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1101.doc
《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11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内科护理学讲义1101.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内科护理学(二)03202 讲义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第一节总论 识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血管性疾病、免疫异常、代谢和营养障碍、中毒、外伤、肿瘤、遗传、先天发育异常等。从解剖学上,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前者主管分析综合由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并使机体作出适当的反应;后者主管传递神经冲动。【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1.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1)大脑:由大脑半球、基底节和侧脑室所组成。大脑表面形成脑回和脑沟,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和侧
2、脑室。大脑半球:大脑两侧半球的功能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侧大脑半球为高级的认知中枢所在,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大脑半球各叶的功能如下:额叶的主要功能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颞叶是嗅觉、听觉、感觉性语言中枢所在,还与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与精神活动关系密切;顶叶是皮质感觉区,也是运用中枢和视觉语言中枢;枕叶的功能主要与视觉有关。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包括内囊和基底节。内囊:是豆状核内侧的白质纤维,受损可引起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3、(三偏征),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基底节:为大脑两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组成,是锥体外系的主要中继核,受损后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改变和异常运动。苍白球(旧纹状体)、黑质病变引起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及静止性震颤,常见于帕金森病;新纹状体(壳核、尾状核)病变引起肌张力减退、动作过多(如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2)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结构可分为丘脑、丘脑下部。丘脑:破坏性病灶产生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刺激性病灶出现偏身疼痛。丘脑下部:是自主神经皮质下中枢,又是具有内分泌作用的腺体,其前部核群损害可出现尿崩症、中枢性高热;中部核群与饮食及性腺功能有关;后部核群引起肌肉、
4、血管收缩。睡眠和觉醒与间脑弥漫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有关,前部与睡眠有关,后部与觉醒的发生和维持有关。(3)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是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呕吐中枢的所在。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系统促使大脑皮质兴奋,保持觉醒。受损可引起病变同侧的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的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交叉性瘫痪)(4)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延髓和脑桥的背侧,上方为小脑幕,下方为小脑延髓池,其间为第四脑室,借上、中、下脚与中脑、桥脑和延髓发生联系。小脑中间部分为蚓部,损害后主要表现为躯干及两下肢的共济失调;两侧为小脑半球,损害后主要表现为病侧肢体共济失调。2.脊髓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5、脊髓上端于枕骨大孔水平与脑干相连,下端以圆锥终止于腰1椎体下缘。脊髓的正常活动是在大脑控制下进行的,主要具有传导功能和节段功能。(1)传导功能:大脑皮质的运动兴奋性经过脊髓、脊神经到达效应器;肌肉、关节、皮肤的感觉经脊神经、脊髓、脑干到达大脑半球。(2)节段功能:当脊髓失去大脑控制后,仍然能自主完成一定的反射功能,比如腱反射等。【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1.脑神经 共12对,用罗马数字按次序命名。除第、对(嗅、视神经)直接进入大脑外,其他10对均与脑干联系。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及部分内脏的感觉、运动和副交感功能,其中、为感觉神经,、XI、XII为运动神经,、为混合神经,、还含有副交感纤维
6、。除第及XII脑神经核的下部为对侧大脑半球支配外,所有脑神经核的中枢神经元均是双侧支配。(1)嗅神经():鼻腔上部嗅黏膜中有双极嗅神经元,其中枢支(即嗅神经)穿过筛板和硬脑膜,终止于嗅球。由嗅球的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嗅束、外侧嗅纹终止于嗅中枢。嗅神经、嗅球、嗅束病变引起嗅觉丧失。嗅中枢病变可引起幻嗅发作,不引起嗅觉丧失。(2)视神经():视觉感受器为视网膜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视神经发源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发自视网膜鼻侧一半的纤维,经视交叉后,与对侧眼球视网膜颞侧一半的纤维结合,形成视束,终止于外侧膝状体,在此处换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后部形成视辐射,终止于枕叶的视中枢皮质,即纹状区
7、。黄斑的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后部,视网膜周围部的纤维投射于纹状区的前部。(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共同支配眼肌运动,故常合称为眼动神经。动眼神经:主要功能是提上眼睑,使眼球向上、下、内、外上方运动;另外,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可使瞳孔缩小和晶体变厚。滑车神经: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展神经: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外展。(4)三叉神经():触、痛、温度觉纤维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布于头皮前部、面部皮肤以及眼、鼻、口腔内黏膜。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5)面神经():包括运动纤维、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其中,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
8、双侧皮质延髓束的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只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的控制。副交感纤维支配舌下腺、颌下腺和泪腺。(6)位听神经():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蜗神经的主要功能是听觉,受损可产生神经性耳聋和耳鸣。前庭神经受损可产生眩晕、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咽、迷走神经彼此邻近,有共同的起始核,常同时受累,可引起发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软腭活动受限。(8)副神经(XI):分延髓支及脊髓支。脊髓支分布于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和斜方肌上部(耸肩);延髓支返回至迷走神经,构成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9)舌下神经(XII):
9、源于延髓背侧部近中线的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舌下神经只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的控制,主要功能为舌外伸和舌回缩。2.脊神经 共31对,其中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由前根(运动)和后根(感觉)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相应肌肉;每个脊髓后根(脊髓节段)支配一定的皮肤区域(称皮节),与神经根节段数相同,故其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如乳头平面为胸4,脐为胸10,腹股沟为胸12和腰1。【思考题】1.简述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2.简述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受损表现。第二节脑血管病概述识记:病因及危险因素。领会: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脑血管
10、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脑血管病的分类】按病理改变,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出血性脑血管病更多见,尤其以脑血栓形成最常见。按发病急缓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病。临床以急性脑血管病更多见。按病程发展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发病后24小时症状逐渐加重)、完全性卒中(发病6小时内症状达高峰)。【脑的血液供应】
11、脑部的血液供应来自两个动脉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发出,经颈动脉管入颅,依次发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和大脑前3/5的血液,包括额叶、顶叶、颞上回和基底节等。两侧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经枕骨大孔入颅后,至脑桥下缘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分支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基底动脉分支有小脑前下动脉、旁正中动脉、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颞叶的基底面、枕叶)、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脑部血管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其中Willis环最为重要。前交通动脉使两侧大脑前动脉互相沟通,后交通动脉
