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课件—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一、实验思路,怎样测量电阻率?,哪个量与电阻率有关?,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实验思路: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 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 =U/I ;又由R =L/S得:,一、物理量的测量,1、电阻的测量,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还是分压接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多次测量R,然后求出R的平均值,测出多组U、I值,通过U-I图像求电阻R,限流接法,分压接法,二、物理量的测量,2、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
2、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二、物理量的测量,3、电阻丝直径的测量,方案一:用刻度尺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取一段新的电阻丝,在圆柱形物体上紧密缠绕,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出总宽度,再除以圈数,得到电阻丝的直径。,方案二: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二、物理量的测量,4、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三、数据分析,(2)图像法求电阻:作出UI图像,由图像的斜率求出电阻值,在设定标度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较远的点
3、可以不予考虑。,1数据处理,(1)公式法求电阻:测量多组电流、电压值,求出对应的电阻后取平均值,不能对电流、电压取平均值。,三、数据分析,1数据处理,(3)计算出导体的电阻率:将三个测量值代入公式 即可求电阻丝的电阻率。,2误差分析,三、数据分析,(1)电阻丝通电时温度升高,使所测电阻率比常温下电阻率略大。,(2)电阻丝长度及电阻丝直径测量不准确。,(3)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使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四、注意事项,1应在金属导线连入电路前测导线直径,为了准确,应测量拉直悬空的连入电路的导线的有效长度,且各测量三次,取平均值。,2测量电路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且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物理资料 新教材物理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物理设计 高中物理专题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指导 高中物理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