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9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9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9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护理学(二)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概论一、心脏的胚胎发育和胎儿血循环(一)心脏的胚胎发育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原始心脏。原始心脏是一个纵行直管,由于外表收缩被分为心房、心室、心球三部分,心管逐渐扭曲形成静脉窦、共同心房、共同心室、心球(以后形成心室流出道)和动脉总干。由于心室生长扩张较快,渐向腹面突出,致使心球、静脉窦和动脉总干都位于心脏的前端。胚胎第4周时心房和心室是共腔的。到胚胎第8周房、室间隔均已形成,即成为具有4腔的心脏。同时动脉总干被主、肺动脉隔分开,形成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动脉向左后旋转并与左心室相连,肺动脉向右前旋转并与右心室相连。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胚胎的
2、28周,在此期间如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则易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1.胎儿血液循环 胎儿时期的肺没有呼吸运动,肺循环血量很少,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开放,左右心都经主动脉向全身输送血液。营养代谢和气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的方式进行。血液在胎盘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后,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经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在肝脏下缘分流为两支:一支入肝脏与门静脉汇合后经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另一支经静脉导管直接进入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来自下腔静脉的血液(以动脉血为主)进入右心房后,大部分经卵圆孔流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流入升主动脉,主要供应心脏、脑和上肢(上半
3、身);小部分流入右心室。从上腔静脉回流的来自上半身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后,由于胎儿肺脏无呼吸功能,肺血管阻力高,85%流入右心室,15%进入肺动脉。进入右心室的血液经动脉导管流入降主动脉,供应腹腔器官和下肢(下半身),同时血液经脐动脉回流至胎盘,再次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胎儿期的血液供应下半身的血氧含量比上半身低。2.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1)脐带结扎:血液循环停止,68周形成韧带。(2)卵圆孔的瓣膜功能上关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循环压力降低;左心房压力升高超过右心房压力时,卵圆孔的瓣膜则发生功能上的关闭。生后57个月闭合。(3)动脉导管闭合: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使流经动脉导管内的血流
4、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性关闭。还因动脉血氧含量增高,致使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导管逐渐闭合。生后36个月绝大部分婴儿,形成解剖上的闭合。二、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一)心脏大小和位置小儿心脏体积相对地比成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下降。心脏在胸腔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新生儿和2岁时的心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心尖部主要为右心室。37岁心尖搏动已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心脏由横位转为斜位,左心室形成心尖部。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到锁骨中线以内0.51cm。(二)心率小儿因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所以心率较快。心率随年龄增长
5、而逐渐减慢,新生儿平均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110130次,23岁100120次,47岁80100次,814岁7090次。小儿心率和脉搏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等。因此,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三)血压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脉壁的弹性较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大,故血压偏低。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国内不少地区统计分析,新生儿出生后血压可暂时稍降,于生后24h可达65/40mmHg,1岁时约85/50mmHg。1岁后下肢收缩压较上肢高1030mmHg(1.334.00kPa),上、下肢舒张压接近。正常儿童的脉压为2040mmHg(2.675.33kPa)。
6、小儿的平均动脉压为舒张压1/3脉压。国内应用的小儿高血压标准为:未成熟儿80/45mmHg(10.64/5.99kPa)新生儿90/60mmHg(11.97/7.98kPa)婴幼儿100/60mmHg(13.33/7.98kPa)学龄前儿童110/70mmHg(14.66/9.33kPa)学龄儿童120/80mmHg(15.96/10.64kPa)13岁儿童140/90mmHg(18.66/12.00kPa)任何年龄组血压150/100mmHg(19.95/13.33kPa)为重症高血压。血压如收缩压低于正常血压20mmHg(2.66kPa)舒张压相应降低,应考虑低血压。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7、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生率为0.7%0.8%左右,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为成熟儿的23倍。近3040年来,由于心血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等的应用,以及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开展,使临床上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一、病因和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已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能影响心脏的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而引起先天性畸形。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单一基因突变、多基因病变和先天性代谢紊乱。环境因素中主要的是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此外,还包括孕妇患糖尿病、接
