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讲知能演练轻松夺冠.doc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讲知能演练轻松夺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讲知能演练轻松夺冠.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讲知能演练轻松夺冠1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选C。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效应器为股四头肌,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比较长,A项正确;膝跳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的树突较多,B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在完成兴奋传递后,将被分解或者被突触前膜吸收,这与其反应灵敏、迅速的功能特点是相适应的,C项错误;肽类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分泌肽类激素
2、旺盛的神经细胞内核糖体较多,D项正确。2(2011年高考浙江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选C。ab段为去极化过程,Na顺浓度梯度内流,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项错误;bc段Na继续内流,B项错误;cd段为复极化过程,K外流即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de段K继续外流,D项错误。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
3、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选D。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造成K外流,而受到刺激时动作电位的产生则是由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导致Na内流。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降低,会导致内流的Na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4(2012年广西联考)以下对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的枢纽,是各种内分泌腺的管理者,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B缺乏甲状腺激素的蝌蚪
4、只是生长缓慢,也能发育成青蛙C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解析:选C。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影响各种内分泌腺,垂体是各种内分泌腺的管理者,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缺乏甲状腺激素的动物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5(2012年高考四川卷)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
5、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解析:选B。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可以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注射胰岛素后,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使血糖的补充速率下降,因此曲线a为血糖补充速率,A项错误;曲线b为血糖消耗速率,注射胰岛素可以使葡萄糖大量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中,因此B项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血糖浓度的补充速率等于消耗速率,此时血糖浓度暂时稳定,但是随着胰岛素浓度的
6、升高,血糖浓度会很快下降,C项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加,此时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D项错误。6.(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2)右上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填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
7、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填编号)。(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解析:(1)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神经冲动,且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A、B、C中只有A(海水)中含有Na,神经纤维在A中受到刺激时能产生神经冲动。(2)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说明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肌肉内,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应该是。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感受器在肌肉内,神经中枢是躯体感觉中枢,其信号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应该是。(3)
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C1、C2分别是B细胞和浆细胞。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是自身抗体将自身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成抗原并进行攻击的结果。答案:(1)A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或海水类似于细胞外液)(2)(3)抗原浆细胞1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解析:选C。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
9、的传递途径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2(2012年来宾市教学质量调研)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选C。静息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传递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3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解析:选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4与
11、图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ABCDE表示完整的反射弧,C表示神经中枢,是形成感觉的场所B图一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图二中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中液体属于组织液D图二中的结构能够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析:选A。图一中C表示脊髓(低级神经中枢),而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图二表示突触,兴奋在图一中的中进行单向传递,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专用2013高考生物二轮精练 专题针对训练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讲知能演练轻松夺冠 广西 专用 2013 高考 生物 二轮 精练 专题 针对 训练 第一 部分 知能 演练 轻松 夺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