素检查:肾图可如实反映病变肾的功能改变。四、常见护理问题1.体温过
7、高 与泌尿道细菌感染有关。2.排尿异常 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五、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1.治疗原则 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清除细菌、防止复发和保护肾功能。(1)一般疗法: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以促进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2)抗菌治疗:最好根据尿培养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用药。新生儿、小婴儿和重症患儿开始治疗时应静脉给药,一般口服治疗即可。疗程1014日,停药后根据尿常规或尿培养结果,考虑是否延长治疗。常用药物有:氨苄青霉素(每日75100mg/kg)、丁胺卡那(每日58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每日50mg/kg)静脉点滴。口服药有:羟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诺氟沙
8、星(年长儿)、呋喃妥因等。2.护理(1)高热患儿及时降温,并鼓励患儿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贮留。(2)重症患儿须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减轻肾脏负担。(3)婴儿应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4)密切观察病情,包括患儿一般状况、生命体征、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5)复查尿常规和尿培养,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六、预防1.做好卫生宣教。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从前向后擦洗,以避免污染机会。2.根治蛲虫及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减少感染因素及局部刺激。3.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留置导尿管。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
9、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是儿科常见病。一、病因本病主要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链球菌菌株的某些抗原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并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免疫损伤和炎症。二、病理生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伴有白细胞浸润。这些病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结果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体内水、钠潴留,导致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另外免疫损伤使肾小球基膜断裂,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白细胞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10、渗出到肾小球囊内。三、临床表现本病常在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症状有:1.一般病例(1)水肿、少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先眼睑浮肿而后渐及全身,为非凹陷性。尿量减少,甚至无尿。(2)血尿:起病时几乎都有血尿,轻者仅有镜下血尿,30%50%患儿有肉眼血尿,尿色一般为茶色或烟蒂水样(酸性尿),洗肉水(中性或弱碱性)。肉眼血尿常在12周内消失,后转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3)高血压:约30%80%患儿在发病后第一周有高血压,学龄前小儿120/80mmHg,学龄儿130/90mmHg,12周内随着利尿即降至正常。2.严重病例部分患儿在疾病第2周以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1
1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而出现循环充血。轻者仅有呼吸、心率增快,肝增大;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心脏扩大。(2)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时,可出现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突然出现惊厥、昏迷。(3)急性肾衰竭: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可出现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四、诊断检查1.尿液检查 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可见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2.血液检查(1)常见轻度贫血,血沉增快;(2)抗链球菌
12、溶血素“0”滴度上升;(3)90%的病例在病程早期血清补体CH50和C3明显降低,多于68周恢复正常;(4)少尿期有轻度氮质血症,尿素氮、肌酐暂时升高。五、常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对本病的护理知识。六、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1.治疗(1)一般治疗:病初卧床休息及限制钠盐及蛋白量(见护理部分)。(2)抗生素的应用: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3)对症治疗1)利尿:有明显水肿、少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可予利尿剂
13、,一般口服氢氯噻嗪,每日12mg/kg,分23次。2)降压: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高于12.0kPa(9OmmHg)时应给予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心痛定)口服,每日0.250.5mg/kg,最大不超过1mg/(kgd),分34次。3)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脑病症状时立即用硝普钠静脉点滴,520mg溶于5%GS100ml溶液中,每分钟不宜超过1g/kg,以防发生低血压。4)严重循环充血:可给予强力利尿剂,明显肺水肿时可予硝普钠(用法同上)。5)急性肾衰竭:维持水电平衡,必要时透析治疗。2.护理(1)休息:一般卧床休息12周;待水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可在室内轻度活动,并可户外散步;在12
14、个月内活动量宜加限制;病后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Addis计数正常则恢复正常生活。(2)饮食管理:严重病例食盐每日60mg/kg;有氮质血症时蛋白质每日0.5g/kg;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饮食以满足小儿能量需要;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充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在尿量增加、氮质血症消除后应尽早恢复蛋白质供应,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3)严格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了解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1)每周测量两次体重,了解患儿水肿增减情况。2)遵医嘱留尿标本做常规检查。3)注意监测患儿一般状态、生命体征变化,有无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
15、知医生,及时处理。4)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5)控制血压1)监测血压变化。2)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3)遵医嘱给予降压药。(6)给予患儿和家长情感支持:肾脏疾病往往病程长,迁延不愈,家长在精神上、经济上都有较大负担,年长儿因怕耽误学习思想负担也较重。护士应态度和蔼,关心体贴患儿,耐心向患儿和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情况及预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7)做好健康宣教:告诉家长有关疾病护理的知识,如休息的原则、饮食管理、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导家长做好护理工作。第四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多种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第11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