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
《202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从10月份起,沈伟副主席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专题调研组,赴有关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示范项目,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赴浙江衢州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较好基础。示范创建初显成效。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创建郎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区,宁国、广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1
2、2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产品企业创成安徽名牌产品45个。宣州洪林农业现代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省级92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3家、省级2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0家。发展模式探索创新。大力推广并逐步形成畜禽沼粮(菜、果等)、经果园立体种养、稻田立体种养、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休闲观光农业等典型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12个。 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411万人次,实现收入62.7亿元。
3、基础设施初步改善。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64.15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6.47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约1等。新改建田间道路1100余公里,田间道路通达度近95%。涉农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1-9月份,发放农房抵押贷款278笔、4774万元,累计贷款余额8352万元。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审核颁发“两证一书”25651处,成立管护组织481个,覆盖耕地面积21.89万亩。紧抓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然而,我市绿
4、色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等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不够,投入“小、散、乱”且效果不明显,计划设立的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慢。县市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不足。受洪涝灾害影响,全市5254处堤防(护岸)、98座水闸、59座泵站、5489处塘坝及灌溉设施需要修复。偏远山区机耕路等级差,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 -2 不够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有待构建。 绿色生态农业是集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品
5、质量安全、综合经济高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我市提出在全省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就必须直面现实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打造全域、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一)理念先导,明确发展定位。 农业是宣城的优势,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我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资源、有基础、有潜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市民强化绿色生态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把握“绿色”、“生态”特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坚定不移地走规模适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2 绿色生态 农业 发展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