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doc
《2022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为不断完善我区农渔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区政协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由区政协提案委和农办牵头,区财政、民政、农林、建设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组成课题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区农渔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听取了部门、乡镇、社区干部及政协委员、基层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渔村社区体制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农渔村管理服务机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农
2、渔村新型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并设立了办公室。各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制定方案,分类指导。相继制定了关于建立农渔村新型社区的实施意见(定委20*8号)、关于深化农渔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定社工委20*15号)文件,明确了建立农渔村新型社区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规模设置和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实施步骤以及社区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各项制度和要求等,确保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根据全区农渔村居住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和村民认同感等不同情况,将全区166个行政村按照地理位置、村庄类型、经济强弱等状况,推行“并村、单村和
3、联村”三种模式,在全区建立新型社区73个,其中并村和单村建的社区66个,占社区总数的90%;联村建7个(均为城东街道和环南街道,下步通过“城中村”改造,融入城市社区)。通过并村,缩减到88个村,基本实现了村与社区“合一”的管理服务体制。三是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夯实党在农渔村执政基础。同步组建了社区党组织、管委会和共青团、妇代会、治保、民兵、人民调解等组织机构,明确社区管委会工作职责和要求,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管委会行使统一的管理服务职能。各群团组织开展精简、高效运行的各项活动。四是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公共服务职责。各社区大力开展了对农渔民的就业培训、科教、卫生、治安、保障、便民服务等公共
4、服务。设立综合性的村民培训基地,加强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教育,引导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建立农渔民文化体育组织和专业队伍,繁荣农渔民文化体育生活。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村民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生殖健康、计生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形成“20分钟卫生服务圈”。建立调解室和警务室,健全群众性治安保卫、民间纠纷调解组织,及时调处各类矛盾,控制治安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救济、五保户供养等救助体系,落实农渔村老年农渔民“以奖代保”金、农渔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创建小康社区,推进农渔村“三清、四改、五化”建设,加快了农渔村道路、饮用水、电力、通
5、讯、改厕治污和科教文卫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改变了农渔村面貌。还开展了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为村民提供方便。五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办公活动条件。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渔村社区办公和文化活动用房建设,各社区通过对各村办公用房、村集体闲置的房屋、学校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及其他弃用的公房调剂、整合的办法,改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条件。区里安排专项资金,乡镇(街道)也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社区办公用房不少于100平方米,活动场所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到目前,全区已累计改、扩、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41个,完成老年活动室建设51个,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老年活动室面积分别达到1.04万和
6、3.06万平方米;做到室内外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六是建立社区干部的管理考核和报酬待遇制度。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报酬待遇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并落实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三保”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制度。其中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由市、区、乡镇(街道)财政按1:1:1承担。大大减轻了农渔村集体经济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渔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新型社区尚无明确的法律地位,特别是联村建社区的更是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开展工作难度很大。 二是村民对新型社区期望值过高。新型社区建立以来,农渔民“等、靠、要”依赖思想较重,特别是投工投劳积极性不高,期望政府能
7、大包大揽农渔村各项建设,主动性、首创性和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 三是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社区管理服务等日常开支较大,自身又缺少资金积累和创收渠道,资金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社区内经济合作社各管各的状况,使社区统筹和协调性差,资源利用程度低,削弱了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四是社区工作量较大、趋于机关化,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台帐资料过于繁琐导致社区干部疲于应付。 五是个别经济合作社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群众意见较大,也增加了社区开展工作的难度。一些干部群众对经济合作社合并心存疑虑,认为并经济合作社是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山林所有权,有些干部还怕难、怕烦,缺少正确引导。 六是
8、一些社区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社区干部的文化、知识和年龄结构还不合理,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缺思路和举措,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乡风文明、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此外,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影响到积极性的发挥。 三、完善农渔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继续推进“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体制的社区29个,占农渔村社区总数的39.7%。在巩固“并村建社区”成效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引导、明确政策、规范程序、确定合理的模式等措施,采取“并社并帐”、“并社设分帐”、“联合建社”等多种模式,加快推进社区内多个合作社的合并,更好地理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 2022 社区 管理体制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