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doc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案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钱塘湖春行教案,一起来看看吧!钱塘湖春行课文原文【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其中所抒发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教会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3、情感态度
2、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引导式。学法:自主、合作的方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书课题)二、作家及作品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每写好一首诗,都先让老人先读,不懂就改诗。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
3、)、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三、朗读1、自读,标出不会读的字词(抽一名学生读)2、纠错,范读(听节奏及感情)3、指导断句(意义划分法)4、学生自由读5、指名朗读6、齐读四、解题(引导学生完成)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件:行(骑马游春)体裁:七言律诗(教师讲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认知)注:结合时代背景讲事件五、理解内容明确:结合注释,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理解六、赏析(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引导)1、本文围绕哪两个字来写。明确:“春”、“行”诗人的“行”踪(游踪是如何的从文中找出词语)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注:抓题眼)2、诗人在途中看到
4、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寻景物)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水几谁乱浅绿面处家花草杨初早新渐才阴平莺燕欲能里云争啄迷没白脚暖春人马沙低树泥眼蹄堤3、行程找到了,现在我们看看写了什么“春景”哪些属于初春之景明确:春景水、云、鸟、树、泥、花、草初春之景(细节描写)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4、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诗情)“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5、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来展
5、现出大自然刚从沉睡中刚苏醒过来。七、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赏析诗歌的方法:抓题眼、寻景物、悟诗情(重点)八、作业布置1、赏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2、背诵此诗钱塘湖春行知识点【词句注释】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2.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塘湖春行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十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