8、触过量放射线和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癌药、甲糖宁等。对孕妇加强保健工作,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是很重要的。二、临床分类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直接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三类: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发绀型)平时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屏气、剧烈哭闹或任何病理情况致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发绀,故此型又称潜伏发绀型。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2.右向左分流型(发绀型)由于畸形的存在(如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致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而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或大动脉起源异常时,使大量静脉血流入体循环,出现发绀。常见
9、的有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3.无分流型(无发绀型)在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如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等。第三节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大动脉错位等并存。根据缺损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干下型缺损;室间隔膜部缺损;室间隔肌部缺损。1.病理生理室间隔缺损所引起的分流是自左向右,所以一般无发绀。分流使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负荷加重,肺循环血量增加,VSD小型缺损小,多发生于室间隔肌部,分流量有一定限度,中型缺损口径约为主动脉之1/32/3,但仍能保持左、右心室一定的收缩压差,左向
10、右分流多;大型缺损口径已达到或接近主动脉开口的面积,左右室压力基本持平,这时分流量取决于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阻力。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大分流量持续存在,可导致肺动脉中层肥厚、血管痉挛、内膜增生,产生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早期是动力型,由血管痉挛所致,此时自左向右分流量减少。肺动脉高压继续进展,肺血管损伤,血管炎导致弹力蛋白解离、胶原蛋白增加,血管内膜硬化,形成梗阻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最后出现双向分流或反向分流。当肺动脉高压显著,产生自右向左分流时,临床出现持久性青紫,即称艾森曼格综合征。室间隔缺损血流方向示意图 正常血流方向示意图 1.左心房 2.左心室 3.右心房 4.右心
11、室 5.上腔静脉 6.下腔静脉 7.主动脉 8.肺动脉 9.肺静脉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小型缺损,分流量有一定限度,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中型缺损仍能保持左、右心室一定的收缩压差,左向右分流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消瘦、乏力、气短,易患肺部感染,并易发生心力衰竭。体检:心前区可有膨隆,心尖搏动弥散,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级粗糖的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增强。大型缺损,大量分流致肺动脉高压者,患儿呈现发绀,此时心脏杂音较轻而肺动脉第二音显著亢进。室间隔缺损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膜部和肌部的室间隔缺损有自
12、然闭合的可能(20%50%),一般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内。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未见有自然闭合者。3.诊断检查(1)胸部X线检查:小型缺损者无明显改变。中、大型缺损者心外形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左心房也常增大,晚期可出现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影增粗,可有肺门“舞蹈”征。(2)心电图:小型缺损者正常或有轻度左心室肥大。中、大型缺损者左心室肥大或伴有右心室肥大。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右心室肥大可渐占优势。(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左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增大,主动脉内径小。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室间隔回声中断,并可提示缺损的位置和大小。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样容积置于室间隔缺损
13、右室侧,可探及收缩期湍流。(4)右心导管检查:有必要时进行,可见右心室血氧含量高于右心房以上,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正常或升高。4.治疗缺损小者不一定需要治疗,但应定期随访。中型缺损临床上有症状者宜于学龄前期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做修补术。大型缺损在6个月以内发生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反复罹患肺炎者应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有些医院已有用介入性心导管放置双面蘑菇伞(Amplatzer装置)成功关闭膜部和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报道,但也有失败和发生移位及残余分流等问题还未能很好解决,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二、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为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20%3
14、0%,女性较多见。房间隔缺损根据解剖病变的不同分为:第一孔(原发孔)未闭型和第二孔(继发孔)未闭型,临床以后者多见。1.病理生理 血液自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大小和双心室顺应性。分流造成右心房和右心室负荷过重而增大、肺循环血量增多和体循环血量减少。分流量大时可产生肺动脉高压,当右心房压力大于左心房压力时,则可产生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性青紫。房间隔缺损血流方向示意图2.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明显症状。缺损大者由于肺循环充血,易患肺炎,并因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和影响生长发育。体格检查:可见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6级收缩期喷射性
15、杂音,多较柔和,常不伴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3.诊断检查(1)胸部X线检查:心脏外形呈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胸透可见肺门“舞蹈”征,主动脉影缩小。(2)心电图:典型表现为电轴右偏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病例尚有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厚。(3)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和大小。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样容积置于房间隔缺损右房侧,可探及舒张期湍流。(4)右心导管检查:必要时进行,可发现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平均血氧含量1.9Vol%以上,心导管可由右心房通过缺损进
