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交通运输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方案一、 劳动安全1.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l 本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用电设备及转动设备较多,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等潜在危害。l 噪声危害。工程施工过程中振动设备产生的振动、机械设备转动产生的噪声对人体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如损伤耳膜、使听力下降,严重时引起耳聋。l 工程施工对空气污染主要是尘污染,以总悬浮颗粒物(TSP )为评价指标。污染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灰土拌合工序;二是施工现场车辆和施工机械运输产生的灰尘。2. 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 号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996 年10 月17 日)l
2、桂政劳动护字(1990 ) 5 号文 壮族自治区生产性建设项目劳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管理办法 l 壮族自治区劳动保护条例 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QBJ16-87 ) ( 2001 年版)l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4064-83 ) l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 (劳动部1990 年6 月1 日)l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劳动部1991 年3 月21 日)3. “安全控制”基本原则l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l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责任制的原则;l 完善安全机构、组织制度和报告制度的原则;l 保证施工环境和树立文明施工的原则。
3、4. 劳动防护措施l 安全技术措施a.电气安全及防雷。所有电器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均接地保护,以防漏电或产生静电。b.机械伤害。裸露的设备旋转部件均设安全罩等防护措施。c.为减少施工期运输车的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及打桩机声等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一方面工程承包商应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和采取防噪声措施,另一方面在夜间少开或不开噪声大的机械。d.灰土拌合有两种工艺,一是路拌,二是站拌。站拌影响面大,影响范围集中,但易采取防护措施。路拌污染面小,但污染路线长,尤其是石灰成分可能对植物的表面灼伤。建议采用站拌以便采取防护措施。l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a.新工人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
4、方可上岗操作。从事的工种作业,要接受相关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b.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都要熟知和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c.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因施工要求确定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施工管理负责人同意,并在完工后立即复原。d.操作前要进行岗位安全检查,收工时应收集好工具,清理操作现场,清除不安全因素。e.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操作,并对机械设备的传送带、齿轮和皮带轮都必须装备全防护罩。f.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和岗位制度,配备齐全有效灭火器材,并放置在明显易取处。l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a.现场内的临时设施要认真按平面
5、图布置,场内清洁、整齐,各种损耗材料及时回收处理,能用的尽快分类堆放和使用,无用的要及时运走。b.施工现场的围栏要牢固,标语牌要显眼,出口交通安全,道路畅通,场地平整,安全与消防设施齐全。c.各种材料、半成品堆放统一管理。d.拒绝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不使用16 周岁以下童工。e.注意车辆运输,不要装载过满,以免溢出,影响道路清洁口。f.散碎材料、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天气干燥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l 使用期保证措施a工程竣工后,对供水管道内壁必须经过消毒、冲洗后才能进行施工验收,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以避免自来水在管网中受到二次污染,在多种管道交错的路面下,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必须按规范保持一定的安全
6、距离,确实难以满足时应设必要的防护措施。b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人员加强安全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凡从事电气操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l 劳动安全的预期效果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使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得以保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人身伤害等隐患,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只要在施工过程中遵循操作规程,生产是安全可靠的,施工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等条件符合卫生标准,满足劳动保护要求,对工人健康无明显影响。二、 消防措施本项目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消防工作,具体措施如下:l 消防设备的布局应按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7、-87 ) ( 2001 修订)的有关消防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置。l 总平面布置严格按照现行防火规范设计,以满足安全、防火和消防要求。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防火距离,并设有消防通道或场地以供消防车通行,主要道路宽为12m ,其余道路宽为7m ,并设成环行通道,符合防火规范设计。l 本工程按二级耐火等级设计。主体结构的耐火极限均大于或等于3 小时。l 公共建筑的防火分区内,需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进行防火再分隔;通向公共走道的单元入口处,设乙级防火门;防火分区内的主要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 小时的非燃烧体与其他部分隔开,且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l 疏散楼梯间,为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且为封闭楼梯间。l 消防用水量标准按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规定,同一时期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一次灭火用量为ZOL / S ,室内消防用水量按IOL / S 供给,每次消防用水为216 立方米。l 本项目采用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每个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100m ,消火栓距路边2m ,作为消防给水管,管径不小于100。l 本工程除设消防用水外,公共室内均设有手提式干粉火火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