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讲义0301.docx
《自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讲义03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讲义030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先秦散文自从三四千年以前的殷商时期产生文字开始,我国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今天所能看到的殷商、西周 的文献,除甲骨卜辞外,还有尚书、逸周书等典籍和少量的铜器铭文。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思想文化的繁荣,迎来了我国散文开展的第一个兴盛时期,历史散文、诸子 散文纷纷面世。先秦散文繁盛的原因,文经济的、政治的、文化开展的多方因素。从经济方面说,春秋 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农业经济快速开展,同时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兴旺,各诸侯国的经济实力迅速 增强。从政治方面说,春秋以后,王朝日益衰微,周天子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一些实 力强大的诸侯,纷纷兴兵争霸,蚕食兼并,先后出现了 “春秋五霸”和“战
2、国七雄”。从文化方面说,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孔子语),王官贵族垄断文化的权力丧失,“私学” 纷纷兴起,因而诞生了平民士人群体。经济开展,令贪婪与物欲横流;国富兵强,使掠夺和征战不止; “无耻者富,多信(言)者显(庄子盗跖)。“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滕 文公下),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读书人,纷纷出谋划策,贡献思想,游说著述,聚徒讲学,希图解决 种种不良的社会问题。而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也愿意听取士人的说辞,以借鉴或采用。“百家争鸣” 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另有一些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编纂历史文献,为当权者提供政 治借鉴。上古向有著史的传统,周王朝及诸
3、侯国均置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多种官职。 今存的尚书、春秋,就记载有殷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史料。至战国,社会空前繁荣富强又空 前动乱混乱,更加需要认真总结历史,汲取史鉴。于是出现了左传、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从而 也形成了历史散文的繁荣局面。第一节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 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汉初,有今、古文不同的传本。今文尚书2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古文尚 书在汉武帝时出现,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这16篇后来亡逸了。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尚书 散亡。今存于十三经注疏的古文尚书有5
4、8篇,其中的33篇与汉代传本文字大抵相同(只有少 数篇章的分合、定名不同),另外25篇是东晋人的伪作。清人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广泛汲 取前人考订成果,摒弃25篇伪作,将篇目重新厘定为29卷,大抵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的面貌。尚 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只有少数文字比拟形象、朗畅。逸周书,本名周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71篇,颜师古注引刘向说:“周时诰、誓、 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东晋郭璞注尔雅引用它时始称逸周书,唐人李善注文选 也沿用此称,可知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今存60篇(其中4篇残),另外11 篇唯存篇目。逸周书的文字表现与尚书颇不相同,倒是
5、和春秋战国的史家之文接近。可能是春 秋战国时人根据史料重新编撰的,非一时一人之作。铭文,是铸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已有十分简 略的铭文,但是到周代才有较大开展。周代的铭文,多是记述战功、赏赐或者讼断等。一般都较简短, 仅几十字;个别的较长,如散氏盘铭300余字,毛公鼎铭449字。铭文文体与尚书相像, 多为散文。但也有个别韵文,如虢季子白盘铭。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非常简括地记录了 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
6、名定分、维护 统一等思想。语言准确而简明,与尚书的佶屈瞥牙不同。二、左传的叙事、写人和辞令艺术(附:国语简介)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配合春秋的编 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出13年。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 毂梁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 o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 年表和汉书艺文志都说是左丘明,汉书并且说左丘明是鲁国的太史,但都语焉不详,疑点 很多,后世颇有争议。左传在哀公二十七年的最后,附有智伯被灭、韩魏赵三家分晋的简略记录,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已经进入战国。那么,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熟知历史掌故 的人