12、使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沟通,共同构成Willis环。该环对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尤其是两侧大脑半球的血液供应,有重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脑血流量的调节】脑的质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占每分心搏出量的20%,葡萄糖和氧耗量占全身的20%25%。脑组织几乎无葡萄糖和氧的储备,当脑血供中断导致脑缺氧时,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后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8.021.3kPa (60160mmHg)范围内,脑血管平滑肌有良好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维持脑血流量的稳定。【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可干预的危险
13、因素 是脑卒中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抗凝治疗等。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2.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脑血管病的预防】一级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如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二级预防: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主要针对已发生过TI
14、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者,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这在中、青年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三级预防:在脑卒中发病后积极治疗,尽量将神经功能损伤降至最低,并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发生,预防复发。小结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脑部的血液供应来自两个动脉系统,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按病理改变,可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短暂性脑缺血发
15、作识记:概念、病因。领会:临床表现、有关检查、治疗要点。应用:能够对本病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一过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恢复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反复发作,但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结构性影像学检查(CT、MRI)无责任病灶。TIA是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相关学说有:1.微栓塞 来自颈部和颅内大动脉,尤其是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壁血栓或心脏的微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内,形成微栓塞,引起脑局部循环障碍。当微栓子溶解或向血管
16、远端移动,血流恢复,症状便可消失。2.脑血管狭窄、痉挛或受压 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血管壁受到各种刺激发生痉挛,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均可引起TIA发作。3.血流动力学改变 低血压或血压波动、血液中有形成分淤积、血液高凝状态等,都可引起TIA。【临床表现】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起病突然,历时短暂,症状一般持续1O15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 24小时,不遗留后遗症。发作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很少出现全脑症状。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基本相似。TIA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1.颈内动
17、脉系统TIA 最常见的症状是对侧发作性的肢体偏瘫、单瘫或面瘫。还可见对侧肢体感觉障碍、同侧单眼一过性黑矇,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最常见的症状是发作性眩晕、恶心和呕吐,大多不伴耳鸣。还可出现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感觉障碍、交叉性瘫痪、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头部CT或MRI检查可正常。在TIA发作时,MRI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可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脑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评估颅内、外血管的病变情况,明确诊断。血
18、液化验及心电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于查找病因和判定预后非常重要。【诊断要点】多数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突然起病;局部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一般持续1O15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恢复完全,不遗留后遗症;可反复发作。【治疗要点】1.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阻止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减少TIA 复发及预防脑梗死发生。尤其是反复发作的TIA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阿司匹林:50l50mg/d,不良反应可见胃肠道不适或出血。双嘧达莫:其缓释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作为首先推荐的药物之一。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疗效优于
19、阿司匹林,且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较少。(2)抗凝治疗:不作为TIA的常规治疗。以下情况可考虑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经抗血小板治疗,仍频繁发作不能控制者;伴发房颤、冠心病者。但有出血倾向、溃疡病、严重高血压、严重肝肾疾病者,禁忌抗凝治疗。(3)降纤治疗: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4)钙拮抗剂:阻止钙离子内流入神经元,防止脑动脉痉挛、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尤其适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可选用尼莫地平口服,2040mg,每日3次;尼莫同,静脉点滴10mg/d。(5)其他:可用中医中药治疗,如丹参、
20、川穹嗪、红花等。也可用扩容及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倍他司丁、烟酸等。2.病因治疗 积极查找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治疗,预防复发。如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3.外科治疗 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术。【主要护理措施】1.遵医嘱及时对TIA进行相应治疗,告知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等的作用及用药方法,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刺激、出血等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2.密切观察TIA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严重程度。尤其要警惕近期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症
21、状明显加重的患者,防止其病情恶化、发生严重脑卒中的可能。3.监测患者伴随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病情变化,尤其是血压的波动情况。坚持规范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4.指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给予低脂、低盐、含丰富维生素的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5.注意安全,尽量避免让患者单独外出,尤其扭头或仰头等动作不宜过急、过猛,以防诱发TIA发生或疾病发作时患者跌倒受伤。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黑矇或突然跌倒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预后】不同病因的TIA患者,预后不同,但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仍明显高于
22、普通人群。如能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服药,预后相对较好。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发展为完全性卒中,1/3可长期反复发作,另1/3可自行缓解。小结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一过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反复发作,但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多数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主。脑梗死识记:概念及分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常按发病机制,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
23、成、脑栓塞、脑分水岭梗死、脑腔隙性梗死等。下面重点介绍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一)脑血栓形成识记:概念、病因。领会: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应用:能够对本病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脑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病因和发病机制】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黏度增高、血液高凝状态也可以是脑血栓形成的原因。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出现电位变化,随后大脑皮质、小脑、延髓的生物电活动也相继消失。脑动脉血流中断持续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内科 护理 讲义 11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