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3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案纸相应位置)1(3分)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该物质由图乙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升华D汽化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排列不规则;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2、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观察图示,图乙中分子排列紧密有规则,是固态;图丙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态;图甲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间隙比图乙大,比图丙的小,没有规则,是液态;(2)物质由图乙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也就是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的排列特点及物态变化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需要牢固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先看物体是什么状态,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即可2(3分)(2012东城区一模)阿凡提遇见巴依老爷在吃鸡,说到:“好香的鸡呀!”巴依老爷说:“鸡的
3、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闻到了就要付钱给我!”阿凡提拿出钱袋摇了摇说:“钱币的响声是钱的一部分,你听到了我就付过钱了!”关于这段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能闻到鸡的香味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C能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能听到钱币的响声只与钱币的振动有关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A、B、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错误;C、D、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钱币在振动,钱币的响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故C、D错误;故选A点评
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热学、声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3分)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的一个场景冰壶比赛的得分规则是:冰壶被运动员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不能再接触冰壶,依据最终停在得分区的不同位置得分关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壶被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B由于冰壶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所以冰壶在冰面上滑行速度越来越小C冰壶在滑行中具有动能是由于冰壶被掷出之前运动员对冰壶做了功D运动员用毛刷“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是为了增大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5、方法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冰壶掷出后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不断改变冰壶的运动状态(2)惯性是一种性质,力和性质是不能比较大小的(3)冰壶投掷前,运动员对冰壶做功,使冰壶获得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动能(4)使接触面脱离可以减小摩擦力解答:解:A、冰壶被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时受到冰面的摩擦阻力作用,摩擦力不断改变冰壶的运动状态,速度不断减小选项错误B、阻力是一种力,惯性是一种性质,是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比较大小选项错误C、冰壶投掷前,运动员对冰壶做功,使冰壶获得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动能选项正确D、运动员用毛刷“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面熔化,减小冰壶和冰面之间的
6、摩擦力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冰壶比赛这个体育运动考查惯性、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等,实际上每一项体育比赛中都包含了物理知识,认真观察4(3分)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将实验得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多组数据描述在IU图象上,你认为下述描述出来的图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BCD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的变化量应大于电流的变化量,据此分析进行解答解答:解: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I=可知,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小于通过电流的变化量,结合选项可知,ABC不符合,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及欧姆定律的应
7、用,要注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3分)(2012株洲)如图,导线ab放在磁场中,接通电源后,ab向右运动,如要使其向左运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增大电路中的电流B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C将电源正负极对调D同时对调磁铁两极和电源正负极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专题:实验题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此实验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A错;B、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
8、,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B错;C、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电流方向),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C正确;D、同时对调磁铁两极和电源正负极,两个影响因素同时改变时,受力运动方向不变,故D错故选C点评:要改变通电直导线的运动方向,只能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中的一个即可,两个因素不能同时改变6(3分)如图所示,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两烧杯中液面相平齐若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甲、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乙,甲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为p甲、乙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为p乙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考点
9、: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浮沉的应用分析:同一试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然后根据液体压强p=gh公式比较压强大小解答:解:同一试管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表面上,试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试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由于试管受到的浮力相同,试管排开甲的体积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甲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深度相同,甲的密度小,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甲P乙故选D点评:首先根据漂浮条件比较试管在甲乙液体中
10、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浮力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比较压强大小这是此题的思路7(3分)如图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正确的是()A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B蜡烛从a点移向b点时,像距一定减小C蜡烛在b点时,它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生活中的投影仪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2fuf
11、,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说明实像变小,物距要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凸透镜在a点的左侧,蜡烛在a和b时,像距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于照相机故选B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像的性质和应用二、填空题(共21分,共7个小题,每空1分)8(3分)如图甲、乙和丙是我们做过的一些实验图甲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
