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所有的实验总结(观察实验和演示实验共31个).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生物所有的实验总结(观察实验和演示实验共31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所有的实验总结(观察实验和演示实验共31个).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生物所有的实验总结一、观察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 B转转换器 ,低倍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2.安放装片:压片夹固定标本3.观
2、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B左眼看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C缓缓移动装片至中央,注意物象移动方向,视野中往哪边偏就往哪边移。4.整理和存放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将镜筒降至最低处,镜身保持竖立,放回原处。【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
3、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结构 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
4、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活动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讨论】草履虫怎样运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4.观察水绵【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方法步骤】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3
5、.对照课本上的图片,识别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讨论】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5.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细线等【方法步骤】1.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选出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以下处理: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2.用三个不透气的塑料袋分别罩上选出的枝条,用细线将袋口扎紧3.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塑料袋内的现象【讨论】1.各塑料袋内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
6、处理?6.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要求】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新鲜的植物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2.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叶片3.将切下的薄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4.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面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切片。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6.用镊子从新鲜植物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对照图示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讨论】1.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
7、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2.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要求】: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验证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材料用具】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等【方法步骤】1.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选一叶片,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3.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4.取出黄白色叶片并用清水漂洗,然
8、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5.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讨论】1.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地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4.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8.观察蝗虫【目的要求】:了解蝗虫的形态特点【材料用具】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等【方法步骤】: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1.轻轻的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手的感觉2.数一数蝗虫的身体的胸.腹各有多少体节。(胸部体节3个,腹部体节11个)3.观察蝗虫的足(发达的足和翅使蝗虫善飞善跳,扩大了蝗虫的生活范围.)触角(触角为蝗虫带来敏锐的
9、嗅觉)的分节情况和翅的特点4.观察蝗虫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的位置和数量。(气门从中胸开始,到后胸,直至第八腹节,每节一对,因此共有10对。)【讨论】1.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3.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9.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目的要求】: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清水.玻璃缸等【方法步骤】: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型.鳞片。认识各种鱼鳍2.观察各种鳍如何配合鱼的运动3.观察鱼口的开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的关系4.触摸鱼的体表,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5.
10、观察了解鱼鳃的结构6.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鱼脊柱的构造特点。【讨论】1.鱼类的体形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描述鱼各种鳍的作用?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10.观察家鸽【目的要求】:了解家鸽与飞行生活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材料用具】家鸽.家鸽的骨骼标本等【方法步骤】:1.观察并描述家
11、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体形.翼和羽毛的特点2.摸摸家鸽的胸部肌肉,感受其特点3.了解家鸽骨骼的特点【讨论】1.家鸽的运动体系是怎样的?2.家鸽的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点?(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覆瓦状排列成扇形)3.家鸽的骨骼.肌肉各有什么特点?4.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体型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降低飞行能耗;骨骼中空:减小体重,降低飞行能耗;气囊结构:减小体重,增加浮力;双呼吸:加强供氧,提高飞行效率。11.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目的要求】: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知道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材料用具】饥饿的小动物,小木桩,细绳和食物【方法步骤】1.用细绳的一端拴一只饥饿的
12、小动物的适当部位2.在教室外找一块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木桩之间相距30-50厘米3.将细绳的另一端拴在木桩上,在地面的适当位置放一些食物,将细绳绕过第二根木桩使动物不能直接取到食物4.观察动物的行为,并记录动物怎样解决问题及尝试的次数5.过一段时间再重复这个实验,观察并记录动物尝试的次数有无变化。注意问题:1.要离开适当的距离观察,不要惊吓动物2.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动物咬伤【讨论】1.实验动物是怎样取得食物的?(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绕开第二根木桩而取得食物)2.重复试验中动物取得食物的尝试的次数有什么变化?(尝试的次数减少)3.不同的动物学会绕道取食有快慢差别吗?(有越是高等的动物尝试的次
13、数越少)12.观察细菌的形态【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2.通过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知道细菌的形态特点。【材料用具】显微镜,细菌的永久装片【方法步骤】1.将细菌的永久装片安装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2.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4.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仔细观察各种形态的细菌,并绘出看到的细菌形态简图【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主要是高倍镜下能观察的物体范围较小,不易找到观察目标,其次使用高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容易压破镜头)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是直接扳动物镜?3.你观察
14、的细菌形态有哪几种?13.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目的要求】1.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认识霉菌的形态【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长霉的橘子皮或馒头片,培养皿 ,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碘液,解剖针,放大镜,显微镜等1.观察酵母菌A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就可以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B在盖玻片的一边滴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引,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色的细胞核2.观察霉菌A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橘子皮或馒头片上的霉菌B可以用解剖针挑取一些菌丝,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小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所有 实验 总结 观察 演示 3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