16、入左心房。4.治疗 缺损较大影响生长发育者需于学龄前做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亦可通过导管用微型弹簧折伞式补片关闭房间隔缺损,主要用于第二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30mm,房间隔缺损的外缘距冠状静脉窦、房室瓣环和上肺静脉5mm,年龄1岁。并发症主要是术后残余分流和机械性溶血。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女性较多见。小儿出生后,随着呼吸的开始,肺循环压力降低,动脉导管于1015h内在功能上关闭。80%婴儿于生后3个月左右解剖上亦完全关闭。若仍持续开放并出现左向右分流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1.病理生理 动脉导管未闭病理分型一般分三型:管型、漏斗型和窗型以管型最多见。血液动力学
17、的改变是分流的血液自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分流量取决于导管粗细和主、肺动脉压差;由于肺循环血量增加,回流到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血量增多,所以出现左心房和左心室扩大,室壁肥厚;长期大分流高压冲击可造成肺动脉压力增高,致右心室肥大和衰竭,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造成下半身青紫,亦称差异性发绀。动脉导管未闭部位示意图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示意图2.临床表现导管口径较细者,分流量小,临床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表现为气急、咳嗽、乏力、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等。偶见扩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而引起声音嘶哑。少数可合并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内膜炎。体格检查:可
18、见患儿多消瘦,轻度胸廓畸形,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于杂音最响处可触及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脉压多大于5.3kPa(40mmHg),周围血管阳性,包括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等。有显著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下半身发绀。3.诊断检查(1)胸部X线检查:导管较细、分流量小者可无异常发现。导管粗、分流量大者有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肺野充血。有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亦增大。主动脉结增宽。(2)心电图:导管细的心电图正常。导管粗和分流量大的可有左心室肥大和左心房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也肥大。(3)超声心
19、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增宽,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1.2。二维超声心动图有时可显示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有导管的存在。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样容积置于主肺动脉内可探及舒张期湍流。(4)右心导管检查:必要时进行,可发现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心导管可由右心房通过缺损进入左心房。4.治疗 不同年龄和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均应给予关闭。一般在学龄前期进行,有症状的应尽早进行手术。手术结扎或切断缝扎导管用于较粗导管或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必要时任何年龄均可采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PDA治疗的重要选择,可应用弹簧圈、蘑菇伞等堵塞动脉导管以达到关闭动脉导管的
20、目的。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于生后第一周内可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以促使导管平滑肌收缩而关闭动脉导管。四、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属于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按其狭窄部位不同,将其分为3种类型: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干和分支狭窄以及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以前者最多见。1.病理生理肺动脉狭窄可使血液从右心室排出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当右心室失代偿时,右心房压力也相继增高,引发右心衰竭。如果伴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则在心房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患儿出现发绀。2.临床表现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心悸及气急。可发生心力衰竭。体
21、格检查:轻者生长发育尚可,心前区隆起,有抬举性心尖搏动。肺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6级以上喷射性杂音,粗糙,向颈部传导。肺动脉瓣第二音减低,伴分裂。若右心室扩大,则于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诊断检查(1)胸部X线检查:右心室扩大,有时右心房也扩大。肺野清晰,肺血管影较细。(2)心电图:轻者正常。中度以上狭窄者,显示不同程度的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部分患儿可有右心房肥厚图形。(3)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内径增宽,室壁增厚。多普勒超声检查,取样容积置于肺动脉内可探及收缩期湍流。通过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加快,并可通过测出的血流速度估测跨瓣压差。(4)右心
22、导管检查:右心室收缩压显著增高,肺动脉收缩压偏低。从肺动脉到右心室连续压力曲线变化可判断狭窄类型和狭窄的程度。4.治疗轻度狭窄者不需治疗。如果右心室肥厚逐渐加重,右心室收缩压超过9.33kPa(70mmHg)或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大于5.33kPa(40mmHg),宜及早手术。瓣膜狭窄型肺动脉狭窄可采取介入治疗,用球囊导管肺动脉瓣成形术,使狭窄的瓣膜扩张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五、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0%15%,占1岁以后存活的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70%。法洛四联症是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第9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