7、。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左传的叙事艺术左传叙事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二是采用全知叙 事视角。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表达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表达的详略,使历史事 件故事化、情节化。例如宣公二年的郑败宋师获华元。再如隐公元年的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 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叙事跨度自哥哥郑庄公出生起,到弟弟 共叔段兵败逃亡、庄公母子和好止。左传作者仅用五百余字,就把事件的起因、开展、结局和尾声 表达得明白生动,把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得鲜明突出,令人难
8、忘。写起因,只表达“庄公寤生,惊 姜氏”这个饶有趣味的细节,说明了母子矛盾产生以及导致兄弟矛盾的缘由,也集中表达了母亲姜氏性 格的乖戾昏耳贵。叙开展,一方面明写弟弟共叔段肆无忌惮地进行领土和军事扩张,突出其愚蠢狂妄的性 格,另一方面穿插大臣祭仲、公子吕对事态的忧虑和焦急,暗衬庄公的貌怯懦而实阴险刻深、工于心计, 在事件的表达上也造成了悬念,增强了故事性。写正面交战,那么以三言两语就交代了战争的爆发和结局, 因为这是必须交代又不易形成情节性、无助于人物性格塑造的局部,所以用笔墨极其经济。续尾声,又 引入颖考叔的机趣和智慧,描写一个“隧而相见、母子虚假和好的富有漫画意味的余波,同时极传神 地写出庄
9、公母子性格的虚伪。作者把一个严酷复杂的历史事件,写得简洁生动,趣味横生,人物性格鲜 明,简直可以当做剧本来读。采用全知叙事视角,既保证了历史事件表达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 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防止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 同。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表达。如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北犯宋国,宋求救于 晋国;晋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楚人北扩,欲与楚作战,但是担忧齐国、秦国不予支持。于是采 取外交战略,令宋人以重赂向齐、秦求救,同时出兵进攻楚人友邦曹
10、国、卫国。并把曹、卫领土分割给 宋。齐、秦受宋赂,必然出面请求楚人停止进攻宋国;而楚国见宋人无端占有友邦土地,那么一定更要坚 决进兵。如此,齐、秦那么会因为楚人不给面子而支持晋与楚交战。左传作者注意记叙这样错综复杂 的战前外交策略,在战争表达中添加了曲折的故事意味。如果说纵横裨阀的外交活动还可以从史料中容易获知,那么展现生动鲜活的战斗场面就不是作者能 亲历亲闻的了。但作者写战争场面,却一如亲历。如晋楚城濮之战。左传叙事,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和人物言语,同样是以全知视角观照的结果。如宣公十二年晋 楚邺之战写晋军仓促应战的混乱状态:“(楚)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晋帅)桓子不知所 为,鼓于军中
11、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面对楚军的突然进攻,晋帅 竟“不知所为”;军士争相渡河,自相攻残,砍落到船里的手指“可掬”,仓皇之态毕现。再如写晋军 败退:把晋军的慌乱狼狈,楚军的沉着清闲,以及晋军斗口的可笑,表现得惟妙惟肖。左传往往以 寥寥数笔描绘细节的风神,情味十分浓厚。人物言语描写的例子,如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二)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在叙写历史事件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如不卑王侯、善驭战机的平 民曹刿(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机智勇敢、与敌人沉着周旋的郑商人弦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秦晋般之战),忠心耿直、性情暴躁的先轸(同上),不卑不亢、英毅不屈的知鹭
12、(成公三年知 禁对楚王问),为政贤明的郑子产(襄公三十一年郑子产相国),爱民机智的晏婴(昭公三年景 公欲更晏子之宅),阴险狠毒、狡诈虚伪的郑庄公(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残暴昏庸、沉溺 玩乐的晋灵公(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等等,都生动鲜活。左传在体例上虽不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由于它人物描写十分成功,奠定了史传文 学写人的基本艺术规那么,并对后世史传文学、叙事文学产生了深广影响。这规那么的主要方面,一是以言 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如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的秦 晋肴殳之战中,晋国俘获了秦国的三个将帅,晋襄公允准母亲文赢(秦穆公女)的请求,释放了三帅。
13、 晋元帅先轸大怒:“先轸怒日: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琪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不顾而唾。”以先轸的话语和一个动作,既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也写出了他耿直暴躁的性格。左传运用上述写人手法,不仅能够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 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性格的开展。典型的例子如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的晋公子重耳之亡, 表达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俱备、沉稳老练、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重耳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开展变化。开始流亡时,重耳只是一个胸无大志、 贪图安逸享乐的贵公子。所以当他流亡到齐国,“齐桓公妻之”,又赠送