12、场;图乙中用导线触接电池时,收音机发出喀喀声,说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图丙中水蒸气将塞子弹出,说明了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内能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波的产生;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磁现象、电生磁;信息的传递分析:(1)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1)图甲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2)图乙中用导线触接电池时,收音机发出喀喀声,说明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3)图丙水蒸气将塞子弹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少,所以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磁场;电磁波;做功
13、点评:这些都是课本上的实验,这对课本上的实验插图,认真分析其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并联想此图还和哪些物理问题有关9(3分)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如图)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由晶体态硅制成的,它能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晶体态硅是半导体(填“纳米材料”“半导体”或“超导体”)太阳能和核能都是一次能源(填“一次”或“可再生”)考点:太阳能的利用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晶体态硅属于半导体材料,可以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可再生能源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可再生资源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答:解: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由晶体态硅制成的,它能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晶体态硅是
14、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和核能都是一次能源故答案为:电;半导体;一次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利用和电池板的构成,知道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都属于一次能源10(4分)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次声波(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本次地震中救援人员使用了生命探测仪等救援仪器,其中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将一根柔软细长的光纤管伸进瓦砾堆中扭动前行,搜救人员利用观察器可以看清瓦砾深处的情况,光沿弯曲的光纤传播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是利用感知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不同来判断目标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光的反射;红外线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
15、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是人耳听不到的;(2)光学生命探测仪利用光纤把细小的摄像探头深入废墟的缝隙中,光信号在光纤内经多次反射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在显示屏上就可以把废墟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3)一切有温度的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多解答:解:(1)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海啸、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听不见次声波;(2)学生命探测仪将一根柔软细长的光纤管伸进瓦砾堆中扭动前行,搜救人员利用观察器可以看清瓦砾深处的情况,光沿弯曲的光纤传播是利用了光的反
16、射的原理;(3)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能发现目标故答案为:次声波;反射;红外线点评:本题通过地震救援考查次声波、激光以及红外线的知识,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11(3分)(1)把一根长约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会看到A管中液面会上升(如图)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造成的结果(2)中国科技部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其体积约为80m3,设计的最大工作深度为7000m某次试验中“蛟龙号”下潜到了5km深的海底,则“蛟龙
17、号”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5107Pa,受到的浮力是8105N(g取10N/kg,海水的密度是1.0g/cm3)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分析:(1)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当向B管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2)已知下潜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根据p=gh求出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当潜水器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所受的浮力解答:解:(1)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
18、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2)潜水器受到的海水的压强:p=gh=1.0103kg/m310N/kg5000m=5107Pa;潜水器所受的浮力:F浮=gV排=1.0103kg/m310N/kg80m3=8105N故答案为:(1)压强减小;(2)5107;8105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相对比较简单12(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作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由图象可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可知甲的图线一定是a或b
19、(选填“a”“b”、“a或b”)若物体以b图线反映的运动速度直线运动10min,它通过的路程是120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图象中的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据此确定物体的运动特点;(2)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确定对应关系;(3)根据图象得到b的运动速度,再利用公式s=vt得到路程解答:解:(1)由图象知:a、b、c三条图线表示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是正比例函数,所以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st图象知,t=5s时,a通过的路程为6m,b通过的路程为2.5m,c通过的路程为1m,所以SaSb=3.5m2m,SaSc=5m2m,S
20、bSc=1.5m2m,所以甲的图线可能是a或b;(3)b的速度为v=2m/s,物体以b图线反映的运动速度直线运动10min,它通过的路程是s=vt=2m/s1060s=1200m故答案为:匀速直线;a或b;1200点评:此题是一道物体的st图象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路程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3(3分)(2012东城区一模)图(甲)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某定值电阻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导体通过的电流是1A图(乙)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象当导体电阻为4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
21、.5A如果将图甲中的定值电阻接到图(乙)所示的电压下,其功率是3.6W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一点电压和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甲电阻的阻值,再根据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最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导体通过的电流;(2)分析IR图象可知,任意一点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相等,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导体电阻为4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3)如果将图甲中的定值电阻接到图(乙)所示的电压下,根据P=求出其功率解答:解:(1)由图甲可得,当U甲=5V时,I甲=0.5A,所以R甲=10;因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
22、电流无关,所以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导体通过的电流I甲=1A;(2)由图象可知,任意一点导体两端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乘积不变,且等于6V;故当导体电阻为4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乙=1.5A;(3)如果将图甲中的定值电阻接到图(乙)所示的电压下,其功率P甲=3.6W故答案为:1;1.5;3.6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找出图象中所提供的信息,特别是根据乙图象得出电阻两端的电压6V不变14(3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5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广东省 珠海市 中学 2013 年中 物理 试卷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