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应用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综合验光仪应用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验光仪应用总结.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综合验光仪应用总结 3、散光度数的调整。红点或白点与散光轴一致,翻转交叉柱镜,询问哪面视标更清晰或两面视标同样清晰,如果红点与轴向一致时较清晰则加0.25d柱镜;如果白点与轴向一致时较清晰则减0.25d柱镜。柱镜每增减0.50d,则球镜就增减0.25d,保持球镜等值不变,重复到两面同样清晰。 4、再次单眼mpmva终点判断、红绿平衡、更小更黑。 如果再次单眼mpmva加0.25d后,视标有变小变黑,则说明有过矫,应减去0.25d到终点1.0的视力。单眼测试完毕,另一眼重复步骤。 e、初次双眼平衡:目的是使双眼调节自主平衡,使双眼有同等清晰舒适的视力 1、双眼去遮
2、盖,位于“o”位。 2、在右眼前放置底朝下的棱镜(3),在左眼前放置底朝上的棱镜(3)。 3、眼雾视使视力降至0.8或以下,一般同时加+0.75d,选择0.50.6的单行视标,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行视标,并比较上下两行视标的清晰度,在较清晰的眼前减-0.25d。如果被测试者报告上行视标清晰则在右眼前减-0.25d。重复操作使上下两行视标同样清晰,如果不能达到上下两行视标同样清晰,则保持主眼最清晰的视力,双眼去棱镜。 f、双眼最大正镜最佳视力mpmva:步骤: 1双眼去棱镜; 2、双眼同时逐步增加-0.25d球镜至双眼最大正镜最佳视力。终点判断可用以下三种方法的一种: 1、红绿平衡;2更小更黑
3、视标; 3、1.0的视力。 g、最后进行试镜架试戴,得出最终处方 四、散光表的应用 如果检影没有发现散光,主觉验光不能达到1.0的视力,怀疑有散光的存在,可用散光表来初步判断散光的轴向和度数。 如。-3.00d视力只能达到0.8,充分雾视确定两根焦线位于视网膜的前方,雾视量为估计散光的一半以上或雾视后视力为0.5左右。本例雾视+1.00d指示被测试者看时钟面形的放射状的散光表,找出散光表上最黑线的方向。本例是 1和7点方向最黑,30小钟点数就是散光轴向,公式为: 散光轴向=30小钟点数 本例散光轴向=301=30,在该轴向上逐步增加-0.25d柱镜,以至各方向的线清晰均匀一致,用散光表初步判断
4、后再进行单眼mpmva、交叉柱镜检查,以后同综合验光仪的主觉验光步骤相同。 五、综合验光仪验老视步骤: 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 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1、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在完成远距离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近瞳距,双眼放置0.50d交叉柱镜,40厘米处放置方格视标,合适照明。询问被测试者哪条线更亮更清晰,如有老视存 在,被测试者会报告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以每次+0.25d在双眼前同步逐渐增加正镜,直到被测试者诉水平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近增加度数为老视的初步老视附加量 2、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
5、调节(nra/pra)、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nra/pra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被测试者在总的辐辏需求固定双眼视的情况下增加和降低调节的能力。如老视附加适当nra/pra的绝对值应当相等。 nra/pra测量是在获得老视初步附加的基础上进行,双眼处于“o”位, 近视力表置于40厘米处,注视对最好近视力上一到两行的视标,先测nra:同时加正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第一次持续性的模糊是指最初看到的清晰视标不再那么清晰,但可能还是可以阅读,记录总的加光量,回到初始值,重新确定视标是清晰的。 测pra加负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记录总的加光量。 老视的附加精
6、确调整: (nra+pra)/2+老视初步附加=老视附加量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根据被测试者的习惯距离进行0.25d的调整,并进行试镜架试戴即可完成老视的验配。 六、综合验光仪作视功能检测 一、隐斜的测定: vongrafe技术测定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 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内;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范围, 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范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
7、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内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一、综合验光仪的应用 验光的目的。a、清晰的视力。b、舒适的用眼。c、持久的阅读。 验光分为三个阶段。a、初始阶段。b、精确阶段。c、终接阶段。 a:初始阶段:验光师收集患者屈光状态的基本资料。检影验光和电脑验光是该阶段的重点。(综合验光仪有用于检影的“r”位,可抵消67厘米的工作距离。b:精确阶段:是对初始阶段获得的资料进行检验。主要使用综合验光仪,该阶段主要强调患者对细微变化的主观反映又称为主觉验光。 c:终结阶段:包括双眼视力平衡和试镜架试戴。是经验和科学的判断。 二、综合验光仪的结构 1:调整部件: 瞳距(远)(近)。
8、 水平调整(要求气泡中央对准红点) 后顶点距离调整(调整额托使最长线与角膜前顶点相切)多镜倾斜调整(位于垂直)。 2:镜片的调控: 球镜的范围。+16.75d-19.00d,红色为负镜,黑色为正镜。 初调每次变化为3.00d;微调每次为0.25d。 负柱镜的范围:0-6.00d;0.25d一档 轴向0180度;每5度一档。 3、附属镜片: gl:绿色滤光片; 10u:10个棱镜度底朝外; “o”:开放位,没有镜片;“oc”:遮盖位; “0.50”:交叉柱镜;“6u”:6个棱镜度底朝上; “ph”:针孔镜; “+.12”。正0.125d球镜片,用于微调。 “rl”:红色滤光片;“rmh”:红色水
9、平马氏杆。 “rmv”:红色垂直马氏杆;“p”:偏振片 “r”。检影用镜孔,含1.50d镜片抵消67厘米的工作距离。 4、辅助镜片: a:交叉柱镜,0.25d; b:旋转棱镜:“0”位于垂直位调整底朝内和底朝外的棱镜。 “0”位于水平位调整底朝上和底朝下的棱镜。 箭头所指为棱镜度数。(risly棱镜) c:主窗口:被测者的观察窗口。 d。近点标尺和近视力表,用于近距离测量。 e:照明灯:用于近距离测量以及照明。 f。投影视力表。 三:综合验光仪的主觉验光(视远) a: 1、准备客观验光资料; 2、对接触位消毒。 3、调整综合验光仪使被测者处于舒适的位置。 b:步骤: 初次单眼最大正镜最佳视力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验光 应用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