14、他80匹马,他便想要安居下 来,无所图谋了。妻子姜氏和随从流亡的舅父子犯设计用酒灌醉他,挟持他离开齐国,他醒来后还十分 恼怒,“以戈逐子犯”。但是到了流亡的后期,经历了种种磨难的重耳已经成熟起来,当楚成王热情款 待并一再追问他返回晋国嗣位后将怎样报答楚国时,他的回答就机智沉着、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极具 外交风度。在流亡的最后一个国家秦国,重耳不计荣辱以图谋大事,向怀赢负荆请罪,赢得秦穆公的武 力援助,终于回国登上晋国国君的大位。而回国后,在对待寺人披、竖头须、介之推的事件上,无不表 现出重耳心胸开阔、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性格。总的来看,左传虽然奠定了史传文学(乃至叙事文学)塑造人物的基本艺术规那么
15、,但是它的写 人还不十分成熟,类型化人物明显多于性格化人物,这与它产生的时代的文学表现水平以及它的体例等 等都有关系。史传文学中人物塑造得比拟成熟,还要等到史记。(三)左传的辞令艺术春秋时期战乱频仍,诸侯国之间纵横樨阖的外交活动也十分频繁,理富文美的外交辞令就成为左 传最耀眼的局部之一。如僖公十五年晋秦韩之战。再如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师记展喜对齐侯:齐侯未入境,展喜从之,日:“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日:“鲁人 恐乎? ”对日:“小人恐矣,君子那么否。”齐侯日:“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对日:“恃 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
16、,日: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齐)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 君即位,诸侯之望日: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日: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假设 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关6、楚、吴、 越各国的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 前440)。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它不是 完整系统地表达历史,而是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事件,如齐语主要写管仲辅佐齐桓公之事,晋语 重点表达晋公子重耳的经历,吴语、越语着重记载吴越争霸的史实等。它的作者,相传也是左
17、丘明。因为左传是传春秋的,二书作者又被认为是一个人,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春秋内 传,称国语为春秋外传(首见韦昭国语解叙)。其实这种称呼并不确切,国语记 事始于西周穆王,其不传春秋甚明。至于它的作者,隋唐以后,有许多人提出异议,认为它与左 传不是同一个人所为。看来,与左传一样,国语的作者也不可确考,应当也是战国初期熟悉 历史掌故的史家。国语的文学价值远不及左传,整体风貌质朴平实。不过,其各篇文字风格也 不尽相同,因此也有人认为国语并非出于一人之手。三、战国策铺排纵恣的文学特色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 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
18、前460 前220)。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土纵横碑阖的斗争及 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战国策原本“错乱相糅莒”,又有多种名 称,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33篇,定为现名。它的作者已难以确考,一般认为它并非一人一时所著, 大约是战国、秦汉期间的人纂集各国史料编辑而成的。就史学价值而言,战国策因其有不少“增饰 非实”之辞,似不如左传、国语更加信实可靠;但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的特色。战国策多记纵横家言,“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 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 恢奇焉,不可谓非
19、行人辞命之极也”(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因此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 显著的表现特征。(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左传的行人辞令,往往是外交活动的一个组成局部,所以多注意合乎礼节和言语的优雅巧妙。 战国策多记叙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其主要目的是要听者信服自己的说法,所以往往大肆敷张道理, 营造气势,因此造就了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始将连横(秦策一)游说秦惠王的 那段说辞,逐层铺排,先说秦国的地理优势,铺叙西、北、南、东四方;次说秦国国富兵强,分说田、 民、战车、兵士、沃野、蓄积诸项;最后以“称帝”的前景撼动对方,而历数君王、士民、车骑、兵法 各种有利条件。排比夸饰,气势丰沛。语词排偶,
20、辩丽宏富。再如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齐策一)的一段: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 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 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 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踊蹋者;临淄 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 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例如触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学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讲义0301 自学考试 资料 中国古代 文学史 讲义 03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