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地图学案无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地图学案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地图学案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地图、等值线学习目标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课内探究案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注意:以赤道为对称轴的点、以地心为对称点的点(对趾点)的坐标的求法写出(60,110)以赤道、地心为对称点的点。2.定“方向”: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方格状经纬网图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
2、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确定东西方向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典型例题1读右图,写出四点的地理坐标点位于点的方向,点位于点的方向。 (2)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典型例题2读右图,判断方向。B在A的 方。C在B的 方。C在A的 方。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
3、。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典例3】1.纬网图,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4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典例4】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13题。1.关于图中
4、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两地均属于东经度C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 Db地的实际面积比a大2.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 又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 A与 B与C与 D与3.图中a、b、c、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bacd Bb=cadCbacd Db=cad5.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自主学习材料3)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典例5】1.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
5、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2.读右图判断下列问题。(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2)若D点所处经度为60E,一架飞机从图中点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出发,10小时后达到目的,目的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40N),该飞机选择最近的路线飞行,求点的纬度 。A、30N B、40N C、50N D、60N二、地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材料6)【典例6】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
6、万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_米,乙点海拔为_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_米。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自主学习材料7表格)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规律(1)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2)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3)“高低”“低高”反向法则。凡是等值线向高处突出者则为低值。反之,凡是等值线向低处突出者则为高值。(4) 相邻两条等高线,或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5)“遇高则高,遇低则低”正向法则,一般用于闭合等值线。如上图等高线图
7、,A处弯向高值区,地势低为谷地,B处弯向低值区,地势高为山脊,C处数值低于100米,D处数值高于200米。(6)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由高到低是河流集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方向)【典例7】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L为河流,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河流L()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南流向西北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250 B100350C500250 D5003503.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 BC D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三种情况)(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a.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高密市 第三中学 2016 届高三 地理 一轮 复习 地球 地图学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